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大教授钱理群和妻子同时患癌,而妻子更是被告知只有4个月的生命了。她没有哭,没有绝望,淡定地说:“稍等,让我安排一下后事。”接着勇敢的做了四件出人意料的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9年1月28日,北京某养老院活动中心。 聚光灯束切开浑浊的空气,尘埃在光柱里浮沉。 崔可忻踏上舞台,纯白连衣裙下摆拂过合成地板,发出丝绸摩擦枯叶般的微响。 她调整麦克风高度时,手背松弛的皮肤下,淡青色血管微微凸起。 台下第一排,钱理群手机屏幕的反光在他镜片上跳跃。 镜头里,妻子银发如新雪,而他知道,这雪下覆盖着胰腺癌的狰狞火山,医生预言的喷发只剩四个月倒计时。 时间逆流至2018年深冬。 协和医院诊室,消毒水气味凝固在暖气片上。 CT片插在灯箱,胰尾阴影如墨渍洇开。 主治医师指尖敲击报告: “晚期,四个月。” 话音在瓷砖墙面撞出回音。 崔可忻拢了拢羊绒披肩,纽扣缀着褪色的珐琅彩: “稍等,容我安排。” 她掏出便签本,钢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列下事项如作战计划。 窗外枯枝划破铅灰天空,钱理群握紧她微凉的手,掌纹交错处沁出薄汗。 确诊前三个月,养老院309房间。 崔可忻伏案校对书稿,老花镜滑到鼻尖。 钱理群沏的龙井在青瓷杯里渐凉,茶烟描摹着她侧脸轮廓。 书桌玻璃板下压着黑白照片——1976年贵州安顺,土坯房前新婚夫妇并肩而立,她辫梢系着褪色的红头绳。 此刻键盘敲击声里,藏着她为丈夫整理的《鲁迅全集》电子批注,五号宋体字挤满硬盘角落。 生命倒计时启动后,崔可忻的战场转移至书房。 她打开樟木箱,霉味混着旧书气息涌出。 泛黄的《儿科学讲义》扉页,有她娟秀的“崔可忻 1958”。 学生时代解剖笔记的边角,画着穿白大褂的自画像。 钱理群召来的编辑小组围坐地毯,老友们的回忆稿雪片般飞来。 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中,纪念集《我的深情为你守候》二十天成书——比癌细胞分裂更快。 清理遗物是场静默仪式。 崔可忻跪坐地板,将诊疗记录本塞进碎纸机。 齿轮啮合声里,CT报告化作雪花。 衣柜深处那件枣红旗袍,是北大百年校庆陪丈夫领奖的战袍,如今叠进捐赠箱时,金线牡丹仍泛着幽光。 笔记本电脑格式化进度条走满时,她卸下电池,像为老友阖上眼帘。 春节联欢会前夜,养老院洗衣房蒸汽弥漫。 崔可忻熨烫演出服,熨斗滑过裙摆,褶皱如退潮般消散。 镜前试装时,她哼起《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副歌,镜中人颈间松弛的皮肤随音符颤动,锁骨下埋着止痛泵的硬块。 登台那刻,追光灯刺得她眯起眼。 台下攒动的人头模糊成色块,唯有钱理群镜片反光如灯塔。 前奏响起时,她扶稳麦克风架,指甲盖因用力泛白。 歌声荡开瞬间,止痛泵的电子屏亮起绿灯——吗啡剂量自动追加。 高音攀爬时,她小腹传来熟悉的绞痛,汗珠沿鬓角滚进衣领。 当唱到“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目光与台下丈夫交汇,钱理群录像的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延长八个月的生命尾声,在309房间缓缓落幕。 八月蝉鸣撕扯窗纱,崔可忻陷在电动护理床里,监测仪绿光映着天花板。 钱理群俯身听她耳语,气息带着药味: “衣柜…第三格…蓝布袋…” 她指尖划过丈夫掌心,留下汗湿的凉意。 心电监护拉成直线时,窗外蝉声骤歇,唯剩空调外机单调的嗡鸣。 葬礼简朴如她所愿。 钱理群独自整理遗物,在纪念集扉页发现夹页——泛黄的贵州卫生学校教案背面,是她钢笔抄录的裴多菲诗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墨迹旁,一滴陈年泪痕晕开纸纤维。他摩挲着泪痕,窗外暮色浸透书桌,养老院晚餐铃在走廊尽头空洞回响。 主要信源:(央广网——安宁地走进阳光,在生命最后一公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