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在稀土领域又有新动作了,据不少外媒报道,他们正铆足了劲推动一套独立的稀土定价机制,不光给国内的矿企提供实打实的价格补贴,还计划通过各种政策刺激产业投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冲着削弱咱们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来的。不过啊,要是你真把这当回事儿,那可就输了,今儿我就跟大伙儿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说美国这波操作,对咱们来说反倒是个好消息。

专家谈美国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

要聊明白这事儿,咱得先回头看看二十年前的光景。那会儿咱们国家的稀土产业,简直就是一部 “血泪史”。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内大大小小的稀土矿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根本没人管。那些矿老板眼里就盯着钱,拿着锄头、开着简陋的挖掘机就往山里钻,挖出来的稀土原矿石连像样的筛选都没有,直接打包就往港口运。

你知道那时候价格有多低吗?说出来能让你惊掉下巴。一吨稀土原矿的价格,甚至比当时市场上的白菜还便宜。就拿氧化镨钕来说,那会儿每吨才卖几千块钱,可这东西是制造高端磁铁、导弹制导系统的关键材料啊!更让人揪心的是,当时日本、美国这些国家的企业,就跟捡便宜似的,一船一船地把咱们的稀土原矿拉回去。光是2005年那一年,往日本运的稀土原矿就有好几万吨,他们把这些原材料拉回去之后,要么深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再高价卖回给咱们,要么就偷偷储备起来,现在日本的稀土储备量,据说够他们用几十年的。

专家谈美国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

那时候咱们为啥要贱卖呢?一方面是技术跟不上,全国上下没几家企业能搞稀土深加工,挖出来的原矿除了卖原材料,根本做不了别的;另一方面是行业太乱,小矿主为了抢生意,互相压价,你卖8000,我就敢卖7000,到最后谁都没赚到钱,反而把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压得死死的。当时有个数据特别扎心,咱们占据全球90%以上的稀土产量,却只能拿到不到10%的利润,剩下的全被掌握深加工技术的国家赚走了。后来国家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2010年开始,一步步收紧了稀土的开采和出口管控。现在每年的稀土开采量都有严格的指标,不是你想挖多少就能挖多少;出口也得拿到配额,而且还得符合环保、技术等一系列标准。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管控得这么严,那咱们的稀土产业应该赚大钱了吧?其实不然,现在全国稀土产业一年的产值加起来,还不到10亿。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年低价出口形成的惯性,让咱们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没掌握定价权。但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有了底气 —— 不提价就不卖!你想想,全球稀土需求摆在那儿,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军工设备,哪一样离得开稀土?咱们手握全球最核心的稀土资源和加工能力,想拿捏那些依赖稀土的国家,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专家谈美国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

再来说说美国这次的“大招”。他们计划让国防部出面,以接近当前市场价两倍的价格,跟本土唯一的稀土矿商MP材料签订长期采购合同,还打算砸几十亿美元帮这家企业建第二座稀土磁铁制造工厂。表面上看,这是要在本土打造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摆脱对咱们的依赖。可事实真能如他们所愿吗?我看悬。就说 MP 材料这家公司吧,他们的矿山在加州,几年前就嚷嚷着要扩大产能,结果到现在,一年的稀土分离产能还不到咱们国内一家中型企业的十分之一。为啥?技术跟不上啊!稀土分离提纯是个技术活,咱们国内的企业能把纯度做到 99.99% 以上,他们到现在还卡在纯度 99% 这道坎上,而且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解决不了,环保成本高得吓人。

更关键的是,美国这么一搞,受伤的首先是他们自己的下游企业。就拿汽车行业来说,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大概需要2公斤稀土永磁材料,按照美国现在的补贴政策,稀土价格至少得翻一倍,那每辆车的成本就得增加好几百美元。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本来就比咱们的贵,这么一来,在国际市场上更没竞争力了。到时候要么车企自己扛着成本,利润暴跌;要么就涨价,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那消费者肯定不买账,最后受损的还是整个行业。

专家谈美国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

而且建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可不是三五年就能成的事儿。从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到材料加工、器件制造,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咱们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形成现在这样从上游到下游全覆盖的产业集群,光是江西赣州一个地方,就聚集了上千家稀土相关企业。美国想从零开始,没有十年八年,根本别想形成气候。

反观咱们,美国这波操作反而给了咱们机会。他们把稀土价格抬起来,全球市场的稀土价格肯定会跟着上涨,咱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提高稀土产品的出口价格,让产值往上冲一冲。更重要的是,咱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升级上,比如研发更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拓展稀土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把“卖资源”变成“卖技术”“卖产品”,这样一来,咱们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专家谈美国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

再说了,美国这么一折腾,其他国家肯定会意识到稀土供应安全的重要性,想找更多的供应来源。可他们找来找去会发现,除了咱们中国,没哪个国家能稳定提供高质量、全品类的稀土产品。非洲的马拉维、布隆迪虽然有稀土矿,但没加工能力,挖出来的原矿还得运到咱们这儿来加工;澳大利亚的稀土矿品质不错,但他们的分离厂建了五年还没投产,最后还是得跟咱们的企业合作。

所以说,美国这次想挑战咱们的稀土地位,说白了就是自不量力。他们越是折腾,越能凸显咱们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咱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梳理一下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把稀土这张牌打得更漂亮。到时候别说拿捏其他国家,就算是美国,也得乖乖看咱们的脸色行事。这波啊,咱们稳赚不赔!

参考资料:

《挑战中国稀土,美国又憋了一招》观察者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