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近日,国外军事账号“巴基斯坦战情室”发布的“人类空战击杀射程榜”引起热议。在榜单上,中国歼-10C与霹雳-15E导弹的组合,以200公里的最大击杀距离位列第一,美国F-15C+AIM-120D与俄罗斯苏-30SM+R-37M分居二三位。这一结果,不仅让全球防务圈重新审视中美俄空战能力的差距,也让外界第一次正视中国在远程空空导弹领域的领先优势。

霹雳-16性能有多强悍

▲人类空战击杀射程榜

不过,这份榜单的可信度参差不齐。榜单中关于美军F-15在科索沃战争中用AIM-54击落米格-29的说法,实则是AIM-120C导弹,击杀距离仅25公里左右;而F-15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AIM-54,这一硬伤足以说明榜单存在“水分”。美军F-14与AIM-54在海湾战争中的所谓80~90公里战果,同样未获证实,反而是伊朗在两伊战争中用这一组合多次击落伊拉克战机。至于俄军在俄乌冲突中130公里外用R-37M击落乌军苏-27的说法,至今没有确凿证据。

相比之下,歼-10C+霹雳-15E的200公里战例却经得起推敲。这一战果出现在2025年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发射霹雳-15E,在超视距状态下击落了印度空军的“阵风”、苏-30MKI和米格-29战机。多方情报和独立分析都确认了击杀距离,甚至连印度方面和部分西方分析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战果的真实性。

霹雳-16性能有多强悍

▲歼-10CE

歼-10C能取得这一成绩,源于深度升级的机载系统。换装国产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后,其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大幅增强;航电系统全面升级,配合先进的机载吊舱与多联装挂架,使其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实施超视距攻击。在“5.7空战”中,歼-10C依托体系化作战,与预警机和数据链相结合,实现了200公里外的实战击坠,创下了全球空战纪录。

霹雳-15E本身也是亮点。作为外贸型号,它打破了外贸装备性能缩水的惯例,最大射程突破200公里,得益于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与新型高能燃料的组合,射程、末段机动性与抗干扰能力全面提升。导引头采用先进有源雷达,结合高速信号处理器,能在复杂干扰环境下精确追踪高速机动目标。这也是印度空军在战场上误判其性能并付出代价的原因。

霹雳-16性能有多强悍

▲霹雳-15E

更关键的是,这一战果是体系能力的体现。巴空军的ZDK-03与萨博2000预警机提供远程探测,Data Link 17实现实时目标数据传输,确保霹雳-15E在200公里外依旧能获得精准修正。这种“武器+平台+数据链”的立体优势,使得中国空空导弹真正做到了“敢打、能打、打得准”。

然而,这个纪录或许很快就会被中国自己刷新。而就在前不久,外媒还曝光了解放军最新的霹雳-16中远程空空导弹,其性能指标相较霹雳-15更为惊人——最大射程达到300公里以上,且在“A-POLE”(导引头开机锁定距离)和“F-POLE”(命中距离)等关键战术指标上全面领先。这意味着载机可以在更安全的距离发动攻击,并在敌机进入反击窗口前脱离战斗,真正实现“打得到你,你够不到我”。

霹雳-16性能有多强悍

霹雳-16性能有多强悍

▲霹雳-16的性能更为强悍

霹雳-16的技术核心依旧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与高能推进剂,不仅让其具备超远射程,还能在末段保留充足推力,应对高速、机动、规避目标。导弹尺寸据称比霹雳-15略小,采用折叠弹翼甚至可能尝试无主翼气动布局,确保五代机内埋挂载量最大化。对于歼-20、歼-35而言,这意味着一次出击可携带更多远程导弹,对敌方预警机、加油机等战略目标形成更强的威慑。

在抗干扰方面,霹雳-16也进行了全面强化。其导引头可能采用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或多波段复合制导技术,即便面对多源干扰、诱饵弹和隐身目标,也能保持稳定锁定。这一能力在未来高强度空战中极为重要,因为对抗不再只是“射得远”,而是“射得准、抗得住、打得掉”。

霹雳-16性能有多强悍

▲美军的“目标弹”AIM-260

如果说霹雳-15E的200公里击杀纪录是中国导弹技术成熟的象征,那么霹雳-16就是面向下一代空战规则的实践。它不仅超越了俄军R-37M和美军AIM-260的理论参数,还在可靠性与体系化适配性上领先半个身位。对解放军而言,这不仅是武器性能的提升,更是战术主动权的进一步扩大。

在现代空战中,射程意味着先机,先机意味着生存与胜利。歼-10C与霹雳-15E让世界见识了中国远程空战的硬实力,而霹雳-16的出现,则预示着这一领先还将继续扩大。未来的空战纪录,很可能依旧会被“中国组合”刷新,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