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9日凌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一名叫迈克尔·费根的失业男子,趁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熟睡的时候,偷偷溜进了她的卧室。这事儿听起来像是电影情节,但却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更离谱的是,这家伙被抓后,居然没被定罪,最后无罪释放。这件事不仅让全世界震惊,也暴露了当时白金汉宫安保的漏洞,还引发了英国社会对法律、王室安全以及底层民众生活的热议。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要搞清楚这件事,得先看看闯入者的底细。迈克尔·费根,1948年出生在伦敦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家里条件一般,父亲是个干钢结构活儿的工人,母亲在家带他和两个妹妹。小时候的费根日子过得不太平,家里经常吵架,父亲脾气火爆,他没少挨揍。这让他从小就有点叛逆,对权威不太服气。18岁那年,他离家出走,开始干油漆工和装饰工的活儿,想靠自己混口饭吃。
到了1982年,费根34岁,生活却是一团糟。那时候英国经济正闹危机,失业率高得吓人,超过300万人没工作,费根也没能幸免。他的油漆工生意基本没活儿,收入少得可怜。更糟的是,他的婚姻也崩了,老婆克里斯蒂娜带着四个孩子跑了,留下他一个人。经济压力加上家庭破裂,费根整天泡在酒吧里,靠喝酒消愁,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费根并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坏蛋,他潜入白金汉宫也不是为了偷东西或者伤害谁。从他后来的说法看,他就是好奇,想看看王室的生活是啥样。这种动机听起来挺荒唐,但放在他那时候的心态下,也不算完全没道理。失业、酗酒、生活没盼头,这些都让他干出了这种离谱的事。
白金汉宫可是英国王室的“大本营”,按理说安保得滴水不漏。可1982年那会儿,宫里的安全措施其实挺松懈。整个宫殿有775个房间,警卫数量却不够,巡逻覆盖不到每个角落。围墙不高,窗户也没啥特别防护,随便翻一翻就能进去。更别提内部的警报系统了,经常出问题也没人当回事。
其实在费根闯进去之前,白金汉宫也不是没出过类似的事。1974年就有人翻墙进去过,不过被警卫赶走了。这些小插曲虽然暴露了问题,但王室和政府都没太重视,结果就给费根这种人留了可乘之机。
费根潜入白金汉宫不是一次冲动,而是有“前科”的。1982年6月,他第一次试水,翻过围墙,钻进一扇没锁的窗户,在宫里逛了好几个小时。那次他甚至还喝了半瓶查尔斯王子的藏酒。警报响了,但警察觉得是误报,没理会,他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这次成功给了他信心,也让他下定决心再来一次。
到了7月9日凌晨,费根故技重施。他翻过围墙,找到一扇没锁的窗户,顺利进了宫殿。这次他更胆大,直接往里走,最后摸到了女王的卧室。整个过程没遇到啥像样的阻拦,可见当时白金汉宫的安保有多敷衍。
7月9日早上7点左右,费根推开了女王卧室的门。当时伊丽莎白二世正在睡觉,完全没料到会有人闯进来。费根走到床边,拉开窗帘,女王被惊醒,发现有个陌生男人站在那儿,手里还拿着一块碎玻璃——这是他之前不小心打碎烟灰缸弄的。
女王当时肯定吓了一跳,但她没慌。按下床边的警报铃后,她冷静地离开房间,找来了女仆和侍从。警报因为值班交接没及时响应,侍从就先稳住费根,拖延时间。几分钟后,警卫终于赶到,把费根带走。从他进卧室到被抓,整个过程大概10分钟。这10分钟里,女王靠自己的镇定和机智,避免了更大的麻烦。
这次事件里,女王的表现真挺牛的。一个普通人早上醒来看到个陌生人站在床边,估计早就吓懵了,可她愣是没乱了阵脚。她试着跟费根聊了几句,拖延时间,还配合侍从把他引开。整个过程她都没表现出害怕或者失控,反而显得特别沉稳。
这种冷静可能跟女王的性格和经历有关。她从小接受严格的礼仪训练,又经历过二战那种大风大浪,心理素质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次事件也让人看到,她不光是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真遇到事也能扛得住。
费根被抓后,警方给他定了两个罪名:盗窃和非法侵入。前一个是因为他第一次潜入时喝了酒,后一个是因为他闯进了女王的卧室。可最后这两项都没能定罪,原因跟当时的英国法律有关。
1982年那会儿,英国法律对“非法侵入”这事儿规定得不太明确。闯进私人住宅算违法,但白金汉宫是王室财产,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针对这种情况。至于盗窃,证据也不够充分,毕竟他没拿走啥值钱的东西。结果法庭判他无罪,只把他送去精神病院待了几个月,算是观察治疗。
这事儿暴露了法律的漏洞。普通人闯别人家肯定得受罚,可费根闯了女王的卧室反而没事,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公平。后来英国议会赶紧补窟窿,出台了新法律,把非法侵入王室领地定为刑事犯罪,避免以后再出这种尴尬事。
费根这事儿一出,白金汉宫的安保问题彻底暴露,政府和王室坐不住了。事后他们马上采取措施,把围墙加高、装上铁丝网,窗户也加了防盗锁和警报器。警卫人数增加,巡逻更频繁,警报系统也升级成实时监控的。总之,从硬件到人力都全面加强,确保以后没人能随便溜进去。
除了安保,法律也跟着改进了。新出台的《1982年武装侵入法》明确规定,非法闯入王室领地是犯罪行为,得负刑事责任。这算是对费根事件的一个直接回应,也让王室的安全多了一层法律保障。
这事儿在英国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担心王室安全,觉得白金汉宫这么容易被闯入,太危险了;有的人同情费根,觉得他是个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可怜人;还有人拿这事儿调侃,说女王连卧室都守不住,王室是不是太接地气了。
媒体也掺和进来,大肆报道,把费根炒得像个“传奇人物”。有人甚至把他捧成反抗权贵的英雄,但其实他压根没啥崇高目标,就是个头脑发热的醉汉。这事儿还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撕裂:经济不好,底层人日子难过,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跟着发酵。
被放出来后,费根的生活没啥起色。他继续喝酒,精神状态时好时坏,还因为一些小违法行为进过几次局子。1984年他跟警察起了冲突,1987年又因为街头闹事被抓。1997年,他跟家人涉嫌贩毒,被判了四年牢。2020年他感染新冠,还突发心脏病,但挺了过来。2022年女王去世时,他去教堂点了根蜡烛悼念。
参考资料
[法]贝特朗·梅耶—斯塔布莱著. 《伊丽莎白二世时期白金汉宫的生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