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剧痛下孕妇骂老公反遭巴掌,孩子刚出生就面临单亲家庭。

这事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是全社会对生育疼痛的认知缺失。

因分娩痛苦,孕妈对丈夫爆粗口,老公反手一巴掌后,产房安静了

医学界公认分娩疼痛达最高10级,比癌症晚期剧痛更甚。

上海妇产科医院去年统计显示,98%的产妇会出现短暂性认知功能障碍——疼到失忆骂人转头就忘,但家属却把气话刻在心里。

那巴掌打下去,打碎的是产妇对“最亲密战友”的信任。

事后下跪认错?

因分娩痛苦,孕妈对丈夫爆粗口,老公反手一巴掌后,产房安静了

晚了。

产房监控里丈夫突然扬手的画面,够女方记一辈子。

最魔幻的是病房外的现实:全国无痛分娩普及率至今卡在30%的生死线。

北京某三甲医院麻醉科主任私下吐槽:“每天就两台镇痛泵,产妇疼到撞墙也只能抽签。”更窒息的是有些婆婆拦着不让用:“我当年生完就下地干活”。

民政局数据早说了真相:产后一年离婚率是平常期的2.3倍。

因分娩痛苦,孕妈对丈夫爆粗口,老公反手一巴掌后,产房安静了

湖北那个凌晨离完婚抱着孩子打车的新妈妈,护士站的人都记得她手背的留置针还没拆。

法律把家暴入刑写再清楚,防不住产房里突然上头的巴掌。

有网友说得扎心:“等警察到场的功夫,月子仇都结三回了。”

现在医院产前课教呼吸法,却没人教丈夫怎么当“人形镇痛泵”。

广州某助产士见过最暖的陪产:丈夫提前三个月在疼痛体验仪练到8级,产妇咬他胳膊满嘴血都没松手。

因分娩痛苦,孕妈对丈夫爆粗口,老公反手一巴掌后,产房安静了

生孩子从来不是产妇的单机游戏,全家得提前加载“疼痛认知”补丁。

准备要孩子的真该看看产科门口电子屏——那滚动播放的分娩实拍视频,比什么婚姻辅导都管用。

这波我站产妇。

疼到骨头散架时爆粗是生理反应,但挥向孕妇的巴掌永远是主观恶意。

可惜法律能判离婚,判不回孩子本该有的全家福。

往后除夕夜孩子问“为什么总在姥姥家过年”,那巴掌的代价才真正开始兑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