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李现领衔主演、“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项目《锦绣芳华》日前在咪咕视频会员收官。该剧开播前即创下咪咕视频“年度最快破百万预约剧集”纪录,连续16天登顶猫眼网络剧热度榜,在暑期档引发火热的追剧热潮。剧集在8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引领“唐风”走入、走深海外市场,成为2025年中华文化“出海”的高质量、现象级剧集。

商道仁心诠释家国大义

《锦绣芳华》改编自小说《国色芳华》,但在整体叙事上突破了传统思想框架,没有拘泥于小情小爱,深耕“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

在故事感情线处理上,何惟芳与蒋长扬两人的感情始终与家国大义紧密交织,虽彼此牵挂,却始终将责任置于个人情感之前。他们的选择,也是全剧的高光时刻,深刻诠释了作品的核心立意:真正的“锦绣芳华”,不在于个人的权势财富,而在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匠心雕琢盛唐美学

《锦绣芳华》在视听语言与文化表达上也独具匠心。无论是百花争艳的芳园、热闹有趣的东西两市,还是能够代表剧中各家底色的宅院府邸,一街一景一花一物都能感受当时长安的繁华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女性角色发型的宝髻、双垂髻,再到簪花、珠钗花钿、妆面腮红,细致雕琢出唐朝仕女图的神韵。

剧中再现了多种传统非遗文化如:镂空竹、傩面具、风火流星、长沙铜红釉、八角宫灯等,将非遗元素与国风美学进行融合。社交平台发起#各地文旅都来认领锦绣芳华的中国非遗#、#和杨紫李现沉浸式体验非遗盛宴#等话题讨论,各地文旅官方账号纷纷发文“认领”本土非遗,北京抖空竹、浙江龙凤花烛、陕西花灯、福建螺钿制作技艺、辽宁木偶戏、江西傩面具等成为近期文化热点。

依托渠道优势,咪咕视频创新性地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全场景链路,让剧集热度突破圈层壁垒,还将影视IP与文旅生态深度融合,以沉浸式旅游攻略重构"影视+文旅"的内容表达范式。《锦绣芳华》首播暂告一段落,故事的余韵却在观众心中久久回荡,《锦绣芳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影视文艺创作结合的文化大剧范本,不断探索文化“两创”“双效”统一、文化“出海”的新模式与新业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张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