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文/亦凡

编辑/漆菲

重返联合国大会讲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延续了他对这个庞大机构的批评态度。

当地时间9月24日,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了一小时的讲话,谈论了外交政策、移民、气候变化、战争等议题,其要义不外乎自我赞美和抨击联合国,比如不满后者未帮助自己促成和平,声称其所做的只是发出措辞强硬的信函,却从未付诸行动。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

尤让外界关注的,是特朗普如何回应近期多国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潮”——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巴勒斯坦问题可谓此次大会的首要议题。

特朗普发言前夕,多个国家陆续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等。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超过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欢迎,并强调“不落实‘两国方案’,中东地区就没有和平,极端主义就会蔓延至全世界”。

特朗普则指责部分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建国“是在纵容冲突持续”。他表示,“这个机构的某些成员正在寻求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对哈马斯恐怖分子来说,他们的暴行将获得过于丰厚的回报。”

这番说辞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完全一致——内塔尼亚胡在声明中指责这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正在为“恐怖主义”提供奖励。他还称,约旦河西岸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但按照古特雷斯的说法,巴勒斯坦建国“是一项权利,而非奖励”。

虽然扬言要结束加沙战争,特朗普并未分享任何具体的停火举措,也没有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制造的种种悲剧。美以达成的统一战线,让“两国方案”乃至巴勒斯坦的“建国梦”显得遥不可及。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视频方式参与联合国大会,美国拒绝他和其他巴方官员入境。

法国引领西方“承认潮”

今年7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从而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首个承认巴勒斯坦的西方国家。此举引发层层涟漪,推动了今年承认巴勒斯坦的浪潮。

马克龙的决定缘于4月对加沙边境的访问,当地的悲惨状况让他感到震惊,回国后即表态法国将承认巴勒斯坦。除此之外,国内的舆论呼声也给马克龙政府制造了压力,要求其采取行动应对加沙的惨剧。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9月22日,马克龙(中)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左)在联合国总部共同主持巴勒斯坦问题峰会。

为此,法国联同沙特提出计划,希望能让盟友英国和加拿大也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最初的努力并不容易,英加都不希望因此开罪美国。据美国Politico网站报道,法国为此一直在游说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

7月底于纽约举行的国际会议上,马克龙的努力得到了突破,15个国家签署联合声明,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迈向两国解决方案的重要一步”,后续峰会则于9月22日举行。

这一天是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的首日,法国和沙特共同主持了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目的是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最终实现以色列与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和平共处。

马克龙在会上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让以色列得以在和平中生存的唯一解决方案”,并称此举是“哈马斯的失败”。“时机已到,我们不能再等待。”他说,巴以冲突持续多年,造成死伤无数,国际社会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此之前,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鲜少得到欧美国家的支持。

自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单方面宣布建国以来,联合国成员国陆续承认巴勒斯坦国,但主要来自“全球南方”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对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予以承认。

2011年巴勒斯坦被接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成员,这是巴勒斯坦的一次外交胜利。同年,冰岛成为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洲国家,开创先例。瑞典亦于2014年承认巴勒斯坦国。不过,大多数欧洲政府仍停留在“支持两国方案但不正式承认”的立场。

直到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加沙地带局势日益严峻,激起许多国家对以色列的不满,将承认巴勒斯坦国作为对以色列政府的抗议。欧洲多国在去年突破立场,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等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西班牙甚至因加沙战争对以色列实施制裁。

9月22日的会议上,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态称,当两国之一的人民成为种族灭绝的受害者时,“两国方案”是没有可能的。他说,“巴勒斯坦人民正在遭受灭绝,因此,我们必须以理性、国际法和人类尊严的名义制止这场屠杀。”

加拿大总理卡尼解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原因时表示,鉴于“两国方案”的前景日益渺茫,此举显得至关重要。他表示:“巴勒斯坦人民自决的可能性正在被抹去,这完全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英国也仿效法国选择支持巴勒斯坦,但首相斯塔默特意将宣布日期定在9月21日,即特朗普结束对英国的国事访问之后。他表示,加沙地带人为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和以色列政府不断升级的轰炸行动“令人无法容忍”,“必须结束”。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加沙民众爬上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货车,试图获取食物等必需品。

虽然“两国方案”得到不少支持,但部分国家对于该方案的承认是附带条件的。比如比利时就说,只有哈马斯被驱逐且人质被释放,这一方案才能生效。

西方多国对于巴勒斯坦的承认激起了以色列的强烈不满。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在法国与沙特共同主持召开的会议开始前表示,美国和以色列“不会参与这种闹剧”,并对马克龙表示失望。

英法等欧洲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走到美国对立面,似乎让双方之间又多了一个裂隙。

西北大学副教授、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向《凤凰周刊》指出,不应该夸大这种裂痕,这只是一个具体的、不太大的外交问题,尽管美欧间存在分歧,但并不属于原则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远远谈不上所谓西方的分崩离析或是美国和中东盟友离心离德。“相较于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从原则性上来说不是那么大的问题。”王晋解释说。

诸多欧洲国家中,德国的立场有些微妙。由于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犯下的巨大罪行,德国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保持对以色列的支持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加沙人排队领取食物。由于以色列持续轰炸,当地陷入饥荒。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洛瓦特(Hugh Lovatt)告诉德国之声,作为欧盟中最坚定的以色列支持者之一,在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上,德国不太可能改变其立场。“在我看来,德国人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将是最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

巴勒斯坦备受鼓舞

国际关系中,一个地区是否被承认为“国家”,通常要满足《蒙得维的亚公约》提出的几个条件:固定领土、常住人口、政府、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国际社会的承认是国家地位的重要支撑。越多联合国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越能强化其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合法性。

巴勒斯坦目前在联合国的身份是“非会员观察员国”,这一身份在2012年获得。要想成为成员国,需获得三分之二的联合国大会成员承认,再加上安理会的通过——鉴于美国的立场,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但对巴勒斯坦而言,被承认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意味着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的支持。目前,国际社会有超过80%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当越来越多联合国成员国加入,会让以色列在国际舆论中承受更大压力,也会使巴勒斯坦在外交上不再孤立。

被承认也可能带来具体利益。王晋提到,这或将扩展巴勒斯坦的外交活动空间,比如一些国家会允许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设立大使馆,享受外交待遇;同时,更多的外交承认能帮助巴勒斯坦在外交和政治上获得主动权。澳大利亚就表态称,随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履行改革承诺,澳方“将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建立外交关系和开设使馆”。

如能建立外交关系,也将帮助巴勒斯坦推动和外国的经贸、援助、教育等领域合作,还有机会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除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勒斯坦还在2015年成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因此有权对以色列提起战争诉讼。

面对西方国家立场改变,巴勒斯坦备受鼓舞。由于不被特朗普政府允许入境,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过视频讲话方式出席了9月22日的会议,他表示巴勒斯坦愿与美国、沙特、法国以及联合国等所有合作伙伴合作,在国际保障和监督下,按照具体时间表,落实纽约宣言中的和平计划。

9月23日,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多个城市举行集会和游行活动,庆祝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继续声援加沙地带民众。欧洲议会前副议长路易莎·莫尔甘蒂尼在集会现场说,多个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是重要一步。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后,巴勒斯坦驻英代表团在伦敦进行庆祝。

如今发生在巴勒斯坦的悲剧难以明确具体开端,但英国当年从巴勒斯坦的撤离是一个重要节点。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瓦解,英国根据国际联盟的授权对巴勒斯坦托管地进行委任统治,其范围相当于如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三地。

由于这段时期犹太移民——尤其二战期间欧洲大量犹太人的持续涌入,加之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族群冲突进一步激化。直至1947年9月,英国宣布单方面从巴勒斯坦撤军,将托管责任委托给联合国,从而将烫手山芋抛给了联合国。

当时的约旦河东岸地区已经成立了独立的约旦王国,面对巴勒斯坦余下土地上棘手的民族冲突,联合国提议将其分割为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该方案得到多数成员国的同意。然而只有犹太人积极推进建国,阿拉伯人则坚决反对分治方案,也不接受犹太人在此地建立国家。

这样的立场可以理解,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来看,他们才是这片土地上占据主体的民族,在当时总人口中占比约三分之二,大部分耕地也为他们所拥有。接受联合国的方案意味着将自己的家园分裂,并将其中的一半拱手送人。

这片土地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命运就此改变。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的最后一天,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发表了《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战争于5月15日爆发,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最终,以色列拿下了更多领土,占据了原先巴勒斯坦托管地全部领土的78%。接着由英国委任统治地区的其余部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分别改由埃及和约旦控制。许多巴勒斯坦人在战火中逃离或遭到驱逐,约75万人成为难民,被迫涌入周边国家。这一事件被巴勒斯坦人称为“纳克巴”,意为“大灾难”。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近80年间,巴勒斯坦的领土不断被蚕食。

以色列的终极目标

第一次中东战争留下巴以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在过去80年间不时爆发,两个民族对于土地的争夺从未停止。

时过境迁,巴勒斯坦人成了想要建立国家的群体,而在内塔尼亚胡这个强硬极右翼领导人的带领下,犹太人不再接受这一可能性。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巨大力量悬殊,让后者难有议价权,不得不依靠国际社会施压。

王晋分析称,谈论巴以问题其实是在谈论巴以的持久公正与和平,因此“两国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当前国际社会的‘承认潮’有助于增强其作为解决巴以问题的合法性和原则性基础,从中长期的政治和外交层面来说意义很大。它带来的是国际舆论氛围和对巴勒斯坦道义支持的强化。”

但他亦提到,由于以色列不那么在乎国际社会观感,短期内不会因此被改变,美国也不会调整地区政策,仍将继续为以色列提供支持。“从巴勒斯坦一方来看,其内部仍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派系矛盾持续,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再度重燃希望的“两国方案”距离落地遥遥无期,以色列和美国不会坐视这一切继续,掐灭巴勒斯坦的建国梦是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一贯立场。

对于当前这波“承认潮”,以色列极右翼代表人物、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表示,“以色列需要立刻采取反制措施,在犹太和撒马利亚(即约旦河西岸)实施主权,彻底解散巴勒斯坦权力机构。”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以色列持续在约旦河西岸兴建定居点。

约旦河西岸名义上属于巴勒斯坦,但以色列早就开始蚕食这里的领土。多年来,以色列政府持续建设定居点,切割巴勒斯坦领土的完整性,并鼓励犹太居民迁入这些社区。虽然这样的扩张进程遭到联合国的反对,但依然无法阻止。以色列不久前还批准了一项新计划,将在约旦河西岸建造3000多套新住房,作为定居点项目的一部分。

阿巴斯在9月25日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谴责了以色列的这一举动,认为这会危及旨在根本上解决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他说,“我们拒绝并全面谴责内塔尼亚胡所提的‘大以色列’计划”,同时提请国际社会关注犹太定居者攻击巴勒斯坦村镇和平民的“恐怖主义”行径。

随着以军地面部队向加沙地带北部的加沙城纵深推进,已有约7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城并向南撤离。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截至9月25日的统计,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行动在加沙地带已导致6541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据联合国多个机构发布的最新粮食报告,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

内塔尼亚胡最近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想治理它,我们不想作为一个统治机构留在那里。我们想把它交给阿拉伯军队。”他还提出了结束战争的五项原则——解除哈马斯的武装、释放所有死亡和幸存的人质、加沙地带去军事化、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安全控制以及建立一个非哈马斯也非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替代文职政府体系。

媒体:美以力阻巴勒斯坦建国

在反对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内塔尼亚胡得到了特朗普的坚定支持。

王晋分析称,以色列虽然在加沙问题上姿态强硬,但其实并不愿意统治该地区,可能只想占领某些区域作为所谓的军事缓冲区。“加沙有两大严峻问题,一是人口众多,倘若以色列要长期管理,经济上恐难承受;二是人口密度高,以色列难以在该地区长期进行所谓‘治安式占领’,对其而言代价太高。”

以色列前国家安全顾问梅尔·本-沙巴特与“亚伯拉罕协议和平研究所”以色列事务主任阿舍尔·弗里德曼最近在美国《外交事务》联合撰文,分析了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的以色列政策目标,以及这一关键事件给该国军事思维和安全理论带来的转变。

两位作者认为,以色列当前的行动并非由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府推动或由极右翼人物煽动的短暂疯狂,而是体现了思维和战略上的永久性转变。在该国所谓的国家新战略中,以色列不再满足于削弱对手,而更倾向于彻底击败对手。另一方面,其领导人更愿意先发制人动用国家军事力量,建立新的秩序来保护其所谓的国家利益,包括在其境外任何地方打击其眼中的“敌对领导人”。

两名作者认为,以色列并非寻求实现地区霸权,而是在单方面重塑该地区的安全安排以保护其利益,同时无视“任何忽略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民众对以色列根深蒂固的仇恨的和平愿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