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财政部长签下那份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的文件时,恐怕做梦都没料到,72小时后,中国商务部的一个动作,能让整个北美农业圈彻底慌了神。
加拿大财政部长在7月16日签署那份针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的文件时,渥太华的政要们或许正沉浸在精准打击的满足感中。这份政策设计得堪称精巧,美国钢铁被全面豁免,而含有中国冶炼与浇铸成分的钢材却被精准锁定。
然而他们没料到,短短三天后,中国商务部的反制措施竟如手术刀般精准刺向加拿大的农业命脉,价值20亿美元的油菜籽订单瞬间转向澳大利亚。北美农业圈顿时风声鹤唳,一场自导自演的保护主义闹剧,正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反噬自身。
加拿大此次关税政策的出台时机耐人寻味,就在政策公布前三天,加拿大与美国关于钢铁关税的谈判宣告破裂。美方直接威胁,若不接受新贸易条款,对加拿大钢铁的关税将从25%飙升到50%。
面对这个占本国钢铁出口70%的最大市场,加拿大政府选择了最安全的出路,调转矛头指向中国。政策文本赤裸裸暴露着双重标准,美国钢铁享受全面豁免,尽管其占据加拿大进口量的35%,中国成分钢铁被单独加征25%关税,尽管份额仅占10%,进口配额同步收紧形成双重挤压。
这种设计显然不是经济考量的产物,加拿大总理站在汉密尔顿钢铁厂宣布政策时,背后是本土钢铁业惨淡的现实,三年裁员超3000人,产业占GDP比重腰斩至1.1%。
在明年大选压力下,对中国展示强硬成了转移国内矛盾的速效药。更深层的算计,则是向美国递交投名状,通过损害中国利益来换取美方关税让步。
加方政客们或许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但72小时后的雷霆反击,彻底颠覆了他们的想象。中国将原本属于加拿大的油菜籽订单全数转签澳大利亚,双方同步敲定15-25万吨试运协议,首批货物次月即从墨尔本启航。这个看似简单的商业调整,实则是精确制导的经济反制。
加拿大油菜籽40%依赖中国市场,这单占其年出口量的15%。订单转移如同切断农业主动脉。澳大利亚年产量超1200万吨,中澳间已有完善物流网络如珀斯-青岛直航,承接能力无缝衔接。继2019年油菜籽检疫风波,2022年豌豆关税战后,加拿大农产品再失重要阵地。
西部农业省份最先感受到寒意,在萨斯喀彻温省,油菜籽价格应声下跌,仓库积压量一周内激增30%。农场主们突然意识到,政客们把经贸当政治筹码,最终买单的却是自己。
加拿大的经济结构在此次交锋中暴露致命缺陷,同时被两大经济体扼住命门。这种两面依附的战略困境,使其在贸易冲突中进退维谷,钢铁业被美国掐脖子不敢反抗,农业得罪最大客户却无替代市场,政治投机遭遇经济规律反噬。
尤其讽刺的是,对中国钢铁征税根本救不了本国产业。加拿大钢铁业的核心困境源于美国关税压力,而非中国竞争。这种避重就轻的决策,如同给癌症患者贴创可贴。
面对加方单边措施,中国产业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应变能力。钢企将坯料运往马来西亚,泰国加工,规避冶炼浇铸认定。印尼青山产业园二期投产,300万吨冷轧钢直供北美。联合欧盟,日本在WTO提起诉讼,揭露加方违反最惠国待遇。加速氢冶金等低碳技术研发,应对未来碳关税壁垒。
这些举措构成一张立体反制网,加拿大还在用20世纪关税壁垒时,中国企业早已在供应链,产能布局,规则博弈等多维度构建21世纪的竞争壁垒。
加拿大政府签署关税文件时,或许幻想过成为抗中先锋的政治红利。但在油菜籽货轮转向澳大利亚的汽笛鸣响时,市场规律给了最辛辣的嘲讽。
这场交锋揭示出当代国际贸易的残酷法则,经济依存度是战略博弈的底层逻辑,政治投机终将遭受市场反噬,双重标准必遭规则清算。北美农业圈的慌乱只是序曲,随着中国对加拿大豌豆,猪肉等产品的进口持续收紧,更多农业产区将尝到政治操弄的苦果。
信息来源
加拿大宣布对含有中国钢铁成分的产品加征关税,商务部:希望加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法治视讯2025-07-18
不敢威胁美国,加拿大盯上中国:加税25%!中方转手将订单给了澳大利亚,卡尼摊上事
掌中要闻 2025-07-27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