在北京房山的石经山下,隐藏着一座建于隋末唐初的千年古刹。这座看起来不起眼的寺庙,有1400多年的历史,里面珍藏着世所罕见的上万件“石经”,还有多座让人称奇的古塔。

云居寺山门
从隋朝到明朝6个朝代,共1039年的漫长时光里,云居寺的僧人,从不间断的凿刻着经文,有石刻佛经14278块之多,被誉为“北京的敦煌”。

不仅如此,云居寺里现存7座唐塔和5座辽塔在内的多座宝塔,要知道整个北京的唐塔加起来,也只有8座,一座云居寺的唐代古塔,就占了全国唐塔的三分之一。

重建后的云居寺南塔
不幸的是,从1937年—1942年间,云居寺遭到日军的3次轰炸,除了山门和多座古塔之外,其余建筑几乎都夷为平地。如今的云居寺,是后来在原址的基础之上,复建而成的。

莫里逊
幸好,一位叫做莫里逊的德国女摄影师,在1933年来到中国做摄影工作,一待就是13年,在1933年—1937年的这段时间,莫里逊参观了云居寺,并拍下了许多云居寺被炸毁之前的珍贵老照片。
下面,就让我们去莫里逊的老照片中,去看一看,90多年前,没有炸毁之前的北京房山云居寺吧!

天王
△云居寺内的一尊天王塑像,面容生动,身上的铠甲和头冠,都细节满满,看上去孔武有力,霸气十足。

南北二塔
△云居寺南北二塔都是建于辽代的舍利塔,高30余米,南北对立,是当时云居寺的标志性建筑。

云居寺俯拍
△这张照片,是莫里逊从山顶俯拍的云居寺全景照片。将云居寺被炸毁之前的样子,全部拍了进去。可以看到,当时的云居寺中轴线上,有六座大殿,坐西朝东,十分壮观。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云居寺前,还有一片水塘,寺院后面,是雄伟壮丽的石经山。云居寺左右两边的南北二塔,十分醒目。

△从云居寺里的一处古建筑的拱门内,拍摄的释迦佛舍利塔,也就是南塔。后来,南塔在日军的轰炸中被毁,2009年,云居寺南塔终于得以重建。

庭院
△云居寺内的一座院落,院子中间有好多花树,有的种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这独特的盆景艺术,让人眼前一亮。

天王塑像
△云居寺大殿里的几尊天王塑像,怒目圆睁,衣带翩飞,工匠把每一处细节,几乎都做到了极 致,每一尊塑像都有好几只手臂,好像随时都可能动起来。

云居寺内
△云居寺一角,两侧的屋檐和脊兽都清晰可见。

红砖绿树
△云居寺的一处门口,两侧各摆放着一盆花树,红砖绿树,景色宜人。

弥勒
△云居寺内的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塑像,大肚能容,笑口常开。塑像周围的装饰物,摆满了美丽的花朵。

屋顶
△云居寺屋顶的样子,这清晰的屋檐和脊兽照片,为后来的复建,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僧人
△云居寺的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戴着一副眼镜,一手翻阅经书,一手捻着念珠。

塑像
△云居寺大殿内的一排塑像,每一座都栩栩如生,左边拿着琵琶的,是四大天王里面的琵琶天王。

窗
△云居寺内的雕花格子窗,透着中式的古典美。

窗明几净
△云居寺内的一面圆形雕花窗,透过窗户,就能够看到外面的屋檐,给人一种朦胧的古典美。

木阁
△云居寺大殿内的一座木阁楼,里面放着一尊披衣塑像。

阁中有物
△小阁楼里的塑像近照,披衣斜身而坐,一手扶额,神态自若。

卧室
△云居寺一处卧室里的陈设,青花瓷和镜子等物品,都摆放的十分讲究。
在我国古代的徽州地区,大户人家习惯将花瓶放在厅堂的东面,镜子放在西面,俗称“东瓶西镜”。

观音
△云居寺桌案上摆放的一尊送子观音。

千手观音
△云居寺里面的一尊千手十一面观音塑像,看起来十分壮观,让人暗暗称奇。

大殿内部
△云居寺大殿内的陈设,中间的是一张摆满供品的供桌。

木鱼
△云居寺弥陀殿里的一个木鱼,一侧的墙边,密密麻麻的摆着一大排塑像。

藻井图案
△云居寺一处古建筑屋顶的藻井图案,每一块格子里面,都画着一条龙。

座椅
△云居寺的一把精雕而成的座椅。

雕花
△云居寺里的一面木雕,木雕的花纹繁密,最上面是一只蝙蝠,下面是万字符,值得细细端详。

山寺孤僧
△云居寺里的一位僧人,坐在寺外南塔旁的一棵柏树下,静默不语。
这一张张云居寺炸毁之前的老照片,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光的定格,让我们看到了,云居寺当年的风采。
如今的云居寺,如凤凰涅槃一般,再一次伫立在北京石经山下,里面的每一座古塔,每一块石经,给我们讲述着过往的沧桑,也见证了如今的灿烂时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