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一曲,我的祖国隔着屏幕都让人热泪盈眶现场更是破防,退伍老兵庄重行军礼,戴着红围巾的老大爷激动合唱,今天我想把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讲给您听。

红色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歌曲《我的祖国》原名“一条大河”,1956年,当年 电影《上甘岭》拍摄完成之后,影片的插曲还没有着落。

这可急坏了导演沙蒙,对于这部电影,他特别重视,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

视频加载中...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向上甘岭志愿军阵地发动进攻,交战的双方相互动用兵力达10万余人,持续鏖战43天,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但片中却分明流淌着志愿军战士的温情画面,找谁写歌词才契合呢?,


红色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一天,导演沙蒙偶然听到一群孩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他哎呀一声拍了一下自己,他想到这首歌的作词人乔羽,立马跑去发急报,紧急邀请乔羽为《上甘岭》插曲写歌词,此时,乔宇正在江西采访,连续收到多封加急电报后,他中断工作,长途跋涉赶往长春。

红色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随后,乔羽便住进长影的小白楼,翻来覆去看样片寻找感觉 ,当他看完整部上甘岭时,久久不能平静,对着稿纸半个月也没写出一个字来。焦虑的乔羽信步走到一条小河边,他看到孩子们在雨后的小河中,欢笑奔跑?看着湖里黑天鹅嬉水,听着孩子们的笑声,晚霞笼罩,他又想到了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士们,是他们为了世界和平,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与敌军浴血奋战,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突然之间,一句话涌上心头。赶忙跑回去,一气呵成,写完歌词。

红色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导演拿着短短几十个字的歌词,看了半个小时之久。看到开头“一条大河波浪宽”,对乔羽说:“看样子你写的是长江”。乔羽说“是长江。”沙蒙说:“你既写长江,怎么不说长江万里波浪宽或万里长江波浪宽,那不是更漂亮,更有气势吗?”乔羽对他说出了这么写的初衷:他动情地说道:“不管你是哪里人,家家门口总会有条河,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你对这条河的印象都是你儿时的记忆,不管是多小的水沟,孩子们都会觉得是一条大河,而这条河与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息息相关的,对这条河的记忆,大概人一辈子也忘不了,因此不要说是哪条河,咱就说一条大河吧”。沙蒙听完之后恍然大悟“一条大河”,这四个字写的太妙了,深受感染,当即拍板说:“行,就它了”。

最后“一条大河”,成为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合作完成,由郭兰英演唱,后来这首歌改名为《我的祖国》。

红色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红色经典歌曲《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的祖国这首歌依然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因为他唱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岁月流逝,但红歌依然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经典,正能量满满。

《我的祖国》,经典永不磨灭的记忆,激发一代又一代人激昂向上。

感谢阅读,大家看过,您对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有什么感受,欢迎评论留言,再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