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就先出手了。

中美外长才刚刚在马来西亚会面,结束还不到48小时,特朗普就接连亮出“组合拳”,甩出四项禁令。

而且一条比一条狠。

这到底是什么操作?特朗普还想不想“访华”了?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第一刀挥向并购,随锐国际被紧急叫停交易

7月11日,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签署行政命令,阻止香港随锐国际通过其子公司完成对美国丘比特系统公司(Jupiter Systems)的收购。

根据资料显示,两家公司2020年初就签了协议,这笔交易本应该早就完成交割,但因美方反复审查而拖延。

到现在一纸总统令,美方以丘比特的产品可应用于“军事用途和关键基础设施”为由,要求随锐公司在120天内撤资,禁止其在中国设立任何相关业务实体。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出尔反尔,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近年来,美国频繁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否决中国企业在美的投资并购项目。

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已多次阻止中资企业涉足美国高技术领域或基础设施领域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还有去年TikTok被强制要求卖掉,最高法院判了又因为特朗普上任被暂时停止。今年6月特朗普又给TikTok下最后通牒,限90天必须卖给美国人。

这一系列事件已经打击了不少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计划,也影响了美方吸引外资的实际效果。

一边打着市场经济的旗号,一边又随意干预市场,这不还是美国惯用的“双重标准”么。

对于中方而言,规则的突然改变和政治干预的不确定性,风险的确很大。

但是美国有没有想过,这么做不仅钱白花,还抹黑了自己的信誉,以后谁还敢来?

教育领域也未能幸免,留基委合作项目遭点名封杀

特朗普政府还把枪口对准了留学项目。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籍众议员约翰·穆莱纳尔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2025 年 7 月 8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向达特茅斯学院、圣母大学、田纳西大学、天普大学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欧文和河滨分校发出正式信函。

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要求这些高校“重新审视”甚至终止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的合作。

理由依旧是荒谬的“国家安全”——指控CSC奖学金项目可能涉及“技术转移”并与中国的军民融合政策挂钩。

说中国学生通过这个项目“窃取技术”“支持中国军力发展”,这也太离谱了。

意思不就是,中国学生去美国读书,学得好是“间谍”,学得不好又说“骗学位”。

好一个“双标”逻辑。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这也不是第一次。

2023年底以来,美国高校逐步陷入审查风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等多所研究型高校相继中止与中方学术机构的合作。

委员会信中还要求高校提交受资助学生的名单、研究课题、是否参与政府项目等信息。

这哪里是审查,明明就是恐吓和监视。

为什么只盯着中国?

很简单,还是为了打压中国,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这些手段已经是美国政客“吃饭的工具”了,不做点“反华”的事,好像在美国就没什么存在感似的。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部分高校对此表示抗议。

例如,加州大学系统校长迈克尔·德雷克在声明中称,学术交流对科学进步和教育至关重要,美国应避免“学术冷战化”。

而据国际教育协会(IIE)数据,2023-2024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降至27.7万人,较几年前峰值有所下降。

打击的不仅是留学项目,更可能是未来十年的学术与科技互信。

限制升级,美方将农业安全武器化

除了人和钱,现在连“地”和“种子”也成了焦点。

2025 年 7 月 8 日,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宣布启动 “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以 “国家安全” 为由,计划禁止中国公民购买美国农田,并考虑 “收回” 已经购买的土地。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还是老一套——“国家安全”。

能不能有点新鲜的理由?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指出,担忧“敌对国家”借此渗透美国粮食供应系统。

但是我们看看数据也知道,截至目前,中国人在美持有的农地只占总量的0.5%,加拿大人都比这多几十倍,换句话说,真正的大地主是加拿大、德国和一些美国本土的大财团。

但中国却成为唯一被明确点名的对象。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中方对此早做了准备。

中国海南 “南繁硅谷” 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果,育成多个自主种子品种。同时,中国一直有加强与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农业合作的举措。

例如2025 年 4 月中国 — 阿根廷农业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双方表示会进一步拓展农业合作领域。

从长期来看,中国也在推进粮食进口结构多元化,构建 “南美 + 中亚 + 非洲” 的多线供应体系,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中美农业关系正在从“互补合作”滑向“系统脱钩”。

能源交易也受限,中国企业卷入伊朗制裁网络

最后一记打在能源通道上。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看到这一项就觉得美国更不讲理了。

2025年7 月 9 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将22家企业列入对伊朗制裁网络,其中18家为中国公司。

中国企业占了一大部分,剩下几家来自土耳其和阿联酋。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称,这些被制裁的企业涉嫌参与伊朗的石油贸易,以支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这轮制裁显然不只是针对伊朗。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美国自己的盟友也在买伊朗油,怎么不去制裁?说到底不还是针对中国。

中伊之间在 2021 年签署了《25 年全面合作协议》,涵盖油气开采、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存在以物易物、人民币结算等合作模式。

美国对中伊之间的此类合作以及人民币能源结算体系较为敏感。

美方担心,中方推动的人民币能源结算体系一旦成熟,将撼动美元在全球原油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因此,本轮制裁背后,或许有打压中国 “去美元化” 进程的意图。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王毅表态:合作要在规则之下,打压不可接受

美国这几招,表面上都是在讲“为了国家安全”,实际上还是要进行“战略打压”。

美国的态度就是这样吗?

一边说着要坐下来对话合作,一边搞极限施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明显妥妥的“双标”。

当然中方看的很清楚,这次王毅外长也直接斩钉截铁的指出:中美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惠、尊重基础上,要讲规则,讲承诺,不能搞“双标”“霸凌”。

特朗普还没访华,美方突然下禁令,不许做4件事,王毅斩钉截铁

这次美国四道禁令从四个方向限制中方发展空间,目的并不遮掩。

中方的立场很明确,谈可以,大门敞开;打也不怕,奉陪到底。

中国不是你搞双标,一边谈一边打压我们就会低头的。

目前的情况看来,特朗普还没来就已经火药味儿十足了。

下一步,中美是摊牌,还是合作,关键还得看双方的“走法”。

如果特朗普迟迟不做出改变,就算他如愿访华,他也拿不到他想要的东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