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孟桥执导,窦靖童、王传君、颜丙燕等共同主演的女性先锋剧《她的生存之道》正在腾讯视频热播。这是窦靖童首次出演电视剧,她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刘盐——一个在北京胡同长大、因母亲远走他乡被迫早熟的职业拳手,也是一个有做饭天赋的“野路子”厨师,她一直在寻找母亲与自我救赎的路上跌跌撞撞地前行。在接受新京报专访中,窦靖童坦诚分享塑造角色的心路历程、剖析复杂纠葛的母女关系,并坦言表演为她打开了一扇审视自我的窗口,饰演刘盐让她打破了“窦靖童该做什么”的自我设限。

窦靖童主演的女性先锋剧《她的生存之道》正在腾讯视频热播。
“好像演的角色到最后都会留一点东西在自己的心里面。”窦靖童说,刘盐帮助她意识到以前把自己框住了,框定了窦靖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活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范围里面。正是出演刘盐的挑战促使她开始打破框住自己的无形边界,重新思考“为什么要把自己锁住”,并领悟到“人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的在改变,并且有很多面相的状态”。从歌手到演员,窦靖童在刘盐的故事里,不仅探索角色的生存之道,更在表演里找到了安全地触碰和释放真实自我的距离。
刘盐与江芳
一场关于“祛魅”的母女定位
当窦靖童第一次读到《她的生存之道》的剧本,女主角刘盐这个名字就让她印象深刻。“刘盐的妈妈江芳(颜丙燕饰)是国营餐厅的厨师长,看来是真的对美食非常热爱,给自己姑娘都起了个调料的名字。”这个看似随意的细节,却暗喻了江芳的人物特质——她绝非传统意义上“完美”母亲的形象。江芳有才华、有能力、爱女儿,但也好赌、自私,以致当年能将年仅12岁的刘盐托付给体校就独自远走他乡。然而,在窦靖童眼中,正是这种不完美与复杂性构成了角色最真实的吸引力。
“剧本里江芳跟刘盐的这种母女关系,在我眼里虽然它是一个剧,有戏剧化的元素在其中,但这种两个不完美的人,各自有各自的问题需要去面对,又对彼此有着期待……并由此产生了矛盾和失落,其实是很普遍的一个事儿。”窦靖童称赞颜丙燕的表演让江芳这个角色“活”了起来,并且让观众对江芳讨厌不起来。“江芳做的那些事儿的确令人窝火、憋屈,但你也能感受到她爱刘盐是真的。”她引用剧中江芳对陆天驰(刘盐男友,王传君饰)说的那句特别直白的剖白:“我爱刘盐是真的,但我爱钱也是真的。”正是这种不掩饰的、带着人性弱点的爱,构成了关系的真实基底。

窦靖童与颜丙燕在剧中饰演母女。
剧中,刘盐与江芳关系虽然最终会走向和解,但中间的波折“不可避免”。关键点不仅在于江芳,更在于刘盐认知的转变:她从童年时对母亲“很2D、很片面”的依赖与仰望,甚至因母亲离开而陷入“自己是不是累赘”的自卑挣扎中,逐渐学会了剥离“母亲”这层身份的滤镜去看江芳,认识到江芳在成为她妈妈之前,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说刘盐寻找江芳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妈妈这个身份祛魅的过程。她对于‘妈妈应该是什么样’的理解,是慢慢在变化的。”窦靖童总结道。
这种认知转变,在该剧的主题曲《你也在这里》中找到了艺术化的回响。窦靖童解释了歌名的深意:“我们把它想象成一个空间的话,刘盐之前一直以为,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奋斗……但当另外一个人声进来说,‘发现我也在这里’,说我跟你其实是一样的……我们俩作为人来讲,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这首歌,既是女儿刘盐的心声,也是母亲江芳迟到的自白,更是对亲子关系本质的叩问——彼此都应将对方视为独立的、平等的“人”来看待。
从音乐到表演
在“面具”下感受表达的微妙
《她的生存之道》是窦靖童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但并非她的表演处女作。之前,她曾与该剧的导演李孟桥合作过电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2021年上映),而她演戏的起点,还要回溯到陈建斌导演的电影《第十一回》(2019年北影节首映)。窦靖童说,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拍戏,后来因为陈建斌导演的邀请有了机会,就觉得还是想试一下的,试过如果不合适那就算了。尝试的结果让她发现了表演的乐趣:“特别有意思,因为可以去扮演另外一个人。”

《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左)《第十一回》剧照。
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表演与音乐创作的本质差异:“音乐永远是从自己出发的,你要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别人看,而且别人看到的时候会说,这个是窦靖童的心。但是在演戏的时候,你演的是另外一个人,就像戴了个面具一样。戴上面具之后,有一种被一层薄膜隔开了、别人看不见的感觉,所以也不会那么的难为情……所以在戴上面具的时候,任何的情绪感觉都是被允许的。”这种通过自己所塑造的角色来体验和释放情绪的感觉,被她形容为“微妙”而“奇妙”。
对于观众反馈她此次表演比前作《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更具感染力,窦靖童归因于作品风格差异:“《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更偏向抽象表达,有很多比喻,很多事情都不会说那么白,不是一个剧情向的东西。可能那个时候导演选择了那样去表达,是不同的一种风格。但你看这部戏就完全不一样了。”她表示,表演上的提升并非源于刻意的专业训练,更多来自“这两部作品之间所经历的生活”,以及开拍前与导演李孟桥围绕角色和故事展开的大量探讨与案头准备。

窦靖童在剧中有一些打拳镜头,经过半年密集训练后,她“感觉还可以”。
为了演好职业拳手刘盐,窦靖童提前半年开始密集训练。“目标是动作起码要做到不用太过脑子也能有的状态。就是你拳一出,至少得像样,动作别是那种歪七扭八的。”她坦言这“确实挺难”,虽然练了半年“感觉还可以”,但仍有提升空间。剧中刘盐为了还债在加亚打黑拳受重伤后的生活化表演,对她而言是另一重挑战。“大场面的情绪爆发戏,目标很明确,做到情绪饱满到位就可以……反而像这种比较日常的戏会很考验人。”她举例说,受伤后走路着力点的变化、全景与近景拍摄时动作的精准重复,都曾让她措手不及,也让她在现场近距离观察到颜丙燕、王传君等资深演员的专业素养。
生存之上
演刘盐帮助自己打破自我设限
被问及剧中刘盐的“生存之道”究竟是什么时,窦靖童给出了一个递进式的答案。“我觉得刘盐一开始的生存之道是她妈妈江芳给的,就是那句‘走投无路,先吃一顿’。”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支撑着刘盐在生活的泥泞中摸爬滚打,在故事的前半段完成了“生存”。而等故事行进至终章,历经磨砺的刘盐“把自己的这些感悟全部都吸收之后,会有一个自己的生存之道”。窦靖童说,最后刘盐在母亲这句话的基底上进行了延展和补充,“我感觉刘盐既继承了妈妈江芳的精神,又延展出了自己的态度,然后带着这种态度开始了生活。”之前是生存,之后是生活。一字之差,道尽了刘盐从挣扎求存到主动构建人生的蜕变。
“我觉得演的角色到最后好像都会留一点东西在自己的心里面。”对窦靖童而言,在《她的生存之道》里饰演刘盐的过程也是一场自我回顾和自我发现的旅程。“演完戏,自己一定是会有所思考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演戏的原因。”她直言,刘盐这个角色最大的馈赠,是帮她打破了长久以来无形的自我限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刘盐帮助我意识到我以前把自己框住了,框定了窦靖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有很多条条框框,活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范围里面。”

对窦靖童而言,在《她的生存之道》里饰演刘盐的过程也是一场自我回顾和自我发现的旅程。
正因为演这部剧是一个挑战,很多原来的条条框框都被打碎了,会让她反过来去思考——“当初为什么要给自己设立这样的一个边界呢?”窦靖童的语气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轻盈,“人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的在改变,并且有很多面相的状态。如果我本来就是有这些面的,为什么要把自己锁住?”这份由角色生发、最终指向自我的领悟,或许比她塑造的刘盐形象本身,更能印证一个年轻演员在艺术探索中获得的成长。
面对“会一直做演员吗?”的提问,窦靖童的回答平和而开放:“希望有机会啊。”朴素的期待如同刘盐在生活废墟上重建的信念,带着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接纳。从音乐到表演,从歌手窦靖童到演员窦靖童,她在不同的角色“面具”下不断触碰更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杨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