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人们一定不会想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一个身居山坳的平凡人也能一夜爆红。


       她从一个农村小女娃,到大“网红”都经历了那些台前幕后的辛酸。
       黄土高坡坡上,农村小女娃无奈辍学
       马美如1993年出生在陕西靖边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小时候的马美如,圆圆的脸庞见人爱笑,性格开朗活泼,十分招人喜爱。
       可十二岁那年的一场车祸,导致她脑部严重损伤,小学没毕业就回到农村,也因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父母看她年纪尚小也干不了农活,就让她跟着姑父学“说书”去。她姑父张小飞,是个民间艺人,从事陕北“说书”、快板和当地戏曲小调、民歌等半农半艺的工作,主要还是给农村的红白喜事演出比较多。


       “说书”的表演形式起源较早,兴盛于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北方说唱艺术“三弦书”的一个支脉。
       陕北“说书”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秦腔、眉胡和当地信天游、陕北道情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地方性说唱的曲艺形式,主要在陕北榆林、延安和内蒙等一带很流行。


       2006年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十几年台前幕后,辛苦学艺颠沛流离
       她的学艺是从参加农村红白喜事开始的。
       这个行业在旧中国时,曾被人们瞧不起,戏班子主要是赶庙会、祭神、农村里的红白喜事等赶场子演出。


       刚开始她主要从事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后来跟着师傅慢慢学唱、报幕,走街串巷闯荡江湖。一个本该属于上学的年龄段,正是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和呵护,可她却过早地步入社会,其中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农村过事的演出,多半都是临时搭台,有时候结束晚了,就在搭的帐篷里凑合着睡一会。


       有一次在赶场子的路上,面包车翻车了,几个道具箱压在她身上,导致她肋骨骨折,在医院简单处理后,又接着去参加演出。
       马美如勤奋好学,先天嗓子条件好,也有一定的天赋。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懈地努力学习,她终于可以驾驭陕北“说书”的技巧。


       舞台上她载歌载舞,清新靓丽,嗓音洪亮,不久就在当地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角。
       互联网时代,把“非遗”文化火出山外
       2015年,她参加《安塞杯》陕西说书大赛、第二届全国票友邀请赛,她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全国十大名票”荣誉称号。


       2016年,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七届群星奖中,她获得了“陕西群星奖”和“全国入围奖”。
       2017年后,马美如看到自媒体上,有好多歌手在和网友互动。她想也尝试着把陕北的“说书”曲艺,在网上试着播出,没想到这一试还真受到了网友们的欢迎。


       她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制定计划,把自己十几年在基层磨炼出的才艺功底,给网友们表演互动,网友像众星捧月般的追随着她。
       更没想到她翻唱的一首,“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声音清亮、高亢悠长,一时间在网上大火了起来。


       2021年9月,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这个来自陕北山沟里的女娃,站在舞台的中央,用陕北“说唱”的民歌形式,淳朴自信地说唱着信天游的故事,收获了全国观众朋友们无数的掌声和赞誉。


       如今的马美如,是中国和陕西曲艺家协会会员,陕北说唱非遗传承人,靖边县旅游推介大使。
       并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拥有800多万粉丝,公司运营做的风生水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