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为什么要卖

近日,据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的股权案已于7月4日审结。

交易后,KKR将间接取得对目标公司的单独控制权。

综合多方媒体报道,2024年成立于开曼群岛的远景国际,其背后的运营实体正指向大窑。一方面,远景国际注册的董事名WANG QINGDONG与大窑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庆东的拼音相同,另一方面,远景国际公司在国内饮料市场的份额与大窑饮品极为相似。

大窑为什么要卖

图片来源:公示截图

有媒体就这笔交易向大窑方面确认,大窑方面表示,目前经营团队稳定,公司业务有序开展。未来一切决策都将围绕品牌长远发展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全国化及年轻化战略不会有任何变化。

大窑为什么要卖

谁是大窑?

在中国的饮料界,大窑有些“不显山不漏水”,这倒不完全是其自身有多么低调,更多还是因为其自带的“草根”特性。

大窑汽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是内蒙古八一饮料厂的产品。

大窑的老板王庆东,1990年脚蹬三轮走街串巷卖汽水,之后成立自己的饮料厂,并于1996年收购了八一饮料厂。十年后,王庆东创建了汽水品牌“大窑”。

品牌成立后,大窑为了避免与头部饮料企业、国际品牌直接竞争,选择围绕内蒙古、东北等周边地区,重点拓展餐馆、烧烤摊、小吃店等消费场景下的饮料需求。

大窑从边缘市场着手,剑走偏锋,起初是面对红海竞争的无奈之举,但从此后的结果看,却也不失为一手妙棋。

为走出区域市场,王庆东在2014年提出全国化品牌运营战略,要做“中国餐饮饮品引领品牌”。

大窑为什么要卖

图片来源:官方旗舰店

2021年,大窑与本土广告营销公司华与华合作进行品牌升级,以及在2022-2023年启动大范围广告投放,并签约吴京作为代言人后,也对全国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在南方市场的推进有所帮助。

大窑也逐渐从一个地方性的饮料品牌,逐渐成为中国国产碳酸饮料的头部企业。

大窑为什么要卖

大窑何以成功?

大窑和啤酒,其实是一个观察中国中小餐饮企业生存状况的绝佳切口。中国的餐饮行业,是一个最明显的“赚钱”又不赚钱的行业。

赚钱在于,几乎所有原料都能从菜市场和超市找到,简单计算一下,就能发现毛利有多高。不赚钱在于,市场竞争大,单量很难突破盈亏平衡点。

所以,开过饭店的朋友都知道,很多饭店都把盈利点放在了凉菜和酒水上,热菜并不怎么赚钱(折入水电厨师人工等固定成本)。

而相比菜肴,酒水是可选项,并且可以自带,所以消费者也默认饭店里的酒水贵点没关系。

所以餐饮渠道,就成了非头部饮料品牌的突破口。

而对餐饮渠道,大窑吃的非常透。

首先,定位非常清晰——酒替。餐饮渠道出现的大窑,总是最经典的款式——玻璃瓶包装。无论是容量还是包装,都是对标啤酒的。

520毫升的大玻璃瓶,让大窑自包装上就从一众小瓶汽水中跳脱出来,成为产品独特的记忆点。很多消费者第一次见到大窑,都以为是啤酒。在心理上,也能够接受用大窑替代啤酒。

其次是,大窑重视渠道,充分让利渠道。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小餐饮店、烧烤摊多见非一线品牌饮料的原因。

因为一线品牌商超常见,消费者对其价格心知肚明,如果终端提价明显,消费者未必能接受,即使“认宰”了,也可能会降低消费满意度。比如把3.5元左右的可乐卖到6元甚至更高,就很难让人接受。但一线品牌饮料进货价本身就比较高,烧烤摊等餐饮店,对于啤酒饮料的盈利预期一般在每瓶2元上下。所以一线品牌对餐饮商家而言不是好的选择。

如此,大窑就成了餐饮渠道的“性价比之选”。容量不低,显大气,用玻璃瓶包装,显厚重,请吴京代言,显实力。

而进货价低于一线品牌,为终端渠道留足利润,同时把容量做大,让利消费者,如此种种,成就了大窑。

那么大窑做的有多好呢?

如果前述收购案属实,那么大窑在2024年中国境内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占5-10%。同时,关于大窑销售成绩的说法有很多,目前较权威也是数额最大的说法是2022年就达到了32亿的销售额。

大窑为什么要卖

大窑为什么要卖?

那么,看似声势日隆、蒸蒸日上的大窑,为何就要卖了呢?

其一,自然不排除是公司创始人及股东的变现需求。企业盈利虽好,但回笼早期投资总需要时间。融资套现,及时止盈不失为明智之举。

其二,前面说过,大窑的一大优势是让利渠道、让利消费者。利从何来?从压降成本来。大窑降本的秘诀在于“不计成本”地就近建厂。

2024年7月,随着山东大窑智能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其已经在内蒙古、吉林、辽宁、宁夏、安徽、山东、陕西等多地布局智能生产基地,辐射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其中,大窑在山东泰安投产的智能工厂年产能达到80万吨。

所以,为了支撑大窑全国铺货、全国建厂的雄心,大额融资相当必要。

其三,大窑的成功主要在渠道上,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影响和品牌忠诚不足。尽管自从和华与华合作之后,大窑已经开始在补短板了,但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在构筑品牌护城河的过程中,大窑无疑需要增加现金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大窑为什么要卖

结语

话说回来,不知大窑品牌方面是否有考虑过此次“委身外资”是否会对大窑的品牌形象造成伤害。

毕竟,大窑邀请了吴京作为代言人,主打一个“国民饮料”。如今若被美国私募机构KKR大比例收购,大窑创始人王庆东只保留少量股权,那么这“国民饮料”的“国民”成分还有多少,需要打个问号?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