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1948年12月,淮海战场的形势对国民党军愈发不利,继黄百韬第7兵团12万人在碾庄圩覆灭后,黄维第12兵团十余万人也岌岌可危,从11月25日开始,他们就被解放军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合围在宿县东南的双堆集一带。27日,他们试图组织精锐部队突围,并抽调第85军110师担任先锋;不料该师师长廖运周竟是地下党员,在突围的关键时刻突然率部起义,不但拉走了5000人马,还使得突围行动功败垂成。

总统府参军送来2封亲笔信

目前,黄维兵团已彻底陷入重围,只能原地固守待援。为了尽快救出这支中央军嫡系王牌,蒋介石命令正在从徐州南撤淮河防线的杜聿明部立即停止南撤,向黄维兵团靠拢。杜聿明部虽然有3个兵团30万人马,但背后有华东野战军45万人在沿途追击,自身随时可能不保,人心惶惶之下根本无力救援他人。

因此,蒋介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南线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身上。这两个兵团从淮海战役前就撤过了淮河,一直驻扎在蚌埠市附近,并未参加激烈的战斗,实力一直未受损失,如果全力北进救援,必定能够帮助黄维逃出生天。12月3日,蒋介石安排总统府少将参军李以劻乘飞机前往蚌埠前线视察,并将2封亲笔信分别转交李、刘。

两位兵团司令态度消极

信中称:徐淮战役是国家存亡的大战,前期作战,我方虽歼敌军数万,但整个战略形势对我还是不利。现敌军刘伯承部集中全力围攻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前日杜聿明已率邱、李、孙三个兵团撤离徐州向西南转进,由北向南打刘部侧背,届时敌军必分兵阻击我南进兵团。弟部是有生力量,在十二月三日应集中力量北进,摧毁敌军封锁线,以救出黄兵团,战机不可失,务望本诸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的名训,激励将士,以挽战局。

信中言辞恳切,蒋介石又不惜兄弟相称,但李、刘两个兵团司令官却并不感冒,刘汝明这个杂牌将领还算客气,说道:“尽人力以听天命。”出身黄埔一期的李延年则毫无顾忌,直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什么可说的?我看,围是解不了的。”司令都是这个态度,下面的军长、师长有多高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

打了1个星期仍寸步难进

随后,李以劻作为战地视察官,在第6兵团参谋长梁栋新和第8兵团参谋长杨然陪同下视察了前方阵地,看到沿途的大部分桥梁均被破坏,不少村镇均构筑了据点工事,这分别不是进攻的节奏,而是全力防守的架势。从12月4日开始,两个兵团虽然被迫向北进攻,但整整打了1个星期,基本没有进展,每天最多向北前进10里,晚上就又撤了回来,一直到12月10日基本还在原地踏步。

12月4日,杜聿明集团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遭到华东野战军合围,再也动弹不得;6日中原野战军也对包围圈里困守多日的黄维兵团发动全线攻击,到15日将其全歼,黄维也被俘虏。李延年、刘汝明最后仅收容到不足2000残兵,只能仓皇撤过淮河,后来干脆直接撤到了长江南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