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风
2025 年上半年,国产剧集迎来创新浪潮,多部佳作在题材多元性、叙事实验性、类型拓展等方面突破传统框架。7月初,《影视风向标》编辑部联合行业专家、观众代表共同评选的“2025 年上半年国剧创新性排行榜TOP10”在京揭晓。刘江导演的《绝密较量》以其在题材类型、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多维度的突破性创新高居榜首,《沙尘暴》《无尽的尽头》《滤镜》等剧集也凭借各自的创新探索跻身榜单,共同勾勒出国产剧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图景。

《绝密较量》领跑创新榜,科技谍战重塑类型
在国产谍战剧陷入同质化创作的当下,刘江执导,张杨编剧,张鲁一、高圆圆、曹炳琨、王晓晨、成泰燊、石兆琪领衔主演的《绝密较量》以“核能安全+智能科技”的硬核题材开辟了新赛道,用科技谍战重塑类型,重构了谍战剧的时代基因,以9.15的高分荣获2025年上半年国剧创新榜第一名实至名归。
该剧将故事舞台置于核电技术和核电站这一国家战略安全要地,境外间谍利用眼镜拍照、监控屏蔽、河豚毒素、隔空远程拷贝、翼装飞行潜入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窃取、暗杀和破坏,国安人员则以“科技对抗科技”的全新思路展开博弈,“声纹比对锁定嫌疑人”“用虹膜系统追踪文件流转”等情节,既充满戏剧张力,又紧密贴合现实中反间谍技术的应用场景,填补了核安全谍战题材的空白。这种将国家安全议题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大胆尝试,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科技时代谍战剧的全新魅力,更彰显了创作者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堪称国产谍战剧在新时代的一次代际跨越。
《绝密较量》的创新贯穿创作全流程。在叙事上,刘江导演采用国安侦破与间谍窃取双线并行结构。国外间谍组织以暗杀、窃密、情感渗透等多种方式发动攻击,为窃取我国核电技术情报不择手段。国安侦查员经过初期的被动防御后,与对方展开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在高科技技术的加持和我方卧底情报人员的暗中相助之下,逐渐扭转了局势,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双线叙事的方式,使得情节和悬念密度非常大,很快能吸引观众入戏。

在人物塑造方面,《绝密较量》摒弃了英雄人物的“神化”塑造。张鲁一饰演的国安副处长杨光、曹炳琨饰演的侦查科长都会出现判断失误,因此陷入自责,追捕间谍的过程中先后受伤。在纪律严明的国安队伍中,两人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也会出现情感波澜,但都会很好地克制住情感的冲动。这种“去光环化”处理,让角色更具真实感与人性温度。
高圆圆饰演的赵亚苧更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复杂人物,其公关公司高管与间谍线人的双重身份,让观众一度难以分辨她是敌人还是自己人,直到全剧结尾,她的真实身份才得以公之于众,却给杨光留下了深深的怅惘,但这就是间谍工作的残酷性。这个角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是该剧在人物塑造上的创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类型融合创新,拓宽谍战剧受众边界
在类型融合上,《绝密较量》开创了“谍战×职场×生活剧”的融合模式。剧中,国安人员“吃炸鸡喝奶茶加班”“被父母催婚”等生活化情节,打破了传统国安题材的神秘感。
同时,将“职场博弈”逻辑融入谍战叙事。比如,赵亚苧作为公关公司高管,在成泰燊饰演的外国间谍组织头目詹姆斯的指示下,利用情感诱惑手段企图策反杨光,这种“美人计”的渗透方式,让观众联想到现实中的职场陷阱。反派通过“跨部门协作”式的犯罪分工,让硬核科技元素获得了更具职场现实感的表达载体。

这些生活、职场等多类型元素的融入,拓宽了谍战剧的受众边界,是主旋律题材的年轻化表达,为谍战这一类型剧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此外,《绝密较量》的社会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在国家安全部门的指导下,剧集以“间谍可能就在身边”的日常化警示,如境外间谍伪装成恋人、服务员等身份渗透,从街道大妈那里骗取多人身份证信息等,引发全民对国家安全的深入讨论。
正因为《绝密较量》在题材类型、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多维度的突破性创新,使得该剧4月28日在CCTV1黄金时段首播和爱奇艺同步播出后,迅速受到全国观众的追捧。根据CVB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在央视一套首轮播出平均收视率3.743%,平均收视份额15.923%,位列同期热播电视剧收视率第一名,最高收视率4.234%,最高收视份额17.861%。平均收视率高居CVB有统计以来电视剧收视率第二高位。首播电视大屏累计收视高达5.6亿户次,收视时长2.5亿小时。
在网络传播方面,《绝密较量》在爱奇艺站内最高热度突破7641,多次蝉联站内总榜飚升榜、总榜热搜榜、电视剧榜热搜榜、电视剧飚升榜、电视剧谍战榜TOP1;它还揽获云合全网电视剧霸屏榜、猫眼电视剧热度榜、猫眼电视剧有效播放榜、灯塔电视剧全网正片播放量、蓝鹰融合影响力电视榜、骨朵电视剧热度指数排行榜等业内权威榜单TOP1。播出期间累计斩获全网热搜超420条,微博话题阅读量破6亿,抖音全站爆款视频超100支,话题播放量超8亿。如此亮眼的收视成绩,荣获2025年上半年国剧创新性排行榜第一名当之无愧。
《沙尘暴》《无尽的尽头》分获二三名
在《绝密较量》树立创新标杆的同时,2025年国剧创新榜TOP10中的其他剧集也在各自题材领域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创新探索。上半年同样广受观众和网友好评的悬疑刑侦剧《沙尘暴》以8.99分夺得创新榜第二名,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悬疑剧《无尽的尽头》以8.96分的微弱劣势名列第三名。

《沙尘暴》由谭嘉言执导,赵冬苓编剧,高群书监制,段奕宏、王锵、张佳宁、张瑶领衔主演,以写实风格展现基层民警在艰苦环境下的破案日常,风沙弥漫的西北小镇沙尘暴成为叙事关键背景,为刑侦剧注入新元素,在悬疑外壳下深度解剖西北小镇的社会病灶,通过“案中案”嵌套叙事与赛博朋克式美学风格,开创“社会派悬疑”的西北范式,用漫天黄沙隐喻真相的混沌与人性的异化。
《无尽的尽头》由臧溪川执导,亦可未知担纲总编剧,张洋、海分形、方非熊、张霖彤编剧,任素汐、高伟光、刘琳领衔主演,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以真实案件为原型,采用“单元剧+主线贯穿”的结构,层层剥开案件背后的复杂社会问题。在人物塑造上,刻画了立体饱满的检察官群像,拒绝标签化,展现人物的“不完美”同时,平衡了法律专业性与大众观赏性,将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统一,是现实题材剧集创新佳作。
上榜剧集百花齐放,创新精神驱动行业发展
《滤镜》荣获2025 年上半年国剧创新榜第四名。该剧以科技奇幻外壳包裹深刻现实议题,聚焦容貌焦虑与身份认同,通过“滤镜手镯”设定将职场困境、情感纠葛与科技伦理巧妙融合,以荒诞喜剧形式解构“颜值即正义”的社会偏见。
《人生若如初见》夺得第五名。该剧打破传统历史剧宏大叙事,聚焦青年群像在时代洪流中的觉醒,将青春成长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以现代青年视角切入历史,为历史题材剧提供了“年轻化叙事+现实映照”的创新范式。

第六名《无忧渡》借助 AIGC 技术打造奇幻东方世界,将《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逼真呈现,实现视觉奇观与人文哲思的平衡。分获第七至十名的《狮城山海》《180 天重启计划》《棋士》《雁回时》等剧,也分别在短剧形式探索、地域文化呈现、现实题材表达、类型元素融合等方面各有亮点,共同构建起2025年上半年国剧创新的多元生态。
2025年上半年国剧创新性排行榜的揭晓,不仅是对优秀剧集的表彰,更是对整个行业创新精神的激励。《绝密较量》以全方位的创新实践证明,国产剧的突破需要创作者敢于打破常规,在题材挖掘、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多维度进行深度探索。其他上榜剧集的百花齐放,也展现出国剧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从聚焦时代命题到深耕类型融合,从技术赋能创作到注重人文表达,这些剧集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相信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国剧将涌现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佳作,书写中国电视剧发展新篇章。
【影视风向标】由资深媒体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胡建礼主编。涵盖微信公众号、人民号、微博、百家号、企鹅号、新浪、网易、搜狐、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大鱼号等自媒体平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