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日本是前车之鉴,不想步日本的后尘,我们从现在就要开始改变了!”
近几年,日本有个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孤独死。
而且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国内蔓延,甚至有几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趋势。
“孤独死”,光看名字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但如果了解背后隐藏的问题,则更加觉得可怕。
“孤独死,为什么会出现?”
孤独死的普遍定义,是指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悄然去世,并且是在死亡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被人发现的现象。
在日本,这种情况更多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再就是那些与社会脱节,或者是与亲友之间缺乏亲密度的人。
他们无人关怀,只能独处,直至离世。
截至目前的数据统计,日本“孤独死”的群体相当多,平均每天有72个人孤独死,换算成小时就是每小时死3个人。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最令人震惊的是,有将近四成的死者,被人发现时至少过去一周的时间,有些甚至直到数月之后才被邻居或亲友发现。
比如,像是东京和大阪这些城市,看似繁华,却也是“独居人口”的重灾区。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共有三点。
第一点,不想结婚的人,一生都在独处中度过;
第二点,即便结了婚,选择生子的夫妻也是越来越少;
第三点,老龄化越发严重,无人关注老人逐渐变多。
而这三点最终都指向另外一种新型的社会现象,不婚主义的人越来越多。
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了
从经济方面来讲,结婚怎么看都不是一种“划算”的买卖,成本相当高昂,男方的彩礼,女方的嫁妆,都是一笔大钱。
说的难听点,一旦离婚,很多人都会觉得“亏本”。
而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大家在工作里都要“卷”,职场极大压缩了个人时间,谈情说爱也就不能那么频繁。
此外,在婚姻观念越发开放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个人主义,也就是重视自我享受、自我价值体现,不太愿意把多余的精力分给其他人。
最后,“亲密关系”在当今这个时代,其实并不靠谱。
与其在现实中费尽心思和陌生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如在游戏、软件等虚拟社交上寻求认同感,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独处时也能获得某些需求时,两个人在一起反而成了累赘。
种种原因,导致年轻人开始逃避可能面对的经济压力,以及情感负担,所以不再愿意踏入婚姻,单身人士越来越多。
尤其是像明星这种工作特殊,且能实现经济独立的人,更是如此。
娱乐圈里超过四十岁没结婚的比比皆是。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选择对个人而言是积极的,但事实上,后续可能会迎来一系列的“反噬”。
前面我们所说的“孤独死”只是其中之一。
“不结婚的后果,如何避免?”
在选择不结婚之前,希望大家都能考虑到以下几种后果。
第一种便是孤独终老。
可能年轻时喜欢一个人潇洒,想做什么做什么,几乎没有孤独时刻。
纵然会孤独,也会做其他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完全不用担心情绪索取问题。
但如果等到几十岁之后,在失去精力和新鲜感之后,孤独感就会如潮水一般涌来。
尤其是在社交圈逐渐缩小的情况,长期孤独几乎是一种常态,这便是孤独死的“前兆”。
而“孤独死”往往代表遗体没人处理,最终只能接受政府统一安排,集体火化和安葬等等,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悲哀的事情。
第二种是健康问题。
如果一直孤身一人,一旦生病后将会无人看护。
日本那些孤独死的人中,很多都是独自在家时突发疾病,因为自己不能拨打急救电话,最终在孤独中被病痛生生折磨致死。
包括在日常行为中,年老体衰之后做事不再得心应手,甚至有可能会受伤,无人帮助生活都会陷入难处。
第三种则是社会关系断裂。
当我们一直孤独的时候,亲友等人就会慢慢习惯没有我们的社交环境,长此以往便会被人遗忘。
同时也会伴随着“社交能力退化”,即便踏进社会,也无法适应充满挑战的生活环境。
最后一种则是遗产问题,就像小沈阳在春晚上说的:“人死了,钱没花了。”
所以“孤独死”的弊端非常严重,从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上来讲,更是不可取的一种选择。
当然,我们可以采取某些手段来避免。
比如和亲友们保持联系,即便没有事情,也偶尔通话,让自己保持存在感。
亲友之外,也可以保证社交圈子的健康性,以免与社会脱节。
个体之间,则可以“互助养老”,保证自己的动态能被人察觉。
但说到底,如果我们选择结婚,将会“一劳永逸”,几乎是绝对不会出现“孤独死”的情况。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结婚生子好。
从国家层面看,结婚生子,能保证社会关系的稳定,也能维持生育率,避免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目前,日本的“孤独死”现象,已经为世界各国敲响警钟,包括我们中国。
所以我们才会增加各种生育补贴,以及在购房和医疗等方面做出改善,目的就是减缓老百姓的经济压力。
事实上,结婚生子,本质上是希望大家:“都能有尊严地老去,而不是孤独的死去。”
年老之后,能有一个让自己安心的归宿,这才是最重要的。
——THE END——
参考资料:新华社——日本2024年“孤独死”人数超2.1万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