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日印澳外长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同日,北京通过新修订矿产资源法。
华盛顿声明四页纸,核心只有一句:不能让产业链再围着中国转。美国国务院把“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包装成保障供应链韧性,可谁都看得出,目标直指中国4月对七类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钐、钆、铽这些拗口的名字一旦断供,F-18导弹传感器、电动车永磁电机都得停工,西方军工和新能源瞬间“失血”。四国算盘打得响:澳大利亚出矿,日本出钱和技术,印度出市场潜力,美国出终端需求,30到40家企业当天就挤进国务院会议室,想拼出一条绕开中国的精炼产能。
四国外长会议(资料图)
想法很宏大,现实却骨感。全球八成精炼产能在中国,美日印澳加起来只占不到一成。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攒下的稀土分离技术、环保配套、熟练工人、物流网络,不是砸几百亿美元就能一夜复制的。更麻烦的是,四方内部各唱各调:特朗普政府挥舞钢铝关税大棒,日澳印无一幸免;日本推迟半年筹备的“2+2”会谈;澳大利亚担心美国核潜艇技术共享变卦;印度对白宫宴请巴基斯坦参谋长耿耿于怀。伙伴之间先算自家账,再谈联手,效率可想而知。
就在华盛顿忙着拉群的时候,北京把29年没动过的《矿产资源法》翻了个底朝天,7月1日生效的新版从53条扩到80条,条条带刀。过去只管“怎么挖”,如今重点落在“为谁挖”。战略矿产清单、矿业权收回补偿、探采直通车、全国审批平台同步上线,相当于给稀土、石墨、锂、钴这些“工业味精”装上统一水龙头,出口多少、卖给谁、什么价格,一键直达部委。商务部4月的那次管制只是预告片,新法才是正片,以后谁想用中国稀土,得先交出最终用户证明,军工用途直接免谈。
特朗普(资料图)
数字最能说明风向:去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5.3万吨,今年前五月只批了1.8万吨,同比下降三成,国际氧化镨钕价格年内已飙破每吨70万元人民币,创十年新高。西方企业忙着囤料,却发现港口仓库里的中国货越来越少。产业链的焦虑写在股价上——美国MP Materials年内涨幅140%,澳大利亚Lynas累涨160%,可两家公司的分离厂依旧在中国之外找不到替代选项。
四方想另起炉灶,中国则把篱笆扎得更紧。新法把“维护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写进立法宗旨,这是1986年旧法里从未出现的字眼。换句话说,北京不再满足于当最大供应商,而是要当规则制定者。谁能在下一轮新能源竞赛中卡位,取决于谁能先拿到稳定的矿产通行证。华盛顿的会议室里,PPT一页页翻着“2027年建成独立供应链”的蓝图;北京部委的系统中,审批窗口实时滚动着每一笔稀土流向。时钟滴答作响,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拉大。
特朗普(资料图)
当四方还在为投资分摊比例拉锯时,中国已经把整条赛道收进自己的计时器。稀土战争没有硝烟,但胜负早已写在法条和产能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