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外长会议在东京结束,联合声明一句话都没废话,直接点名中国,不许动东海,不许碰南海。话还没凉,美军“华盛顿”号航母就拐进了南海,照着剧本推进得滴水不漏。   这看上去是个外长会议,实则是一次战略联排。光喊口号那是以前的事,这次的声明背后有实打实的部署。   首先是海上监控网——各国要联手搞“海域态势感知”,名义上是打击“非法捕捞”,但谁都知道,这是盯着中国海警和渔政船来的。   再加上刚启动的“船上观察员任务”,美国直接把日澳印的人带上了巡逻船,等于是把中国周边变成了“联合监控区”。 而且QUAD正式提出“关键矿产供应链倡议”,目标直指中国稀土。   中国4月刚对钐、钆等稀土实施出口管制,QUAD就搞出这套“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计划。动作够快,目的也明确——不想让中国在高技术领域掌握太多主动权。   但问题在于稀土不是种大米,说去就能去。想摆脱中国,没那么容易。   “华盛顿”号这次南海之行,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一次“战术试水”。动线上看得很清楚——先从巴士海峡闯进南海,再一路向西逼近黄岩岛,最后在离岛28海里的地方搞起了起降演练,还带着一堆记者拍照发推。   这不是巡逻,这是挑衅。   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有个新玩法:带上了各国观察员。等于是给盟友看样板戏,让他们看看美军怎么“管教”中国。背后的意思很清楚——你们要配合我,我来出头。   可惜这出戏演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7月3日,中国南部战区启动实战化海空联演,直接“包夹”美军航母战斗群。出动的不是几个小艇,是全套家伙:大理舰领衔的护卫舰编队,歼-16、苏-30、轰-6K轮番上阵。   轰-6K带了鹰击-12反舰导弹,射程400公里以上,速度快得连航母防空系统都头疼,歼-16挂载霹雳-17空空导弹,射程300公里,专门对付F-35那种隐身机。   这是明晃晃地告诉你:别太靠近,再靠近一步,我们就不客气了。   果不其然,美军没有再进一步,也没发布任何对抗细节,媒体上直接“跳过”了这段,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这次美军行动,菲律宾全程配合,甚至提前一天就跟立陶宛签了个防务协议,把南海和东海划为“单一战区”,还搞得自己跟北约绑一块。   可就在7月3日,菲律宾海军一艘登陆舰“圣胡安包蒂斯塔号”在演练中直接沉了。   不是被打,是自己沉的。这一下子,把菲律宾的海军实力暴露得一干二净。   菲律宾想借美国壮胆,但真要硬杠,还得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光靠嘴,撑不起海权。   而且,别看声明写得整整齐齐,四国的算盘可不一样。   日本口头上挺美国,但对增加国防预算一直拖拖拉拉,国内民众也不太买账。澳大利亚这边,更担心“奥库斯”潜艇计划搁浅,毕竟那项目烧钱又烧时间,真要打起来,潜艇还没造出来呢。   印度更是另起一摊,最近和巴基斯坦刚恢复停火,美印之间也因此起了点小摩擦。你说这套合作,能有多合拍?   看上去是围堵中国,但内部的裂缝,已经开始显现。   “华盛顿”号7月4日停靠马尼拉,还在继续“做样子”。但另一边,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原本说要穿越台海,结果改道去澳大利亚维修,说明什么?   西方这帮国家,嘴上说得响,真要动起来,各有各的心思。   反观中国这边,稀土管制稳步推进,双航母完成第二岛链训练,实控能力已经从近海扩展到外海。南海不是谁想来就来,更不是谁想秀就秀的地方。   美国想用一艘航母压住东南亚,结果发现,中国有的是办法让你进来也得掂量掂量。航母能来,但不能乱来。声明可以发,但不能当剧本演。   更重要的是,这场秀不是只有中国观众,整个亚太都在看。谁是搅局者、谁是稳定器、谁能撑起区域合作,越来越清楚了。   美日印澳这次联合行动,确实有章法有设计。但战略节奏再紧密,也要看能不能落到实处。靠航母吓唬人,靠声明拉盟友,短期或许有效,但长期拼的是内力。   南海不是哪国的棋盘,而是各国利益交汇的现实场。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不怕打,不想打,更不会让别人在自己家门口撒野。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