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罗永浩摩擦之后,西贝现在正在艰难地走重建形象的路。西贝表示经过调整后,多个菜品将改为店里现做,但大黄鱼仍然会是预制菜,理由是因为要用x光进行去刺。结果反而又引起了新的争议。X光去刺究竟是否安全,是否会有辐射呢?
西贝小程序展示的菜品截图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这个x光去刺的原理。鱼刺当然也是骨头,和我们人的骨头一样,在x光的照射下成像。因此这个工序其实就和我们人照x光是一样的,机器用x光照射鱼肉,找出哪里还有鱼刺,再人工把它挑拣出来。
被x光照射后是否会有辐射呢?答曰,绝对不会。
X光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电磁波,和我们正常看到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一样,只不过波长不一样。功率过强的x光当然是有伤害的,但是一旦辐照结束,它不会停留在被辐照的物体中。就如同拿可见光照一下某个东西之后把可见光关掉,这个东西不会把光留住自己发光一样(我们就不考虑某些专门的荧光物质)。
所以哪怕鱼肉被辐照的x光强到能破坏肌肉组织的程度,只要结束辐照就不会有残留。而实际上照个x光成像,也不会用到这种强度的x光。所以我们就这样想:照完x光之后,人体内会残留x光吗?把物品放到安检机里过安检(安检机用的也是x光),过完的物品会残留x光或者说能辐射x光吗?答曰都不能。
也有一些人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辐照保鲜技术,但是这二者严格来说是两个技术。西贝用的x光去刺只是x光成像找骨头,和我们去照x光很像,而辐照保鲜则有杀菌的作用在。
有些地方会装紫外线消毒灯,在一整天的工作结束或者开始之前打开紫外线消毒灯照一照,辐照保鲜也是类似。比较常用的辐照保鲜所用的射线有电子、伽马射线、x光等等。其中前者就是正常电线当中导电的电子,后两者都是电磁波,不会残留在体内。虽说如此,辐照保鲜技术和x光去刺儿仍然是两个不同的原理,虽说都用了x光,但用处其实不一样。
其实不单是这样的辐射,哪怕是被核辐射辐射过,只要停止接受照射,也不会有残留。核辐射前除了上面列出来的这些之外,主要还有:阿尔法射线,辐射出来的是氦的原子核,贝塔射线,辐射出来的是中子。这些东西的危害在于他们拥有足够高的速度和能量,因此一旦打到其他的原子上,可以把其他的原子打坏,这也就是核辐射能够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但他们本身在物质层面没有多少伤害,如果残留在其他物体内,也不会继续辐射能量。所以除非是这个物体本身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自己就沾到了放射性物质,否则的话只是单纯接受辐射照射的话,自己不会有辐射或者产生辐射。
很多人一直谈辐射色变,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多么恐怖的东西,其实大可不必。从物理学的角度,只要是向四面八方没有方向性的传递能量都可以叫做辐射。比如说我给张三施加一个力,当然可以传递能量,但这个传递能量的方向只沿着我施加力的方向,我用大喇叭喊话,我发出来的声波只沿着大喇叭所指的方向,这就叫有方向性。如果没有这些方向性还在传递能量,其实就是物理学意义的辐射。
而且所有东西都有辐射。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黑体的辐射,也最终从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诞生了整个量子力学。这个问题有一个最核心的公式叫斯特潘玻尔兹曼公式,它说明物体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强度,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注意这里的温度是绝对温度,也就是说任何物体只要高于绝对0度,就在按着斯特潘波尔兹曼公式对外辐射着。所以实际上不存在没有辐射的东西。
根据辐射所能造成的后果,我们又可以把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我们都知道原子当中是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外界注入的能量如果足够高,就可以加速电子的运动,最终使之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这就是电离。比如温度足够高就可以引发电离,火焰其实就是等离子态。辐射强度足够强,能够引发电离就是电离辐射,达不到这一点就是非电离辐射。
而正常人的生活当中,除非是医疗这样的特殊情况,否则接触到的辐射都是非电离辐射,比如Wi-Fi信号、手机信号、微波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绝对无害的,因为正如我们上面给非电离辐射做的定义所说的那样,传递的能量都太低。根本不足以引起什么破坏。他们对人唯一的影响就是发热,能够带来那么零点零几度的发热,实际上和太阳和暖气是一回事,而且人甚至都感觉不到这个发热。
因此从物理学的角度,只因为坐到电脑面前就去买防辐射服之类的东西其实是毫无必要的。电脑、Wi-Fi、手机的信号根本不用防,而且要真是要防,也不可能靠着市售的那些防辐射服来防。当然最最核心的其实还是“不用防”。他们对于人,即使用最严苛的角度来考虑,也可以认为是没有影响的。
所以我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次的大黄鱼又冲上热搜,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已经有一种谈辐射色变的恐慌心理。确实像核辐射之类的是需要警惕的,但是这样的警惕和恐惧不能推之于“辐射”这样一个很大的概念。消除这样的恐惧需要我们这样的科普人员持续的努力。
作者: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