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空战中,法国阵风战斗机为何败给配备霹雳-15的中国战机? 法国流星使用最先进的冲压发动机,霹雳-15则依赖双脉冲固体火箭,两者到底谁更胜一筹? 阵风真的不如歼-10吗?
流星导弹采用静稳定尾翼控制,双下侧二元进气道,间隔90度径向角,呈面对称布置。 四片全动梯形尾舵,轴对称布置。
FK80和ASSM反舰导弹计划中使用了四个轴对称进气道设计。
F-35被誉为世界上最出色的第五代战斗机,欧洲开发的流星导弹被誉为最出色的忠诚空空导弹,现在欧洲产的流星导弹就安装在了美国的F-35战斗机上。 据说是强强联手。
英国皇家空军公布照片,宣布F-35B首次携带流星导弹进行试飞。 有意思啊,这次试飞是为了英国皇家空军准备的,但是试飞的飞机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测试飞机,测试地点也在美国马里兰州的空军基地。
从英国公布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这架标号为VX-23的战斗机,右侧内部弹舱打开,上方是一枚欧洲产的流星空对空导弹,下方则是一枚美国生产的AIM-120中距离空空导弹。 流星导弹的外观非常容易辨认,下方有两个方形的进气道。
AIM-120是美国目前最先进的中距离空空导弹,有四个基本型号,最新型号D采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射程可以增加到160至180公里。
流星空空导弹的射程更远,从技术水平上来说,超过了美国AIM-120,可以称之为目前世界最强的中距离空空导弹。 流星空对空导弹的射程至今依然是机密,但公认在210公里以上,不可逃逸区间达到惊人的60公里。 最快速度超过4马赫。 通过英国空军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流星空对空导弹和AIM-120导弹长度尺寸都差不多,欧洲的导弹是如何做到射程更远,动能更强的呢?
答案就在流星导弹的发动机,导弹的机腹下方有两个长长的矩形进气道,而AIM-120则没有,这是因为它们的动力方式截然不同。
AIM-120采用的是更为简单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我们知道燃烧需要氧化剂和燃料。 火箭发动机就是把氧化剂和燃料都放在导弹内部,运行时通过泵将氧化剂和燃料注入燃烧室,充分混合并发生燃烧。 好处是结构简单,也不需要进气道。
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除了需要空间储存燃料之外,还需要额外的空间储存氧化剂。 你导弹的体积就那么大,这就必然导致射程受限。
双脉冲发动机对决冲压发动机
很多朋友们肯定会想到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最常用的氧化剂就是氧气,空气里面的氧气到处都是,那我们能不能在飞行过程中吸收空气,这样就节省了氧化剂的空间,而全部换成燃料的话,射程不就大大增加了吗?
这就是欧洲生产的流星空对空导弹的原理,它使用的是冲压发动机。
早在1994年的时候,英国国防部就发布了开发新型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征询书,当时有四大集团参与投标,其中美国的休斯公司也参与了投标,其技术路径是采用美国开发的冲压发动机。
英国的BAE和萨博提出了一个方案,法国的马特拉公司提出的是米卡导弹的衍生产品,而德国戴姆勒航天公司和拜仁化学公司提出了另外一套空空导弹系统。
最终经过欧洲各个国家政府的协调,在2001年成立了欧洲导弹集团,其中包括英国的BAE,法国的马特拉公司,意大利的阿莱尼亚等公司。 可以说,这款流星导弹是集合了欧洲各个军工巨头的结晶产品。
从各个子系统来看,它的末端制导采用的是主动雷达导引头,导引头主要是由法国泰雷兹集团和欧洲导弹集团联合研制,其研制基础是目前装备在法国米卡导弹和紫苑导弹上的雷达。
雷达的近炸引信,则由瑞典的萨博公司提供。 而使用的破片弹头,则是由德国的TDW公司生产。
最重要的推进系统,也就是冲压发动机,是由德国的拜仁化学公司负责的。
拜仁化学公司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验证了大量技术,比如在开发FK-80和ASSM反舰导弹中,就采用了四个轴对称进气道的设计。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拜仁化学公司成功开发了流星导弹最核心的部件,发动机。 流星导弹的进气道最终方案被确定为双下侧矩形多激波进气道,使用的是钛合金材料,并采用了活动调节斜板技术。 也就是说,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矩形进气道的内部,有多个斜板,可以改变激波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速度,从而带来最佳的燃烧条件。
我们来看一下流星导弹的侧面图,导弹的最前端是雷达和引信组件,之后则是弹头部分。 而在导弹的下侧则是矩形进气道,在进气道的后端,通向弹体主体的冲压燃烧室。 在冲压燃烧室的前方是点火器,在点火器的前面则是导弹的推进剂。 推进剂喷出,经过点火后在冲压燃烧室燃烧,最终通过喷嘴喷出体外,产生巨大的推力。
流星导弹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设计,我们注意看,弹体的后部是冲压燃烧室,在正常飞行时,燃料和空气混合产生巨大的冲力。 但是在导弹发射时,冲压发动机并不工作。 欧洲人巧妙地在冲压燃烧室内加入了固体火箭燃料。
在导弹发射初始阶段,固体火箭燃料产生巨大的推力,推动流星导弹达到一个较高的速度。 在固体燃料耗尽之后,冲压燃烧室清空,这时冲压发动机才开始吸入空气并进入工作状态。 这种巧妙的重复利用燃烧室的设计,又进一步增加了流星导弹的射程。
不仅如此,拜尔公司还研制了贫氧含硼推进剂。 80年代该公司研发ANS(超声速反舰导弹)计划时,使用推进剂的含硼量就达到了40%。 流行导弹推进器的含硼量也达到40%,体积热值50~60MJ/L,导弹提供最短30至40秒,最长120至150秒的动力燃烧时间。 导弹的推进器理论比冲可以达到惊人的9,000牛顿秒每千克(N·s/kg),AIM-120C导弹使用的是HTPB推进剂,它的比冲大概为2,500至2,600,与流星导弹使用的冲压发动机相差甚远。
当我们了解了流星导弹的内部结构,就会明白为什么流星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中程空空导弹。 AIM-120导弹因为采用的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发射之初获得动能最大,火箭发动机在燃烧几十秒之后就停止工作,之后导弹完全依靠惯性向前飞行,其动能不断降低。
而流星导弹使用的冲压发动机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导弹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调整发动机的功率,使得导弹在飞行末端依然保有较高的速度和较大的动能。 这就是为什么流星导弹的不可逃逸区间达到惊人的60公里,这个数字是美国的AIM-120的三倍。
技术由欧洲各国联合研发 三个重要创新
我们总结一下流星导弹的各个技术特点,首先它是由欧洲各个国家联合研发的,结合了之前生产的多种导弹的技术特点,比如它的雷达导引头主要来自法国的米卡导弹和紫苑防空导弹,的动力系统由德国拜尔化学负责,结合了之前几十年研究经验。 它有三个重要的创新,首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液体冲压发动机,能够提供高达3至4马赫的动力。 第二,创新地使用了含硼推进剂,动力更足。 第三,在冲压燃烧室内又塞入了固体火箭燃料,在发射之初的提供额外的动力。
种种技术上的创新和巧妙的设计,使得流星导弹在外形和美国AIM-120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射程大大增加,不可逃逸区间大大增加,速度也大大增加。
在流星导弹服役之后,法国先将阵风战斗机和流星导弹整合,之后,英国政府将台风战斗机和流星导弹整合,而瑞典也将流星导弹整合在自己的鹰狮战斗机之上。 除此之外,埃及和印度的战斗机也签订了引进流星导弹的合同。 流星导弹不仅成为欧洲战斗机的主力装备,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中距离空空导弹。
流星导弹和美国的F-35结合,将成为让俄罗斯望而生畏的武器。 F-35拥有无与伦比的传感器,除了拥有先进的AN/APG-81雷达,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套EOTS光电瞄准系统和EODAS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简单来说,它们可以不依靠发射雷达波,在远距离被动探测远方目标。 它就像一个望远镜一样,可以在几百公里之外,依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将目标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F-35依然可以在远距离侦测到敌机,释放流星导弹将其击落。 同时,导弹也拥有双向数据链功能,可以在飞行途中实时与F-35战斗机或者E-2鹰眼预警机进行数据交流,更新打击目标。
目前,流星导弹主要是装备在欧洲国家的战斗机上,美国空军并没有计划采购流星导弹。 而美国空军也意识到了AIM-120射程过短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不断开发全新的导弹,代表作有两个,一个是标准-6导弹,另一个是AIM-260。 标准-6本来是海军使用的导弹,但现在已经被改装成空空导弹,早在去年就出现在美国海军的F/A-18超级大黄蜂上,射程据说能达到惊人的600公里,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 不过,标准-6导弹体型巨大,无法安装在F-35战斗机的内部弹仓之内。 在未来,F-35战斗机必须与F/A-18进行协同作战,F-35战斗机可以依靠自己出色的隐身性能和雷达传感器首先发现敌人,将目标信息传递给F/A-18战斗机,由F/A-18战斗机发射导弹。 美国的导弹也有A射B导功能,在导弹发射之后,也可以继续接收F-35战斗机和鹰眼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方位信息,达到协同作战的小国。
这次流星导弹整合在F-35战斗机上,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在欧洲战场上,英国、德国、挪威,荷兰的F-35携带流星导弹,面对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将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