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93阅兵,展示的武器让人眼花缭乱,各方解读异彩纷呈。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解读阅兵,我想这样说:

阅兵就是一场战争。

我们通常说阅兵是为了威慑,那么怎样才能威慑对方呢?你可能会说:先进,因为先进的武器让对方怕。

那我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有一种坦克,坦克的装甲非常厚,一般的炮弹穿不透,你在这方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如果你展示这种坦克,就达不到威慑的目的,为什么?

因为不管坦克的装甲有多厚,总有薄弱的地方,比如顶部,那么我派无人机来搞自杀式袭击,而且量大管饱,砸你这个世界上装甲最厚的坦克的顶部,你怎么办?

所以,我们这一次阅兵式上的坦克就不是这个理念,比如100坦克,他的主动防御系统特别强,他自身的拦截弹可以拦截小型无人机。而且我们同时还在阅兵式上展示了100火力支援车。这个支援车携带的有车载旋翼无人机,可以前出侦察探测。

你不是要派无人机来轰我坦克的薄弱环节吗?我提前侦查到你有无人机来,然后呢?然后这种侦查无人机是查打一体的,直接就对你的无人机发起自杀式攻击。

如果这种自杀式攻击没有完全消灭敌人,那么100火力支援车的炮火非常密集,可以给100坦克帮忙。100坦克的特点是火力强,但难以同时对付多个目标。而100火力支援车火力偏弱,但可以同时对付多个目标。

兄弟携手,天下无敌。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这一次阅兵上所展示的武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先进,而是针对性的先进。

整个45个方队梯队,除了4个军种、4个兵种、护旗梯队、仪仗方队、武警方队、预备役方队、民兵方队、维和方队、战旗方队这些固定名额,还剩30个指标。

在这30个指标里,传统意义的纯陆军方队只有一个:地面突击方队。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因为我们当下军事斗争的主要方向与海、空、火箭军有关,而不是纯粹的陆地。理解我这句话时,请往中国的东南方向理解。

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的军事斗争主要方向是,在西南方向跟某国有领土纠纷,我们的阅兵就不是这么安排的。

对的,很多事情只要一反着想,啥都明白了。

刚才说了,30个机动名额里面,只有一个留给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陆军。可是无人机就一下子给了4个,你想想看其中的分量。这4个分别是:反无人机方队、陆上无人机方队、海上无人机方队、空中无人机方队。

为啥这么厚爱无人机?

因为全世界人都从俄乌战中发现了无人机的妙处,攻击对方最趁手,反击无人机最麻烦。

那么中国的阅兵给出了答案,看看中国的反无人机和无人机攻击的力量。

2024年美国五角大楼对外发布了一份招标,主要是小型无人水面飞行器。美军的想法是,用这些无人机加无人艇在未来的台海作战中,有效对付解放军的海上舰队,美国海军还把这一设想命名为“地狱景观”

那么我们的回答就是,93阅兵上,30个机动方队指标里面,有4个给了无人机。

而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无人机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比如我们的反无人机武器里面的激光武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摁手电筒,只不过他发出的光比手电筒的光要强要远。你无人机不是蛮厉害吗?不是蛮多吗?不是号称是无人机蜂群吗?你来了一群无人机,我就摁手电筒,一摁就消灭一个,一摁就消灭一个。

请注意,那可不是一个人摁手电筒哦,那是一支或几支部队哟。

然而这还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是微波武器。微波武器的原理就跟我们家里的微波炉是一样的,发射微波比摁手电筒还方便,因为只要是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无人机通通给我从天上掉下来。就好比是我把家里的微波炉打开之后,微波炉里所有的饭菜都很快熟了一样。——比较起来,按手电筒还要对着敌机一架一架的摁,太麻烦。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西方一直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最开始中国的回应还客客气气的。到了2025年1月16日,中国就不客气了,这一天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这样发言。他回答了三个要点,第1个要点上场就是这么一句话,原话说:

“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战场的局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中国只要敞开了给俄罗斯供应无人机,反无人机武器,俄罗斯早就打下了乌克兰的首都基辅了。俄乌冲突早就结束了,特朗普也不需要去调停了。

特朗普在去年竞选总统的时候夸下海口说,可以24小时之内结束俄乌冲突,现在100多个24小时过去了,到现在还没影儿呢。

其实真正能够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的,是中国。

只不过,中国基于对这场冲突的性质的认定,而选择了中立。

说完了无人机,我们就要说我们的空降突击方队。在30个机动阅兵方队中有一个指标就给了空降突击方队。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空降战车。

我们过去心目中的空降兵是什么样子?运输机把战士运到敌人的后方,然后战士跳伞,落地了之后,身上带的都是轻武器,都是单兵。自身的防护能力很弱,一旦被别人包围,生存能力很低。

而现在呢?现在是从运输机跟空降战士一起降落的,还有战车。

我们的伞兵降落之后不是用两条腿儿奔跑着攻击前进,而是驾驶战车对敌攻击。你想象一下,渡海作战打响之后,先用远程火箭炮对敌进行炮火覆盖,基本消灭了对方的防空火力之后,运20运载着空降兵和空降战车直达台独分子的老巢。空降兵降落之后,驾驶着战车直接就对着他们的老巢开轰了。——不是开枪,而是开炮,因为我们的空降兵不是端着冲锋枪,而是驾驶着空降战车。

当然前面说了,这一切有赖于一开始要对敌方进行炮火覆盖,那么请看阅兵式上的远程火炮方队。

我们的远程火炮最突出的特点是,量大,管饱,还便宜。

啥意思?通俗的说就是,可以一个劲儿地轰一个劲儿地轰。可千万瞧别瞧不起“便宜”二字,只有便宜才能撒着花儿地轰,不考虑钱。

便宜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的炮弹便宜,你拦截我的炮弹贵,我们两个人对轰,估计不到一个小时你就扛不住了,而我还可以继续打。——因为你那么贵的炮弹,不可能存很多。而我,便宜,所以我可以一个劲儿的打。

你甚至可以想象,我第1波轰过去的炮弹,就没想着要打你,而是要消耗你的防空炮弹。第1波把你的防空导弹消耗完了,第2波才开始真正打你。——所以你第1波可以不慌。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便宜,所以量大管饱管够,我可以一直轰下去。

不过,你千万不要觉得便宜量大管饱,性能就不行。我们的191远程火箭炮射程可达500公里,已经相当于别人的短程弹道导弹了。

更重要的是,台湾海峡200多公里,台湾岛东西长200多公里,500公里的射程我们可以从我们这边一直打到台湾岛的东边了,够了,足够了。

刚才不是说了吗?不仅要先进,先进还要有针对性。我们又不是要拿下8000公里以外的夏威夷岛,火箭炮要能打那么远干嘛呢?

接下来就必须要说到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什么轰20这么先进的战斗机这次没有接受检阅?

阅兵之前有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很肯定地回答说:轰20不可能上场。

为什么?因为我们在阅兵前就已经发布公告了,接受检阅的武器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国产”这个话题我这会儿不说,我们说“现役”,也就是已经在军队服役,而轰20还没有服役。更要命的是“主战”二字,有一些比这次接受检阅的武器更先进的武器,刚刚服役,数量还不多,那么,如果93阅兵94打仗,他们就不是主战装备,所以它们就不接受检阅。

有人说我们这样做是因为谦虚,我觉得现在不是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既然要搞了阅兵就不存在谦虚的事了。

最后我要说一下最令我激动的东风5c。

东风5c的关键词是覆盖全球、核常兼备、精准打击。有很多网友激动于“覆盖全球”,我对这事不是很激动,因为东风5导弹在1980年进行第1次全射程试射的时候,射程就已经达到1.2万公里了,那一次的实际射程是9000公里,已经可以打到美国了。而当今世界,覆盖全球最主要的意义其实就是覆盖美国,除了美国谁敢动我们呢?谁能让我们用上这玩意儿呢?

现在我们官方正式说覆盖全球,一般认为射程可能达到1.5万公里,也许更高,也就比1980年的时候增加了3000公里。

而我最关注的是东风5c在“覆盖全球”的基础上的“核常兼备”,也就是不仅能携带核弹头,还能携带常规弹头。你可能会说,常规弹头没有核弹头厉害呀,你怎么还更看重常规弹头呢?

我的理由是,核弹头能使用的场景不多啊。你想想看,我们如果对某个世界大国使用的核弹头,会是什么后果?

而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麻烦是什么呢?比如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了“堤丰”导弹系统,可以直接攻击中国沿海城市甚至一定程度的内陆纵深。

美国可以攻击中国本土,中国能攻击美国本土吗?

美国能够攻击中国本土,是因为在中国周边的菲律宾部署了中程导弹,我们能在美国的周边——比如古巴、委内瑞拉部署中程导弹系统吗?暂时还不行。

那你说我们怎么办?好办,直接从中国本土打到美国本土,而且不用核武器。这就是东风5c“核常兼备”4个字对我最大的振奋。

如果美国用部署在菲律宾的堤丰导弹系统攻击中国本土,那么中国就用东风5c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等于是我们在古巴部署了中国的中短程导弹系统。

但是有一个问题,任何武器只要打得远,准确度就下降。

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一次官方宣布东风5c的第3个特点就是“精确打击”。1980年的时候我们的精确度是500米。40多年过去了,你说精确度是多少呢?官方没有公布。请允许我偷偷地乐观一下好吗?

说了一大圈又要绕回来,不仅要先进,而且先进要有针对性。我们一般把东风5c定位为战略武器,但其实在战术上也很有用途。

以我的理解,东风5c是核常兼备,同时也就意味着是战略和战术兼备。世界上有很多人,你给他说大的,他反而不怕,比如你给他谈核武器,他总觉得你不敢下手。那么你必须要给他来点具体的,比如我可以很轻松地给你来一发常规导弹,他就会认真对待。因为他知道你一生气就真的会发过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的到威慑的效果。

威慑的效果怎么样呢?一般情况下,我此时此刻要说拭目以待,毕竟昨天才阅兵完。结果我还没开始试目呢,效果就出来了。

9月3号我们这边正阅着兵呢,日本内阁官方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评论中国93阅兵时原话这么说:

“日本基于绝不重蹈战争覆辙的决心,战后始终坚持走和平国家之路。我们已经多次向中方强调这一立场。”

我最开始看到这个消息是在自媒体上,我很担心是有人编的。然后我就去查,结果在官网上也查到了这个消息,然后才信的。因为这实在有点反常。

我觉得日本这一次的反应有点不高明。正常情况下他应该先装一阵子,装着嘴硬,过一段时间再说这样的软话——你不能在中国阅兵当天就说这句话啊,那太没面子了。

到底是慌的太狠了,还是工作经验不足?这个我不清楚。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我是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