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3月22日,2024年太原市老龄委全体(扩大)会议举行。今年,太原市将加强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太原市老年人口已达87.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1.91%,这标志着太原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今年,太原市结合实际,采取11项举措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老年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继续推进和完善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政策,让基本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

提升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困难老年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不断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务、预防保健、疾病诊治、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机制。

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递进机制,组织留守妇女、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方面,开展养老护理技能培训,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继续探索老龄健康宣传、老龄健康教育、老龄健康服务、老龄健康管理“四位一体”的老龄健康发展模式和服务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为“五老”带头参与社会搭建平台,鼓励低龄老人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帮助更多的老年人融入社会发挥作用。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推动老龄产业与健康、医疗、文化、养生、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康养太原”品牌。

开展老年智能手机的学习培训,指导和普及老年智能手机的运用,方便老年人出行、看病和参加社会活动。

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和老年志愿队伍建设,按照老年社团章程和太原基层协会建设“三三制”要求,抓好“组织、阵地、活动”三落实。

继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进“部门联合、资源整合、服务融合”的多样化医养结合体系。

增强对农村困难老人的帮扶救助,探索和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机制和失能、失智、失独、特困和无子女老人的救助办法。

(来源:太原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