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曾出言赞清朝的赵良栋,赞扬他是清朝得力的武将,是能替国家和百姓征战四方的英雄人物。

但这是为何言?又依何所言?因他是清朝的将军,是一位有谋略有胆识的作战英雄,也是河西四汉将之一。

是因为他在上厕所时发现一群蚂蚁就下令全军撤退这一作战制胜的细节而最终保全军队,能将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废。

在清朝康熙年间,赵良栋一心只为朝廷,以坚韧的意志和钢铁般身躯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清朝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

赵栋梁廉洁守法

赵良栋是清朝栋汉族将领,自清军入关后从军。

因他过人的胆识,作战有功升任高台游击。

但赵良栋从未有贪图享乐的安逸心理,因心怀国家,视金钱权贵于粪土之下。

他不仅战功赫赫,也十分廉洁守法,视钱财为身外之物,视权位如片羽鸿毛。

在《清史稿·赵良栋传》书中说到:在三桂弹压云南的时候,直到世璠灭亡,经历了非常久的时间,子女的玉帛都已充积饶富。

城破,诸将争取之,独良栋无所取,戢所部兵丝毫毋敢犯。

在平定云南之后攻破昆明之后,吴三桂积攒了多年的金银财宝瞬时成了无主之物,前来平定内乱的军队因内心的贪婪而与内部军队拔刀相向,但唯有赵良栋秉承初心,教育他的军队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物品和钱财。

只因他深知战争与金钱无关,荣辱于命运相连,教育自己的军队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身外之物,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面对宁夏的强压势力,赵良栋没有因私心而擅自下命诛杀,而是秉公执法上奏康熙帝,圣旨才将其依法处死刑。

康熙因为看好赵良栋,为赏赐他有意升他为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

可是赵良栋无心于权位高低,认为在此时危急关头不应该无人驻守宁夏,所以有意辞去总督之职,但是遭到了康熙的驳回。

只因他无私心但心系朝廷,不会因为自身利益而谋权,也不会因为权位高低而忘却初心。

赵良栋笼络汉人

赵良栋有功于朝廷,不仅是因为他超于常人的作战能力,更是因为他的身份是一位汉族人。

在清朝,满汉一家永远是康熙帝的执政理念,朝廷不仅需要满人,也需要清人。

“满汉一家”是终清之世最重要的国策,也是长治久安的立国基石。

这一政策不仅可以缓解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也是稳固朝廷笼络军心的重要前提,帮助清朝强大,是稳固皇帝宝座的唯一方法。

清人和汉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才能有稳固的朝廷和长远的国家未来。

文臣和武将是一个朝廷是否能越走越稳固,国家根基越来越深的得力法宝。

像陈廷敬、于成龙和张延玉等,都是康熙帝十分信任的文臣,但是这远远不够,武将也需要有汉人,只有文臣和武将内部团结一行一致对外,才能共同维护朝廷稳定和百姓安宁。

康熙帝认可于赵良栋的为人正直和大公无私,他的作战能力和谋略也是常人无法达到的。

赵良栋对于战争和国势永远保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

虽然赵良栋也曾因直率而贬官,但他对朝廷的效力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足以说明他的公心大于私心,康熙能够恢复他的职权,不仅是因为他有勇敢的胆识和机智的谋略,也是因为他能安抚汉人的心从而帮助皇帝稳固朝廷的统治,巩固满汉一家的政策。

赵良栋为军经历

赵良栋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家境贫寒的他未能有多少过人的学识,十三岁时才开始进入学堂学习。

或许是入学时间太晚的缘故,赵良栋并未有那些舞文弄墨的天赋,落选了几次科举考试之后便暂时告别了文墨。

然而,军事书籍却是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乐趣。他热爱军事,自小比同龄人高大魁梧甚多,无事时便挥舞拳脚,攻读兵书及理论书籍。

刚巧顺治二年清军入关朝廷招募兵勇,总督孟乔芳正在招募军人,赵良栋认为这是一个能够锻炼自我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便与父亲和妻子商量之后就决定去当兵。

正是这个决定成为了赵良栋人生的转折点,为他的开辟了一条能超于凡人的道路,成为后人所敬佩和崇拜的战场英雄。

刚进军营的良栋十分迷茫,他并不起眼,面对只是在过去有所耳闻的兵器和其他人娴熟的作战技巧,没有军队背景的他觉得自己满腔热血无处施展,常常因技不过人而郁闷。

但心怀大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他还是依旧在陕西绿营守备,阅览兵书,善于观察他人的作战技巧,知人长而补己短,相信自己的终能报效于国家。

他不愿碌碌无为而呆在军营里一辈子,找准时机,追随洪承畴辗转于云贵地区作战,他以中军副将的身份,每当作战就冲在前,抓住任何一个能提高自己作战水平的机会。

就这样,赵良栋凭借自己超人的意志和作战本领升迁至广罗总兵。

康熙十一年,赵良栋在甘肃提督张勇的推荐下调任天津,为报效皇帝临危受命,一举平定三藩之乱而立下汗马功劳,于康熙十三年提任宁夏提督。

赵良栋不止于此,为查明内鬼,在知道原因之后派罪魁祸首去防守,与此同时趁机拆散他们的党羽,请圣旨而谋杀了反贼,这为皇帝内廷扫清不少障碍。

五年后,镇守于云南的吴三桂,为引战而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四处散播谣言,制造内乱动摇军心,短短数月时间就已经动摇了清朝的江山。

赵良栋不甘于苦苦等待出击时机,为得到皇帝的信任,请求将自己的家属留在京城作为人质,请命率领部队讨伐吴三桂,他挥师南进,击溃川北一带的吴军,任命勇略将军后连连击败敌人,顺利收复成都。

康熙欣赏赵良栋的作战能力,又命良栋讨伐云南,与吴三桂的手下吴世璠作战,赵良栋果然不负众望,与彰泰合作,将其打败,成为兵部尚书。

康熙十九年间,在四川作战中,赵良栋的部下总兵朱衣客援救建昌不力,又由于他的指挥不当,造成建昌城城池失守,清军暂时受挫。

康熙二十年,清军会师于云南昆明,围城数月却因为戒备森严军事火力不足难以攻破城池,赵良栋任命奔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破了昆明。

云南平定后赵良栋奉召进入京城,于一名叫王大宝的大臣因为功劳的事情起了争执,康熙言于二人不识得大体,因他生性固执且康熙有意保全功臣,赵良栋受之于权贵排挤,遭到将至告病还乡。

二十二年,赵良栋以病假回家休养。

但心系朝廷渴望战场的赵良栋怎会止步于此,两年之后良栋再次上书朝廷,虽然报国无门但希望能够重回战场为国效力,康熙帝念其收复云南廉洁有功于二十五年,皇帝因其英勇善战恢复了他将军和总督的官职。

赵良栋因“蚂蚁”而下令全军撤退

在赵良栋的戎马生涯里,惊险刺激的作战经历数不胜数,但因为一次突发事件而下令全军撤退的那次事件,打响了他在战史上的响亮旗号,挽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队伍能否在作战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不光要靠士兵的作战能力,还要看领导者是否注重细节而幸免于难。

就在赵良栋恢复将军职权,苦心于自己无法施展爱国抱负的时候,皇帝派遣赵良栋攻打密树关。

密树关环境险恶,赵良栋为了军队之后更好的运作,带领军队驻扎在了一处坑地整顿休息。

休憩途中良栋因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前去驻扎营旁的茅厕方便。

当他正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一旁的蚂蚁正在搬运着食物成群结队的经过,向不远处的高坡进发。这并不是平常所能看到的现象,加上近几日天气闷热低沉,赵良栋想到了平常人家所言的俗语,“蚂蚁搬家,必有大雨。”

这种荒郊野岭处有蚂蚁并不稀奇,但成群结队的蚂蚁引起了良栋的注意。

即将来临的大雨对于正在作战的士兵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不仅会削弱士兵的士气,也会影响作战策略。

他连忙回到了自己驻扎的地方,发现自己驻扎地方的地势正处于低洼处,若是真的下起了大雨,地面很有可能造成极深的积水而导致士兵溺亡而死。

这不仅是财力的损失,更是军力的消耗,是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这时,他下达了紧急命令:“全军撤退。”

这一突如其来的命令让刚驻扎完军队的士兵们心生疑惑,明明刚刚歇脚为何突然要转移阵地,士兵们对良栋还没有足够的信任,且刚回军队的良栋说话也少了几分威慑力。良栋见此情形,只能不能不追加命令,“全军撤退,违令者斩。”

士兵们听闻,虽不满且心生怨念,但迫于服从军令不得不立刻进行军队的转移。

就当士兵们收拾完军资背上行囊刚到达高地之时,突然天空不作美,刚刚的晴空万里转眼间早已乌云密布,阴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势凶猛以至于无法看清十米之外的地势,没过多久,大雨就淹没了军队刚刚驻扎但营地。

这是,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刚刚的命令是他们救命的武器。众将士这才领悟到赵良栋之前所下达命令的意义,称他“料事如神”,由此而更加对他心升敬意。

三个月之后赵良栋攻下阳平关进军沔县,与王进宝在宁羌一代会师,次年率兵攻进白水坝。

虽然这次敌军占据了地势上的优势,沿着江岸呈现列阵时刻监防着清军,但恰逢当时江水涨潮,高涨的水面抬升了船只的底高,这一严峻的事态致使行船无法正常通过。

此时此刻,只有勇者才能在这狭路相逢之处取得最终的胜利,只见赵良栋举起马鞭传令三军,朝着他挥舞马鞭但方向进攻,全军士气大涨,振臂呼喊,赵良栋首当其冲,策马于乱流冲向河堤对岸,即使敌军用炮火连连轰炸也没有一个人有撤退之态。

此时此刻敌军士气大败,溃散于河堤对岸。

赵良栋见此情形乘胜追击,不给敌军喘息的余地,终于在十日之后收复了成都。这一次次成功的战斗是赵良栋指挥有方的结果,也是军队团结一心的成果。

由此可见,军队的指挥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战略战斗经验,还需要有过人的观察能力和对未来风险的预判能力。

在战场这个刀剑无眼的地方,万万不可遗漏细节,小小的细节也可能决定决定整场战争的成败。

那一次的撤退事件不仅给予了赵良栋在军中空前的声望,更凝聚了众多将士的军心,他有了了更高的威望和团队信服力。

从此军队士气大涨,在之后的作战中成功攻下了四川,赵良栋也因此立功而提拔为云贵总督和兵部尚书。

一个好的军队领导者,过人的作战能力只是他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最低门槛,想要凝聚军心获得最终的胜利,知识储备才是硬道理。

忠君爱国,守孝奉义融入赵良栋的一生,他的一生所为,皆为天下,皆为百姓苍生。就如老子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