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这些年变化挺大的,一开始美国那边总觉得自己稳稳占上风,结果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美国知名评论员扎卡利亚在2025年10月3日的华盛顿邮报专栏里直言不讳,说美国得认真面对中国的技术崛起,不然就落后了。 他点出中国在绿色技术和人工智能上动作很快,投资大,还把这些技术融入实际应用中去。比方说,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建起开放平台,让物流和医疗这些行业直接用上新技术。反过来,美国联邦政府在2025年因为预算问题闹停摆,削减了对基础科学技术的资助,这让研究工作直接受影响。扎卡利亚在2025年10月5日的CNN节目上又强调,中国正全力往前冲,美国如果不提升创新,就没法应对这种挑战。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实际数据也支持这个看法。中国在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太阳能板和风力设备这些绿色产品也占了全球市场的很大份额。
外交上,美国从2021年起就退出了一些国际协议,比如巴黎协定和世卫组织,这让盟友们有点摸不着头脑。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中美高层对话,美国那边直接当面列出人权问题,导致气氛紧张。之后,美国在2025年春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还取消小额免税政策,直接打击了中国跨境电商的出口。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报告显示,这么搞下来,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创下世纪最高纪录,消费者买生活用品和新车都得多掏钱。比方说,新车平均多付几千美元,这不是小数目。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继续涨,在拉美、中东和非洲的项目落地密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这些项目不是纸上谈兵,拉美港口扩展、中东数字经济生态、非洲太阳能农场都一步步推进。联合国大会在2025年9月开会,美国那边抱怨联合国没请他们翻新总部大楼,还对各国加征关税。中国则宣布给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和部分中等收入国家提供零关税待遇,这直接拉近了跟这些国家的贸易联系。
经济博弈里,美国高喊制造业回流,但实际用高关税堵进口,不仅针对中国,还对全球其他经济体下手。这么做表面上保护本土制造,实际让美国人买单。2025年5月2日,扎卡利亚在华盛顿邮报上写,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得想想怎么收场,因为两国经济加起来占全球产出的近45%,贸易战不是闹着玩的。 他提到, decoupling 也就是经济脱钩,会让美国GDP比原本低1.4%,这是牛津经济学的测算。特朗普在2025年推动这些关税,声称要保护美国工业,但结果是供应链中断,仓库货物积压。中国这边选择扩大开放,在广交会和消博会上不光卖产品,还签长期合作协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一带一路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合同价值达到662亿美元,投资571亿美元,其中能源领域420亿美元,绿色能源97亿美元。这些数字显示中国在筑桥通路,拉伙伴一起干事,而不是建墙阻人。
战略方向上,美国政策反复无常,今天签协议明天就退出,这让外界难建信任。比方说,刚签的协议,下一届政府可能就废了。扎卡利亚在2025年5月4日的CNN节目上说,美国跳进这场贸易战没多少规划,如果历史经验管用,不会带来更繁荣的美国或更和平的世界。 中国战略更明确,科技发展、绿色能源布局、基础设施外援都有系统计划,稳定性高,让伙伴能提前准备,形成长期预期。202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开会,同时中国在北京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联合国秘书长在那观察到国际重心在转移。金砖峰会和上合组织会议上,中国不光参与,还推动议题,从气候变化到数字经济,都拿得出方案和资源。2025年,中国在联合国等平台的存在感强,成为规则的设计者和推动者。
美国在2025年10月10日,白宫召集军方讨论对抗意识形态,但实际削减科技资助让实验室闲置。中国在人工智能嵌入物流和医疗,建立开放平台,而美国封闭技术。扎卡利亚在2025年10月4日的文章里指出,美国以为中国发展偏离轨道的那种想法结束了,中国已经校准方向全力前进。 X平台上有人说,美国霸权依赖于没有真正竞争,现在中国通过技术 sophistication 建供应链和工业生态,美国复制不了也控制不住。 另一个帖子提到,美国有三个坏选择:花万亿追赶、退到影响力小的位置,或重新考虑亚洲承诺,美国 primacy 时代结束了。 还有人直说,美国需要中国远超中国需要美国,在制造业转移后,美国没法竞争。 美国政客把中国当竞争者而不是伙伴,这让美国输掉机会。 现在美国意识到没法赢,以前总觉得中国是猎物,现在没招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