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了俄罗斯实际上已经输了,其实,是从表面上看到的,实质上,俄罗斯赢了,赢大了。
认为俄罗斯输了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是认为深陷战争泥潭:伤亡惨重,死伤数十万人,还导致俄本土遭受到袭击,连俄罗斯后方的弹药库,大桥,炼油厂,机场都不安全了。
二是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没有能阻止北约东扩,芬兰 、 瑞典 加入北约,而且,称中日的瑞士冻结俄罗斯资产,靠近西方阵营,此外,俄罗斯被排除在欧洲主流安全体系之外。俄罗斯要对抗强大的北约。 此外,叙利亚也一夜变天,俄罗斯在中东的重要盟友远离俄罗斯。
三是俄罗斯经济崩溃,IMF 数据显示,俄罗斯2022-2023年经济连续萎缩,2024年微增但未恢复战前水平,总经济损失预计超1万亿美元。
四是与乌克兰背靠西方有强大的支援相比,俄罗斯在国际上被孤立,其国际信誉将长期受损,战略空间进一步压缩,国际影响力降低了。
五是俄罗斯虽然占领了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半岛,但克里米亚经常遭受袭击,俄罗斯作 占领的乌东四州领土是一片废墟,重建时还要耗费巨额资金。
六是俄乌战争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局势不稳,俄罗斯出现了部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加剧的局势,还出现了某些地区的地方官员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甚至开始私下寻求与西方国家合作的状况。普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些民众因为战争而对特别军事行动是否必要产生质疑。他的支持率虽然在官方数字上看起来还算可观,但实际上不少民众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得不说,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似乎是输了,普京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似乎让俄罗斯不但吃亏了,而且还使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局势。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到的现象,从实质上看,普京关于对乌展开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决策绝对是正确的,俄罗斯在这一场对北约支持的乌克兰的战争中,已经赢了,其胜利成果将具有持久的影响,并且宏观的、战略层面的胜利。
首先,俄罗斯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的乌东四州大绝大部分地区(其中卢甘斯克已经全境解放)以及克里米亚半岛,这些区域是乌克兰东部重要的工业区、矿产资源区,以及其中好包括重要的产粮区,而且,还是乌克兰东部的战略要地。尤其是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不仅经济价值显著,还为俄罗斯提供了军事防御屏障。具体看,俄罗斯掌控了乌东大片黑土地,这是全球罕见的肥沃农田和丰富矿产资源集中区,被形象称作“金疙瘩”。这一大片区域不仅是乌克兰的粮仓,还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乌东四州示意图
比如,于2025年6月控制了乌克兰 顿涅茨克州舍甫琴科锂矿 ,这是乌克兰重要的锂矿资源。据分析,乌克兰锂储量约为50万吨,大部分在乌东俄占领区。除了锂矿,乌东地区还蕴藏铍、钽、铌、钛等军用级稀有金属,其储量可满足俄罗斯军工复合体未来十年的高端武器生产需求。再如, 俄军已经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阿夫季夫卡焦化厂,该厂在苏联时代是欧洲最大的焦化厂之一;还有卢甘斯克煤炭基地,其煤炭储量占乌克兰全国的30%;还有波克罗夫斯科耶煤矿等也基本被俄军控制了。美国专家认为,乌克兰若失去乌东这些地区,将元气大伤。
可见,俄罗斯占领乌东四州,能说是只是占领一片废墟吗?能说是吃力不讨好吗?除了以上分析的矿产资源和工业生产基地之外,俄军占领这一大片区域,能为俄罗斯提供了广阔的军事缓冲区,使俄军的防御区从原来的俄罗斯边境推进到的东部地区,甚至可能推进到乌克兰的第聂伯河东岸,这一大片区域将成为俄军继续打击乌军的新的后勤补给基地。
其次,俄乌之战,使俄罗斯经济增强了韧性,并成功转型,有效应对西方的制裁,使俄罗斯“练成”了战时坚挺的经济体系。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极为严厉,封杀金融渠道、冻结资产、限制出口、撤走投资等,原本,美西方试图通过不断强化的制裁来迫使俄罗斯经济面临崩溃的险境。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2022年俄罗斯GDP虽有所收缩,但到了2023年却已实现3%以上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俄罗斯2024年的经济前景甚至给予乐观预测,而事实也证明其预测是正确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2025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GDP增长4.1%,名义GDP达到200万亿卢布的历史高位,实际增速比初步预测高0.2%。
俄罗斯GDP增长主要源于俄罗斯军工产业的“战争动机”效应。巨额国防开支使得军工厂全速运转,从导弹到无人机、从装甲车到电子战设备,俄罗斯军工业系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激活。俄罗斯已经形成了战时坚挺的经济体系。与此同时,对应的是失业率降至历史低位,经济活力局部增强。
此外,俄罗斯能源出口成为俄经济的关键支柱。尽管俄乌冲突以后,美西方制裁俄罗斯,俄罗斯能源产品在欧洲市场严重萎缩,然而,俄罗斯迅速调整方向,向亚洲市场倾销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和印度成为俄能源的最大买家,这确保俄能源收入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还能维持较大的能源出口的收入,此外,俄罗斯还加快推进与非洲等的合作,开拓新市场。而且,针对西方设立价格上限,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等方式绕开限制,保持了庞大的出口量。此外,由于战争带来军工产业的发展,军工企业吸取了大力工人,增加了就业收入,还有,战争带来的军费津贴和抚恤金向国内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这刺激了部分地区的消费,形成了由战争驱动的特殊经济循环,使俄罗斯经济保持活力。
还有,俄罗斯积极应对战时需要以及反击西方的制裁,及时做出货币政策调整,在金融实施一系列新政策,保持俄经济健康发展。一是通过印钞和发行短期国债弥补财政赤字,虽然通货膨胀攀升了,但基本维持战时对货币的需要。还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如2022年通过国家福利基金购入黄金支持财政。二是限制资本外流、禁止黄金出口及外汇交易,以维持卢布汇率稳定。三是提高所得税税率(如2021年对高收入群体实施15%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四是采取物资配给制,通过配给制控制粮食、能源等战略物资短缺,缓解市场恐慌。五是推进国有化与反制裁措施,加强国内需求拉动,推动去西方化国际合作体系以应对制裁。
以上这些政策为战争时期的俄罗斯军队提供了资金支持,练成了应对西方制裁的韧性经济体系,使俄罗斯经济不但没有因西方制裁和战时高耗损而崩溃,反而能保持经济增长,能支撑军费开支。
红场阅兵,俄军士兵气势宏伟
再次,表面看,俄罗斯在俄乌之战中对抗北约,陷入持久战,俄军似乎陷入被动,没有能如预期的迅速赢得战争,可是,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支持乌克兰的北约军事联盟,并使得美国采取从俄乌冲突中撤离的政策,使美国实际上接受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已经占据主动性的事实,其实是默认俄罗斯已经赢了。这使美国主导的北约从此以后不敢自信能在军事上击败俄罗斯,使西方国家想靠军事力量压制俄罗斯让俄罗斯顺服或分裂的阴谋彻底落空了。西方国家通过俄乌之战认识到一个真理:俄罗斯不好惹,想从军事上击败俄罗斯是绝不可能的!这是俄罗斯赢的最重要的表现。
红场阅兵,普京在观礼台上
表面上看,截至2025年7月,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与北约对抗似乎没有获得胜利,而且,还使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所下降,比如,曾经在中东、外高加索和中亚颇有话语权的俄罗斯,如今似乎已失去一定的话语权,叙利亚远离俄罗斯,靠向西方;东欧地区一些国家与俄罗斯关系变疏远了,波兰和立陶宛等等曾经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站在反俄罗斯的前列等,
不得不说,俄乌之战爆发后,由于北约不断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并采取各种措施,软硬兼施地拉拢各国加入反俄援乌阵营,甚至西方国家还不惜花重金,搞诱惑,甚至在一些国家搞“颜色革命”,还以制裁和金融打压为手段,逼迫一些国家站在支援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立场上,比如亚美尼亚,最近几个月就多次向西方靠拢,不再完全依赖俄罗斯的保护。所以,俄罗斯在俄乌之战爆发后,其国际影响力似乎是变小了。
但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成功地抗击了支援乌克兰的北约,俄方曾经明确表示,俄乌之战中,俄军其实不是在与乌军作战,而是在与北约作战,北约通过军事援助(如“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导弹、“ 天竺葵 ”自杀无人机)、政治支持(如《柏林宣言》表态)、经济支持(美欧对俄的制裁)、情报支持(北约与乌克兰情报共享)强化了乌克兰的对抗能力,表面上看,北约虽尚未直接介入战场,但对乌庞大的武器弹药的支援,情报、顾问、培训和外交等方面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以及军人换装以雇佣军深入进入乌克兰等,在很大程度上,北约已经参战了。说俄乌之战也是俄罗斯与北约之战,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俄罗斯与北约在常规军事力量上存在显著差距。截至2024年数据,北约现役军人约339万,其中美国占135万,拥有 F-35隐形战机 、 B-2轰炸机 等先进装备;俄罗斯现役军人约132万,装备数量虽多(14777辆),但多为苏联时期装备,更新换代缓慢。在军队总数方面,北约成员国也超过俄罗斯,且分布广泛(涵盖北美和欧洲多国),美国、 英国 、 法国 等核心国家军力突出。在装备水平方面, 土耳其 (Kaan战机)、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法国( 阵风战斗机 )、德国( 豹2坦克 )等成员国装备现代化程度高。 而且,北约在指挥体系方面有很大优势,依托卫星和无人机构建的信息化指挥系统,情报处理效率更高。
与之相比,俄罗斯的2024年军费仅720亿美元,仅为北约(1.2万亿美元)的零头,武器更新速度慢。俄军信息化不足,相比北约的联合指挥体系,俄罗斯的信息化水平落后,大规模联合作战易出现协调问题。所以,总体来看,北约在常规军事力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当然,俄罗斯拥有核武器方面的优势,(5977枚核弹头),但是,在没有动用核武器的状况下,俄军敢与支持乌克兰的北约硬刚,目前为止,俄军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获胜了:
其一,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改变对于俄乌冲突的态度,策略变了,已经决定从俄乌冲突中抽身离开,近期,特朗普宣布,停止对乌援助关键性的武器弹药,因为美国自己也缺了,美国更需要,其实是不想再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了,美国不想再为乌克兰耗费资金和武器。美国不支援乌克兰,只想说服乌克兰做出妥协,尽快与俄谈判,达成停火协议。美国撤了,反俄援乌的阵营出现严重分离,仅仅靠欧洲支持支援乌克兰,这援助的实力差多了。美国转而与俄罗斯通话、会谈,恢复合作,美国甚至开始撤销对俄金融机构的制裁。这说明什么?俄罗斯赢了,支持乌克兰最重要的国家——美国撤退了。
其二,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战略计划基本上被阻止了,不仅俄罗斯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且,美国和一些欧洲的一些北约成员国也不赞同乌克兰加入北约,美国、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明确表示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所以,普京特别军事行动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基本达到了。这表明,俄罗斯的国际话语权并非一味地在减弱,而是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关键性的方面,俄罗斯的声音还是很管用的。不仅北约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改变了态度,特朗普屡次与普京通电话,谈恢复合作,而且,近期,北约和欧盟的重要成员国法国,其总统马克龙也开始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了,北约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出现了重大变化,即便是北约欧洲成员国也在发出微妙的变化。
其三,北约一些成员国领导人或欧洲国家的政要公开站出来反对援助乌克兰,主张恢复与俄罗斯的对话。
近年来,西方国家内部发生了多起反战抗议活动,其中包括斯洛伐克、德国、捷克和法国等国。抗议者要求政府削减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资金,甚至不再提供武器。这些抗议活动再次引发了西方国家对于援助乌克兰问题的讨论,其中,作为欧盟成员国及北约成员国,匈牙利是最坚定反对援助乌克兰的国家。欧盟和北约在讨论援助乌克兰时,匈牙利经常站出来表示反对,匈牙利在援乌问题上,常使用一票否决权。此外,斯洛伐克起初是支持援乌的,但是后来在选举中,左翼党派领导人罗贝尔特·菲佐赢得选举,宣布反对继续援助乌克兰。斯洛伐克将成为第二个反对支持乌克兰的北约国家。今年6月,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反对欧盟升级制裁俄罗斯,他表示,若欧盟对俄罗斯的任何制裁损害本国利益,斯洛伐克将予以否决。
值得注意的是,就连于2023年才加入北约的芬兰,其领导人也在改变态度。2025年4月1日,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在首都赫尔辛基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出了一句让全球媒体哗然的话:“芬兰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迎接与俄罗斯政治关系的恢复。”这表态令人惊讶,也让人感到,北约一些成员国的反俄援乌态度在发生变化。北约内部在援乌问题上已经严重分化,一些国家出现了“援乌疲劳”,因本国经济疲软和武器弹药不足而不想再援乌了。俄罗斯硬刚支持乌克兰的北约到现在,俄罗斯不但挺过来了,而且,让北约开始退却,这难道不是俄罗斯赢了吗?
芬兰领导人
最后,乌克兰实际上已经失败了,俄军有用巨大优势。
截至2025年6月,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其战略态势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局面之一,乌军在战场形势非常严峻,俄军在2025年6月发动“夏季攻势”,短期内推进迅速,但乌克兰已经失去东线最后战略缓冲区,而库尔斯克战线的崩溃使乌军损失非常惨重,并且影响了顿巴斯前线的战局,俄军现在已经在三个方向展开猛烈进攻,其一,加强对顿涅茨克地区红军城的围攻,乌军怕是快受不住了,周边定居点已经被俄军占领;其二,俄军在苏梅的进攻态势获得进展,俄军正在扩大缓冲区;其三,俄军开始攻入第聂伯罗州,并已经占领了一个定居点,站稳脚跟了,俄军首次攻入乌克兰中部腹地,在平坦地区,乌军没有山地的堡垒,俄军若进攻顺利,将威胁到基辅的安全。包括单日最大溃退达5.8公里。但乌军仍获得F-16战斗机等西方援助,战场呈现僵持状态。
俄军在围攻红军城
局面之二,乌克兰已经完全失去了在战场上大反攻的能力,之前,乌军还曾发起颇有摸样的大反攻,比如,2023年6月4日:乌军在南顿涅茨克的大诺沃西尔卡方向发起首次攻势,标志着“大反攻”正式开始。可是,现在乌军已经无力在战场上反攻,只能避开正面战场,以无人机等来突袭俄罗斯本土,乌克兰近期对俄罗斯本土发动代号为 “蛛网”行动的突袭行动,以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攻击。乌军采用“特洛伊木马”战术,通过遥控卡车运输无人机至俄境内并组装,实现快速突防,使俄罗斯遭受重大损失。但是,这不但改变不了战局,而且还招来了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的更大规模的袭击,乌克兰得不偿失,损失更大。
泽连斯基很疲劳
局面之三,泽连斯基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从最初拒绝谈判到后来接受多种形式的谈判。2022年10月,泽连斯基签署法令明确拒绝与 俄罗斯谈判;而到了2025年2月,他表示“若谈判是唯一和平途径愿坐下来谈”;5月,他进一步明确表示,“只接受与普京会谈”;到了6月初,他表示,可以“在任何地点会谈”,并且,乌克兰已经与俄罗斯在土耳其谈了两轮了,第三轮也快要举行了。泽连斯基态度的变化表明,乌克兰前线面临弹药短缺、兵员紧缺、军事设施受损等困境,经济和军事支撑已出现崩溃迹象;而且,美国力劝他与俄方谈判,泽连斯基为了避免让乌克兰进一步陷入消耗战,又无力挽回败局,只能寻求通过谈判争取和平条件。泽连斯基已从最初的强硬立场转变为积极寻求谈判,这明显表明,俄罗斯已经彻底掌握了主动权,种种迹象表明,普京已经有了赢的筹码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