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七大时,两位大将级人物落选中央委员:都找了毛主席,但态度不同
13623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1945年中共七大时,选出了44位中央委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军队将领,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他们的党内地位。但有两位名将落选了:陈赓和陈光。
这两人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军事履历也相差不大。红军时期陈赓当过师长、四方面军参谋长,抗战中任八路军386旅旅长;而陈光则当过115师代师长,红军时代理过红一军团长。显然,这两位“大将级”人物,军内地位举足轻重。
论贡献和资格,1945年他们如果被选为中央委员,也不会有什么人提出质疑;但出于全面考虑,他俩都没当选,陈赓只是候补委员,而陈光则什么委员都没当上。其实关于中央委员的名额问题,毛主席认真权衡过两位爱将,可最终还是做了取舍。
陈赓得知结果后,感到有点失落,却并不意外。他仔细看了当选中央委员的同志名单,作为情商很高的我军全能将军,已经能理解主席的良苦用心,所以并不特别在意。毕竟自己是前线将领,统兵打仗才是专长和本职,至于在党内是什么职务,并非陈赓首要考虑的事情。
但性格活泼、古灵精怪的陈赓,还是去找了主席,故意跟首长开起玩笑:主席啊,这次我是候补委员,要候补谁呀?毛主席知道陈赓在逗乐,也懒得跟他一本正经地解释,只是瞥了陈赓一眼,没做声。但陈赓却“不依不饶”:主席,候补委员究竟是啥意思呀?他的这番操作,果然把主席给逗笑了,房间里的首长们也都笑了起来。陈赓见目的达到,便乐呵呵地走了,去忙自己的事情。
至于另一位落选的陈姓名将,可就不是这样的态度了。陈光在大会期间非常苦恼,他认为凭自己的过往贡献,足以当选七大中央委员。陈赓好歹还当了候补委员,结果自己却什么名衔都没有。陈光心思非常重,他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反而容易钻牛角尖,怎么都想不通。
最后他郑重地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历数红军时期开始的职务、功劳,力图证明自己的评选资格,理应成为中央委员。毛主席读罢这封长信,知道陈光心里很不舒服。主席对于爱将的关怀是细致入微的,他在百忙之中,十分耐心地给陈光写了回信,充分肯定他的过往成绩和资格,但重点强调这次会议规模大、人员多,中央红军出身的老人,需要适当做出牺牲,以团结更多的同志。
可以说,毛主席写得很清楚了。即便心思再重的人也该明白,主席是让他照顾大局,体会中央的深刻用意。换个角度看,陈光这次没当选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反倒是毛主席器重他的表现:不是所有干部,都有适当做出“牺牲”的机会。在读过主席回信后,陈光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接受选举结果。
这两位名将,对中央提名意图的理解、反应不同,后来的个人发展也出现了显著区别,可以说是一种“见微知著”吧。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命运。陈赓的军职始终很突出,并且是实际掌兵的将领,1955年9月获得了大将军衔;陈光在解放战争中未获重用,东北时期与直属领导发生摩擦,失去执掌主力野战部队的机会,军内地位也跟陈赓拉开了距离。陈光没能坚持到55年大授衔,在前一年抱憾离世。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