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天小幅下跌后,贵州茅台、洋河股份、酒鬼酒等部分酒类企业的股票出现小幅回调。

据新华社5月18日消息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不上酒。

公务接待不供酒新规被认为是新一轮的“禁酒令”,而规定一出,部分酒类企业股票在5月19日开始下跌。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禁酒令”的施行对酒类企业只在短期有影响,长期来看影响不大。另外,从公开数据来看也能够得到印证。2011年,政务消费在中国白酒行业中的占比高达40%,而到了2023年就下降到了5%左右。

蔡学飞在接受《凤凰WEEKLY财经》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禁酒令多有发布,市场更多的是恐慌情绪的短期传染,相对来说,作为大消费板块的代表,酒类市场受到国家经济政策消费影响更加明显,在提振内需、刺激消费大背景下,酒类资本市场回暖符合市场正常预期。

受此消息影响,于5月19日举办的茅台股东大会也开始“厉行节约”,欢迎晚宴改为自助餐,白酒也换成了蓝莓汁。

贵州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就表态称,“发自内心认可公务接待不供酒新规,应该让白酒回归初心。”

在蔡学飞看来,茅台作为地方国企代表与行业领导品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拥护相关政策导向是正确而需要的。这是茅台作为国企与名企的职责义务所在,也可以改善茅台的社会形象。茅台是行业名片,必然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未来酒企实施勤俭节约习惯应该会是行业常态。

白酒消费正在从“商务宴席礼品”等“社交场景”转向“家庭小酌、朋友聚会、文化体验”等“悦己场景”。这背后的原因是整个中国酒行业的消费逻辑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事实上,白酒行业近年来已加速向市场化转型。以茅台为例,其近年来持续推动 “i 茅台” 数字化平台建设,扩大直营比例并发力年轻消费群体;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企业则通过产品创新,如低度酒、果味酒拓展大众消费场景。此轮调整不仅是政策压力的短期释放,更折射出白酒行业在消费升级与监管收紧双重挑战下的转型阵痛。未来,如何在合规框架内激活大众消费活力,将成为酒企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命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