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星二代,杀进了内娱影视圈。

起因是程耳的新片《人·鱼》,更新了阵容。

令人意外的是,主演除了王一博、汤唯、王传君外。

居然还有,黄忆慈

没错,黄磊之女黄多多,终于还是进了演艺圈。

可想而知,消息一出就引发热议,很快冲到了热搜第一。

各种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坦白讲,刚入行就搭档顶流、影后、名导,遭质疑也并不奇怪。

又何况,年仅19岁的她,几乎可以说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

虽说才刚刚踏足内娱,却早已「黑料」「黑粉」一大堆。

话说回来,黄多多为何如此招黑?

仅仅是「星二代」标签所致吗?

在鱼叔看来,或许没有这么简单。

今天干脆借这个话题,一起来聊一聊。

黄多多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是2011年跟随父母录制《鲁豫有约》。

当时年仅5岁的她,一头卷发,可爱俏皮。

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小表情,就能博得台上台下一片欢喜。

那时没有人想到,短短几年后,她就被彻底淹没在一片骂声中。

3年后,她随父亲黄磊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8岁的她,是所有孩子中年龄最大,也是表现最成熟的。

她主动将自己放在姐姐的位置,热心照顾其他小孩。

会在路人搭讪时保持警惕,会在爸爸做饭切伤手时第一时间翻找创可贴,也会记得帮妈妈买母亲节礼物,借了别人的钱会主动要求记下电话以待之后归还。

完全是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典型的「别人家小孩」。

只是,没过多久,这种早熟就成了「原罪」。

很长一段时间,她被指责「太会演」「太圆滑」「没有孩子该有的天真气」。

节目中,她与其他孩子产生分歧时,因为懂得察言观色,还会向长辈告状,被解读为心机太重。

后来她翻译绘本、参加钢琴比赛、出演话剧、参与电影配音……

又被网友讽刺靠人脉资源,炒作「才女人设」

逐渐长大后,出落成少女模样的她。

时常因为几张照片,几段视频就招来各种非议。

因为染发、穿耳洞、化妆,被批评不像个孩子、太叛逆。

一条烘焙视频中,还因为领口低被批「早熟」,惹来污言秽语。


因为等比例长大,她的容貌一直被夸,生活照也动辄冲上热搜,传播量可观。

也因此,她深陷「过度炒作」的舆论漩涡中。

很多人猜测,黄磊、孙莉夫妇一直在为她买通告,为其出道铺路。

她被攻击最严重的一次,是读错别字被骂。

高二时,黄多多与同学合开了一个读书视频账号。

结果,一个视频中出现了多个常用字发音错误。

她被嘲文化素质水平低,是「绝望的文盲」,才女人设也就此崩塌。

后来,黄磊因「爹味」「爱说教」舆论翻车,黄多多更是连带被骂。

在很多人眼中,她的存在似乎是教育失败的铁证。

甚至一度,被造黄谣,被传因行为不轨遭学校开除。

即便校方出面澄清说法不实,传闻也没有被完全遏止。

一个小女孩,何以受到如此之多的谩骂攻击?

固然,这离不开她的星二代身份。

出生在「罗马」,她的才华和成绩背后,总被认为是父母托举,依赖人脉和财力的结果。

一张照片就能上热搜,出道就享有顶配资源。

还没作品就被列入「05四小花旦」之列。

这对其他演员来说,确实太不公平。

所以,争议也不止集中在她的身上。

其他很多星二代,也都受到过同样的质疑。

欧阳娜娜出道以来,主演的影视作品不算少。

但代表作还是vlog,与演技相关的话题只有两个标签——

「鹿小葵加油」和「妈已经走了十年了」。



陈飞宇幼时就靠父亲客串《妖猫传》。

第一次独挑大梁就是青春片男一号。

演技短板尽显,作品还是一部接一部地拍。

至少目前看来,想让陈凯歌成为「陈飞宇爸」的希望还相当渺茫。


还有像《狂飙》中,一行实力派演员中,突兀地出现了吴刚的儿子。

被很多人吐槽演技差距太大。

人们不相信他们「凭自己」,也看不出他们能「凭自己」。

而这是大部分星二代所面临的共同困局。

而此外,黄多多又比他们更早、更彻底地暴露在这套规则中。

也就又多了道楚门的世界困局

因从小出现在真人秀镜头中,黄多多的长相、性情、成长过程被过度曝光。

即使早已离开了镜头,一举一动还是受到关注。

社媒偶尔露面、路人模糊的偷拍和想象,都会让她反复受到抽丝剥茧地审视,被一次次冲上热搜。

同样境况的,还有其他曾上过综艺的星二代。

像甜馨,之前也一直是舆论焦点。

长大过程中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审视、质疑。

个人社交账号中,常常涌入各种不堪入目的声音。

她也没少和网友对线,为自己和家人辩驳,一度气到弃了微博。

出身成了他们无法挣脱的注脚,每次稍有所动都会被反复拆解和定义。

除了星二代身份和真人秀节目影响外,黄多多遭长期网暴,也离不开当下舆论环境的影响

大众对精英家庭、明星子女、性别等话题的复杂情绪和刻板想象,集中投注在了这些星二代的身上。

像黄多多和王诗龄的留学经历和家庭教育方式,经常被拿来作对比。

人们通过她们的照片和状态,分析英美教育差异。

比较、评判李湘和黄磊的培养方式。

对他们的支持或攻击,有时更像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而有些星二代,如陆毅的女儿陆雨萱,受到争议较少。

原因是她的消息不多,话题性不强,动态中只有唱歌视频,有时甚至穿着校服。

看起来朴素、单纯,更符合大部分人对一个未成年女孩的想象和期待。

田亮女儿森碟也是类似。

而黄多多刚好相反,染发、打耳洞、泳装照等,打破了很多人对孩子成长的期待。

客观讲,她遭来如此多的骂声,并非是她真的做错了什么。

而是她脱离了很多人的想象,背离了很多人长期以来笃信的价值观。

黄多多这次官宣出道后,除了支持和嘲讽两种对立声音外。

还有很多人未必是喜欢她,却看好她会红,认为她足够漂亮,又有「腥风血雨体质」,是「天生流量圣体」。


这一说法本身也十分讽刺。

足以照见内娱热闹背后的浅薄和乏味。

再回到这次《人·鱼》参演事件。


坦白讲,黄多多的出道也算合情合理。

而且未必是黄磊精心布局的结果。

因为一来,环境对人的影响本身就是不可忽视的

黄多多从小身在娱乐圈,当同龄普通孩子看电视时,她已经跑熟了剧场,见识过剧组。

她看过父母对戏、上妆、彩排,从小就懂什么叫过台词,走调度。

数次领悟过戏剧和表演的魅力,耳濡目染下展现出兴趣和天分都无可厚非。

《鲁豫有约》中,年仅5岁的多多已经会主动找镜头,扮可爱。

这样一个在剧场长大的孩子对表演萌发兴趣,并不比一个医生家庭的孩子立志学医来得奇怪。


二来,星二代的确更容易获取资源和人脉,得到家人的助力和托举

星二代进入演艺圈,是一种信手拈来的选择。

演员王星说,他每天海投简历,到处刷脸,得到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但对黄多多这样的星二代而言,不必费力大海捞针找机会,也不会被频繁拒之门外。

一个电话,一次家庭聚会,一个亲友推荐,就能拿到普通演员梦寐以求的机会。

小小年纪出演话剧,没有任何经验,却能搭档何炅主演,受赖声川直接指点。

在《圆梦巨人》首映礼上,有机会和斯皮尔伯格同台对谈。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试错成本更低

演砸了,也有家庭兜底,有下一个机会重来。

不像寂寂无名的普通演员,错失一次机会,可能会造成职业生涯的连锁反应。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说是星二代的「特权原罪」,其实可以说,是现实中资源分配的天然倾斜。

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圈层路径,只是影视行业更为明显和透明。

又何况,演艺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容易代际传承的行业

像中国古代戏班子,就早有世袭传统。

如今放眼全球,很多知名导演、演员也都有家庭背景加持。

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儿子斯科特也是演员。

威尔·史密斯早早就将儿子领入行,合作了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李安新片《李小龙》,主演也是他的儿子。

还有国内很多有口皆碑的老戏骨,像葛优、濮存昕、邬君梅等,也都是星二代出身。

除了基因层面的外形优势外。

也是因为表演本身就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融合了身体表达力、文化感知力和镜头表现力等。

这些都是可以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塑造出来的,且越早培养,功力愈发深厚。

从这一点看,星二代进圈未必全是坏事,有时也可以看作积淀和传承,成为行业向上的助推力。

又何况,星二代起点高,并不意味着终点稳。

从有资源到被真正认可,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依然需要大量作品来为自己铺路。

像谢霆锋刚出道时也被骂拼爹,但他凭借一次次拼命努力,积累了大量代表作,用实力换来了认可。


可见大众并非对星二代有偏见,但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人们还是愿意更新标签的。

真正反感的是没有能力,却霸占影视资源和大众注意力的人。

像向佐一边在综艺上诉苦,说自己因为星二代身份被特殊照顾,无法真正磨炼演技。

一边又将正经电影拍成抽象片,浪费机会后还自己玩梗引流。

所有追根究底,争议源头还是能力与咖位是否匹配的问题。

星二代一旦决定成为公众人物,势必要接受外界无孔不入的审视,这是他们无法靠特权跨越的,和普通演员一样要去直面的一道坎。

但他们如果足够成熟,应该也会知道,大部分人并没有真的对他们怀有恶意。

担心的还是资源垄断对其他演员造成的不公,让没有实力的被硬捧,有实力的无戏可演。

所以,这次黄多多进军电影界,也无须急着支持或反对。

真正决定她能不能在这条路上走远的,还是她自己。

是继续被骂,还是靠实力翻盘, 都 得看她在电影中的表现。

如果演得好,「星二代」标签可以被「表演世家」取代,父亲的名字早晚会从她身上剥落,她总会从诸多争议声中真正落定。

如果演得差,等待她的必然是更猛烈的风雨……

而从观众角度出发,我们最朴素的要求不过是:

别浪费机会,别辜负角色。

至于配不配,还是等时间说话吧。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