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机关单位退休人员都在热烈讨论退休金补发的事儿,这可是和大家退休生活质量直接挂钩的大事。很多人都特别好奇,自己到底能补发多少钱呢?其实,决定补发金额的关键,主要是下面这几个数字。

缴费年限:养老金多少的基石

缴费年限,分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很好理解,就是你实实在在缴纳社保费用的时间。而视同缴费年限,是在特定情况下,比如机关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职工那些没有实际缴费,但依然被视作缴纳了社保的工作年限。

这缴费年限对退休金影响可太大了。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它是关键因素之一,缴费每满1年,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就提高1%。举个例子,假如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8000元,有两个人,甲的缴费年限是30年,乙的缴费年限是20年,其他条件相同,那甲的基础养老金就比乙每月多8000×(1÷2)×(30 - 20)×1% = 400元。而且,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更高。就像两人工资一样,缴费30年的人比缴费20年的人,个人账户积累可能要多50%以上 ,退休后每月领取金额自然更高。

缴费基数:高基数带来高回报

缴费基数是根据你的工资确定的,工资越高,缴费基数也就越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每月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是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来的,个人通常缴纳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费基数高,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多。

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时,缴费基数的影响就凸显出来了。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比如,同样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的两人,甲的缴费基数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有18万元,那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180000÷139≈1294元;乙缴费基数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只有12万元,其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120000÷139≈863元 。

视同缴费指数:“中人”的关键指标

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机关单位人员,被叫做“中人” 。对于“中人”来说,视同缴费指数特别重要。它是结合退休时本人的职务级别、岗位薪级以及退休生活补贴等标准综合算出来的 ,一般退休时职务越高,视同缴费指数越高 。

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视同缴费指数就派上用场了。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过渡系数一般在1.0% - 1.4%之间 。假设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500元,视同缴费年限25年,过渡系数为1.2%,若视同缴费指数为1.4,过渡性养老金=7500×1.4×25×1.2% = 3150元;若视同缴费指数为1.6,过渡性养老金就变为7500×1.6×25×1.2% = 3600元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地区差异影响大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差别也很大。经济发达地区这个数值通常高,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低 。

速看!机关单位退休金补发,这些数字决定你能拿多少!

这个数字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 。拿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对比,一线城市养老金计发基数假设为10000元,某三四线城市计发基数为4500元 。同样是缴费年限2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1的退休人员,在一线城市的基础养老金=10000×(1 + 1.1)÷2×25×1% = 2625元;在该三四线城市基础养老金=4500×(1 + 1.1)÷2×25×1% = 1181.25元 。

机关单位退休金补发金额,就是由这些关键数字决定的。大家不妨对照自己的情况,算算能补发多少。你身边退休的人,谁的补发金额最让你惊讶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