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西方多国为何陆续承认巴勒斯坦国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加沙人道危机恶化之际,西方多国陆续掀起了“承认巴勒斯坦潮”。英法领头,加拿大跟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紧随其后。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看,这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毕竟实现“两国方案”一直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这些承认行动如同“提前亮牌”,可能削弱欧洲对未来巴以谈判的影响力。西方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去影响特朗普,然后再让后者去施压内塔尼亚胡。
马克龙掀起“承认巴勒斯坦潮”
根据《卫报》的说法,由于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日趋严重,西方社会被严重震撼。从7月下旬开始,几个重要的西方国家开始陆续放话将“承认巴勒斯坦”,其中打响第一枪的是法国。马克龙在7月24日表示:他们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此事。7月29日,英国跟进;7月30日,加拿大跟进。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陆续加入其中。
7月30日,法国外长宣布,有15个欧洲国家还签署了旨在支持“两国方案”的声明。
以目前的情况看,除了美国和德国外,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国均参与了这股“承认潮”。不过外界对于美德未加入并不意外,德国因为历史因素一直在重大国际事务上支持、迁就以色列,并一直避免对后者的批评;美国更不用说了,由于犹太人的影响力,过去几十年,他一直是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
面对这一趋势,以色列气得跳脚,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的外交官们强烈反弹,表示他们不会向外部压力“低头”!
《经济学人》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表示:英法等西方强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可谓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关键问题在于现在“承认”是否真能推进和平?《经济学人》认为,承诺反而可能削弱未来的谈判筹码,使和平更难实现。
目前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已有147个承认巴勒斯坦国,英法加三国“承认”巴勒斯坦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们可能会影响其他正在犹豫的国家,但实质影响可能很有限。
在巴以问题上,英国随后跟进法国
《经济学人》认为,外界对此事乐观的看法是:以色列或许会因为这些盟友的转向,受到震撼与警惕,为了避免成为国际弃儿,转向求和。在美国未对以色列施压的情况下,英法加等国理当出手。
但以色列可不是省油的灯,这可能会让内塔尼亚胡变本加厉,既然无论怎么做,都难逃欧洲政府的批评,不如先做想做的事,之后再修补关系。
此外,过去西方国家之所以迟迟未“承认巴勒斯坦”,一个重要考量是将它作为一个筹码,在未来的谈判中促使巴以双方在和平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但现在提前亮出这张牌,未来重启两国谈判时,这些国家将失去促使双方让步的筹码。
对于英法等国的举动,秉持“实力观念”的特朗普认为这些承诺无关紧要。他在7月28日曾表示自己不介意英国的表态,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加沙饥荒。而在第二天的受访中,他又直言不讳地表示:马克龙的立场“没什么分量”。
英国媒体认为,这可能会更加促使内塔尼亚胡为所欲为
《经济学人》认为:英、法等国此举属于道德正确,但策略失当。他们没有直接影响以色列的能力,过去只能通过美国间接影响。现在他们最应该做的是通过影响特朗普来间接施压内塔尼亚胡停火,从而实现和平。但他们提早打出了“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张牌,这反而让自己丧失了对美国的影响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