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一转眼的时间又要到三伏天,有的朋友是不是开始心慌了?都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的信号就是小暑,小暑一到,就连吹的风都开始变热。
三伏天具体划分为头伏、中伏、末伏,一般是持续40天。
可是今年的三伏天很特殊,每10天就是一伏,共计30天,今年的头伏是在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是在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是在8月9日至8月18日。
因此今年的三伏天可以说是10年一遇,非常的难的。
除了时间上很特殊之外,今年的三伏天还有4个特点。
第一:晚入伏
判断三伏天是不是属于晚入伏,是根据时间来看的。
三伏天开始时间较晚,满足两个条件,那就是属于晚入伏。
第1个条件是入伏时间在农历6月,第2个条件是看夏至到入伏日有多少天,超过25天就是晚入伏。
今年的入伏时间为公历的7月20日,也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日,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因此今年是晚入伏。
第二:母伏
根据入伏的农历时间来看,逢双叫做母伏,逢单则称公伏,从今年的入伏时间看,今年明显是母伏。
老一辈都说,“公伏凶,母伏爽”,遇到公伏,那就要自求多福了,三伏天会比较炎热,太阳格外的凶猛,散发着火辣辣的阳光。但要是遇到母伏,那就会比较凉爽,在这个阶段不会觉得那么难熬。
从农谚看,今年的三伏天应该不是特别凶猛,可以稍稍放宽心。
第三:秋包伏
“秋包伏”和“伏包秋”的说法,同样要依据时间来。
如果立秋和三伏天的最后一天撞到一起,就称伏包秋,这种情况很少见。
如果立秋之后,三伏天还没有结束,这便是秋包伏。
民间有言,“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遇到伏包秋,这是好事,说明秋天一来,高温就“干脆”的走了,后面天气就会变得很凉爽、很合适。
反过来,遇到伏包秋,就要受点苦了,受了夏天的热不说,还得忍受“秋老虎”。
不过,今年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今年的三伏天仅有30天,时间较短,立秋之后只有12天还处于三伏天阶段,所以秋包伏包的时间比较少,就算热也不会热太久。
第四:处暑出伏后
老一辈的人经常念叨,“处暑出伏前,必定是荒年;处暑出伏后,五谷皆丰收。”
也就是说,在处暑交节后才结束三伏天,交节时间要比三伏天的结束时间早,那就属于处暑出伏前,预示着今年收成可能不好,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如果是三伏天先结束,然后再到处暑交节时间,交节时间晚于三伏天的结束时间,那就属于处暑出伏后,说明今年天气好,风调雨顺,农民都能有好的收成。
今年恰好就是“处暑出伏后”,因为今年处暑交节的时间是在8月23日,而出伏的时间是在8月19日,所以明显是在出伏后交节,这是一个好兆头。
了解了今年的三伏天特点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如何应对三伏天。
都知道三伏天气温高,而且经常带有雷雨,是又闷又热的时候。
在这特殊的阶段,如果不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是容易出现意外的,比如中暑、淋雨发烧等。
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就是养好身体。
天气一热,人体消化功能减弱,再加上高温给人带来了不适感,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
不吃当然是不行的,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是不吃饭,人的身体就会出问题,根本没法面对高温。
所以在三伏天,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好。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根据传统吃三样东西,饺子、面条和羊肉。
吃饺子是因为寓意好,有的地方把“锅贴饺子”称之为是“伏(福)贴”,也就是说把“伏”和“福”当成同音来看,在三伏天吃饺子,预示着纳福吉祥、福气满满。
而且饺子好吃,还特别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好,能把身体养的强壮,使人能有更足的底子应对高温。
吃面条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长长的面条有着长寿的含义,吃面条是为了祈福,希望人们能有健康的身体,能够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吃伏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另外,在三伏天这期间,人们刚收了小麦,这时候的小麦很新鲜,磨成粉,做成面条或面饼来吃,会觉得味道特别好,吃得人格外满足。
吃的舒服了,心情就愉悦了,有着精气神,就不怕病症找上门。
吃羊肉也是为了养身体,羊肉营养价值高,吃了能够强身健体。
伏天吃羊肉的习俗存在已久,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
相传,在某一年三伏天,单县一带突发疫情,人们惶恐。
舜帝得知消息后,召集天下名医,救治百姓。
众人集思广益,用了许多的药方,试了很多的药,可效果都不佳。
这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城外有一户人家没有得病。
于是舜帝派人去了解情况,发现这户人家在夏天特别喜欢吃羊肉,身体养得好,就没有得病。
从这以后,人们争相效仿,都开始吃羊肉,再也没有得过疫病。
可见,羊肉真的是一个好东西,适合在夏天吃。
有人可能想着,夏天这么热,吃羊肉难道不会上火吗?
事实上,天气热吃点羊肉是有好处的,可以以热制热,达到排汗排毒的效果,去除体内的湿气,让身体轻松起来。
在三伏天除了要吃好,还要注意防暑,天气太热的情况下,少外出活动,避免中暑。
如果非要出门,也要记得带好雨伞,以防突遇大雨。
好了,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有一个好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度过三伏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