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8岁的伊朗重要宗教领袖阿亚图拉纳赛尔·马卡雷姆·设拉齐发布了一项极具争议性的宗教裁决
这项裁决将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定性为“穆哈里布”,即伊斯兰教法中“与真主为敌的人”。
按照伊朗宗教法律条文,被认定为此类罪行者将面临死刑、断肢、钉十字架或流放等严厉刑罚。
这项裁决不是普通的政治表态或声明,它是一项具有长期效力、对信众具有约束力的宗教“追杀令”,呼吁全球穆斯林信徒对这两人采取行动。
2025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完全掌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藏身处,杀他易如反掌”,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伊朗上下的强烈震动。
在伊朗,哈梅内伊不仅是国家元首,更是全球约1.5亿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领袖,被尊称为“效仿源泉”,其宗教地位之崇高。
6月20日,特朗普进一步补充称,在美以联合空袭伊朗核设施时,“本可以结束其生命,但最终选择了克制和忍耐”。
6月27日,特朗普再次嘲讽伊朗的庆功宴,称“蠢货该庆幸被拯救”,持续的挑衅让伊朗忍无可忍。
6月29日,98岁的伊朗什叶派顶级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马卡雷姆・希拉齐,抛出了一则震动全球的宗教裁决:将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定为“真主的敌人”,号召全球穆斯林对两人采取行动。
这不是普通的宗教表态,按照伊朗刑法,“真主之敌”可被处以断肢、十字架刑等极刑,而希拉齐特别强调,“每个穆斯林都有义务执行”。
这意味着,不管伊朗政府出不出手,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信徒都能以“履行神圣责任”的名义自行行动,这种行为在他们的信仰体系里会被视作正义之举。
要明白这则裁决的可怕,得回头看看1989年的萨尔曼・拉什迪事件。
当年,这位作家的《撒旦诗篇》被认为亵渎了先知穆罕默德,时任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随即发布追杀令,要求全球穆斯林取他性命,连出版相关人员也不放过。
拉什迪公开道歉、删改内容都没用,追杀令始终有效,英国警方不得不24小时贴身保护,他在秘密安全屋里躲了近十年。
即便如此,2022年他在纽约演讲时还是遭人袭击,凶手直言就是在执行霍梅尼当年的命令。
而对于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来说,希拉齐发布的这项裁决后果极其严重。
他们个人的人身安全风险骤然飙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特朗普目前在美国有特勤局的严密保护,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也有庞大的安保团队。
但正如拉什迪的案例所昭示的那样,防范那些由宗教信念驱动、隐藏在人群中的个人实施的突然袭击,难度极大,几乎没有完美的防御方案。
这项裁决具有法律意义上的“长期效力”,希拉齐发布的法特瓦与当年霍梅尼针对拉什迪的追杀令具有同等的宗教法律效力。
这意味着,即使特朗普不再担任任何公职,甚至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这份来自宗教层面的致命威胁也会如影随形,伴随他的余生。
而且,一些有影响力的什叶派武装力量,比如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伊拉克的人民动员组织等,已经公开表态支持这项裁决。
这意味着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面对的不仅仅是潜在的、零星的个人袭击者,更有可能是组织严密、行动力强的武装团体的追杀行动。
此次事件是美伊以三国博弈的升级,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和言论威胁,引发了伊朗的强烈反应。
伊朗通过宗教裁决,将国家冲突转化为全球信徒的“圣战”,迫使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终身活在安保阴影中。
不过,什叶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部分宗教领袖和学者对这种极端措施持保留态度,认为不应因一句话将人定义为“敌神者”。
他们认为,宗教裁决应该基于更充分的证据和更谨慎的考量,而不是仅仅因为政治言论就对个人进行如此严厉的惩罚。
国际社会对此事件也高度关注,一些国家对伊朗的做法表示担忧,认为这种宗教裁决可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引发更多的暴力冲突。
而另一些国家则支持伊朗的立场,认为美国和以色列的行为是对伊朗主权和宗教信仰的侵犯。
面对伊朗的宗教裁决,特朗普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公开回应,但历史经验清晰无误地告诉我们,此类宗教裁决一旦发布,很难通过传统的外交渠道使其撤销。
对于特朗普而言,这场由他自己轻率不当言论引发的风暴,已经无可挽回地变成了一把高悬在他头顶的利剑,威胁将长期存在。
当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信徒将执行这项裁决视为通向天堂的神圣功绩时。
特朗普余生的每一次公开露面,每一次公共场所的活动,都可能成为这些信徒眼中完成宗教使命的机会和目标,从而蕴含难以预测的巨大风险。
参考文献
凤凰网视频——2025-06-30《特朗普摊上大事了!伊朗什叶派领袖下“追杀令”:全球信徒执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