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工作人员在外面看车里拍打车窗也不搭理我们。我看到有3个玻璃被砸,之后摆渡车司机才打开空调。”
7月13日,有乘客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机场摆渡车因等人迟迟不开门,加之未开空调闷热难耐,有乘客因高温缺氧晕倒,有乘客被迫破窗自救。
记者从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获悉,目前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具体细节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当中。

被砸碎的玻璃碎片散落一地
拍打车窗没搭理?
乘客称摆渡车上挤百人,估计司机忘了开空调
7月1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上一位乘客,其介绍称,7月11日22点15分左右,他们在西宁曹家堡机场转乘飞西安的东航MU2350航班。
“乘坐机场摆渡车时人挤人,估计得有100多人,因为后面那辆摆渡车上没几个人,都挤到前面出事这台车上了。一开始摆渡车上就没开空调,温度肯定高。估计是摆渡车司机忘了开车里面的空调,驾驶室和后面旅客是隔开的,他没注意到。”
据这位乘客介绍,大家挤在摆渡车上闷热难耐,几次拍打车窗,但并未引起司机关注,“机场工作人员在外面看车里拍打车窗没反应,也不搭理我们。大家拍打车窗,机场工作人员和司机可能以为是旅客着急下车呢。”
因高温缺氧晕倒?
乘客无奈砸窗自救,“我看到有3个玻璃被砸”
这位乘客告诉记者,摆渡车停在停机坪,不开空调,也不开车门,当时摆渡车内有乘客出现身体不适,“因为高温缺氧,晕倒的旅客是个女的,那个女士有50岁左右吧,当时现场太乱。”

女乘客因高温缺氧晕倒
该乘客表示,大家闷在摆渡车里像汗蒸,有人砸窗透气自救,“是晕倒旅客的家属和他们身边人用应急锤砸的车窗,我看到有3个玻璃被砸,是中间两个车门和一个小窗的玻璃。车窗玻璃被砸后,摆渡车司机才打开的空调。”


图为事发现场
摆渡车不放乘客?
摆渡车不开门不开空调,乘客求助未予理会
7月12日晚,一位旅客发文称,在西宁曹家堡机场乘坐摆渡车时,因摆渡车到得早,头等舱旅客未到,摆渡车长时间不开门、未开启空调和通风,乘客被困约15分钟。期间乘客求助,车外工作人员未予理会还发笑,后乘客破窗自救,这个过程中有人晕倒,其强调当地海拔超2000米,认为该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7月13日,另一位旅客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有人说是头等舱的人还没上飞机,所以就不让摆渡车的人上。”
记者向前述乘客求证,其回应称:“应该是吧,不然没理由摆渡车不开车门,不放旅客出去啊。”
前述乘客告诉记者,经此折腾,造成航班晚点。“起飞就晚了,正常起飞时间应该是22点40分。飞机落地西安是次日零点30分了,而且晕倒旅客一家人都没上飞机,我没有她家属的电话。”
曹家堡机场回应
是否追究砸窗者责任,目前未接到任何通知
7月13日,记者联系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对于摆渡车内挤了多少乘客?乘客砸了几扇窗?摆渡车为何当时没有开空调等问题?工作人员答复称:“当时我没有在现场,所有这些具体细节,都在调查当中。调查完之后,我们会以官方的形式进行公布。现在是多个部门介入这个调查的。”
工作人员表示,摆渡车内有监控,调取监控,包括找司机本人核实都在进行中。记者留下了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我们核实好后,我联系专人和你对接,请保持电话畅通。”
东航称飞机延迟
“可能是机场那边有问题,具体原因没反馈”
记者致电东航,客服查询称:“该航班计划当晚22:40起飞,实际起飞是23:13,7月12日00:21落地西安,延迟半个小时。”
客服表示,执飞机型是空客320,客舱内是158个座位数量。
对于晚点原因,客服回应称:“可能是(曹家堡)机场那边有一些问题,但具体原因机场没有反馈。”
记者询问摆渡车砸窗是否和航空公司有关系,客服表示:“我们东航有投诉部门,我可以帮您转接过去。”
东航负责投诉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有接到类似的相关投诉,但可以帮记者登记后向曹家堡机场反映,“如果是摆渡车出现的问题,我们是可以给他们机场反馈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刘梦雨
延伸阅读
K1373次列车被撞脱线,车厢内闷热异常,有男乘客情急之下砸窗透气。7月5日,官方通报详情,该事件持续引发关注。
7月5日,有被困乘客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车厢内温度超过35℃,有人中暑被乘务员架走。还有乘客回应官方最新通报称:“又闷又热的车厢里待3小时,还没到破窗的程度,那我也很无语。”

图为被砸的窗户
接力送水送粥
31℃未达到马上开启车门破窗应急预案紧急程度
7月5日,广铁长沙客运段通报详情称,7月2日20时28分许,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货物列车在金华市境内沪昆线东孝站停车不及,侵入下行正线,致我段值乘的K1373次客车机车脱线。经紧急处置,换挂机车后列车于23时27分恢复运行。
事发地东孝站为四等小站,不办理客运、货运业务,仅办理列车接发技术作业,无旅客候车室和乘降站台,事发时车站仅有3名行车工作人员当班。
事发后,我段在车上的添乘干部立即召集列车所有工作人员启动紧急处置,加强全车巡查。21时许,列车工作人员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进行通风降温,将班组自带的40余瓶矿泉水发给旅客。21时20分,车内温度为31℃左右,3号车厢一名50多岁女性旅客反映头晕,列车工作人员将其安排在4号乘务间休息。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金华车务段紧急协调送来900余罐八宝粥、1300余瓶矿泉水,安排工作人员上车接力式传送给旅客,联系10辆120救护车在东孝站做好了应急准备。客车到达金华站后,又补充500余瓶矿泉水。
在此期间,列车工作人员对车内闷热和旅客耐受情况跟踪研判,认为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人身安全风险,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广铁官方通报
劝阻未果,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锤砸破窗
22时04分许,3号车厢一名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锤试图砸车窗,列车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未果,导致一块车窗玻璃被砸破。为防止旅客跳窗发生意外,一名列车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张开双臂、拦在窗前,乘警及其他列车工作人员共同做好现场隔离防护。
23时11分许,列车空调恢复运行。列车停靠金华站后,铁路公安对砸窗男子进行批评教育,车辆工作人员对破损车窗进行了修复。
铁路部门呼吁,如乘车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铁路部门将按照应急预案妥善处置,请广大旅客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安排,共同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确实闷热难受
事发车厢里有180人,乘警制服也被汗水浸湿
7月5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上K1373次列车上的一名乘客,其介绍称,“列车脱线停了3个小时,车厢里空气不流通,确实闷热得很难受,好几个人中暑,我记得第一个还是个老奶奶,从我面前被乘务员架走。”
其提供的3段现场视频显示,车厢里有人不停地摇扇,有男性乘客甚至脱去上衣,光着膀子。

列车内又闷又热,不少乘客直接脱衣
此外,有多段现场视频显示,列车里又闷又热,乘客们汗如雨下,甚至列车员和乘警的制服也被汗水浸湿。
这位乘客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那名小伙是砸了3号车厢的车窗玻璃,这个车窗应该是从门口数过去第四排的,他后来就被乘警带走了。”
事发后,有列车乘务员小心地清理了玻璃碎渣。该乘客认为,砸车窗小伙是为了大家降温通风,不应被批评教育,“当时车厢里有180多名乘客,其中包括老人和孩子。”
乘客回应通报
“35℃闷热3小时还没到破窗程度,我也很无语”
另一位乘客告诉记者,“车厢内35℃以上的高温,又闷又热,3个多小时大家衣服都湿了。我当时就在车上,我女儿、我婆婆,还有好多人,老人小孩都受不了,有阿姨都快晕倒了,被搀着走了。”

男乘客砸窗画面
这位乘客回忆说:“小伙子砸的是3号车厢的10号位置的车窗。列车停了4个多小时,其中修车窗用了一个小时。他人后来被带走了。”
该乘客认为当时最要紧的是通风透气,而非口渴喝水,“当时是有列车员给发矿泉水,但那时候都已经有空调了,那时候都到金华了。”
对于7月5日广铁长沙客运段的通报,这位乘客无奈地表示:“还没到破窗的程度,那我也很无语。”
网友持续关注
“乘客安危受到威胁时,必须采取应急举措”
事发5天,记者注意到,网上关注热度不减。
“有没有考虑空气的窒息,3小时的时间,换做谁都是煎熬。”
“封闭车厢内的老人和孩子对闷热会产生持续的身体不适,所以第一时间破窗通风没问题。”
有网友认为,生命至上,“乘客安危受到威胁时,就应该采取应急举措。列车长及其他工作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迅速采取包括开门,甚至破窗的应急举措。”
有网友认为,“希望以后这样机械式应对的事能少发生一点。相比较于乘客的生命安全,车窗维修应该不算什么吧?”
还有网友表示:“救人要紧,这要是中暑了,出现热射病,不知道铁路部门会不会承担责任。”
对于7月5日铁路部门的通报,有网友指出:“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到底有多紧急,请说明。”
12306回应
列车空调失效超过20分钟应如何组织实施救援?
2014年出台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415条规定:明确要求列车在运行中发生供电中断或空调故障时,乘务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15分钟内开启应急通风系统或组织旅客疏散,确保车厢内空气流通,防止旅客因高温、缺氧引发健康风险。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第9.3.7条规定:空调列车突发故障时应在15分钟内启用备用通风装置;若无法恢复,须组织旅客转移至其他车厢或疏散至安全区域。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第24条则强调在列车滞留期间,乘务组须优先保障旅客生命安全。超15分钟未有效处置通风或疏散问题,旅客有权采取必要自救措施(如破窗、使用应急设备等)。
此外,《旅客列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第四章处置流程第九条规定,旅客列车空调失效超过20分钟不能恢复且列车不能维持运行时,列车长应及时与司机、随车机械师(车辆乘务员)沟通,视车内温度和旅客舒适度作出动车组列车开门、其他旅客列车(含时速160公里/小时动力集中动车组)开窗的决定,并通知司机转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7月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中国铁路12306,客服表示:“K字打头的是快车。”
记者询问上述官方文件是否有效?客服表示:“这个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只受理旅客的乘车业务,这个是属于铁路内部工作制度。”
对于砸窗事件的内部核查处理,客服回应称:“这个抱歉,目前没有给我们通知的,我们只能记录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