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古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考古工作者发掘的那些高等级墓葬大多已被或古代或现代的盗墓贼光顾过,墓室被破坏,陪葬品往往也被一扫而空,考古人员经常辛辛苦苦大半年甚至好几年,挖来挖去最后却挖了个寂寞,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在中国悠久的盗墓史上,西汉是其中一个受害最重的时期之一。西汉国力强盛,经济富庶,盛行厚葬的习俗,《晋书·索綝传》里记载道“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三分之一的国家财政耗费在营建墓葬上,厚葬之风的盛行可见一斑。在皇帝的带领下,西汉贵族们的墓葬也是极尽奢华,幻想着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过,这种想法当然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他们的墓葬时刻遭到盗墓贼们的惦记。
       为防止死后被盗墓,墓主们也是做足了功课,采取了深埋、巨石封门等种种防盗措施,但正如西汉张释之所说:“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可隙”,在巨额财宝的诱惑下,盗墓贼们都能想出破解防盗措施的方法,所以那些西汉贵族的墓葬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后,如今已十墓九空,特别是那些诸侯王的墓葬,能逃过盗墓劫难的更是寥寥无几,至今发掘出土的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墓葬,只有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南越文王墓、长清济北王墓、巨野红土山汉墓等寥寥数座未被盗掘。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的中室。像这样未被盗掘过的西汉诸侯王陵,数量是少之又少。
       虽然那些被盗掘过的西汉诸侯王陵墓即使经过盗墓贼几次三番光顾,由于墓室面积大且陪葬品数量众多,考古发掘时也总能出土一些文物,不过,大多是盗墓贼们不屑一顾的陶器、石器等物品,或者是被遗漏的小物件,价值往往比较有限。那些重要的文物,如青铜器、金银器、玉棺、金缕玉衣、漆木器等,要么踪影全无,要么已经被严重破坏、残缺不全,造成重大文物损失。
       不过在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过程中,也有几次在发掘西汉诸侯王陵墓时发现了盗墓贼们遗漏的部分区域,里面的文物保存完好,数量也不少,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笔者就简单谈下其中比较有名的两次,这两次都发生于西汉诸侯王的墓葬中,具有一些共性特点,下面分别叙述。
       第一次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
       狮子山楚王陵
       的发掘过程中。
       狮子山楚王陵又称狮子山汉墓,是位于江苏徐州的一座西汉楚王的崖洞墓。1984年在狮子山上发现兵马俑后,兵马俑馆的馆长王恺断定此处系某位楚王的陪葬坑,而这位楚王的陵墓必定在山上的某个地方,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找出这座墓葬。


       徐州狮子山远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年多的艰苦寻觅,王恺终于在1991年7月12日在狮子山主峰南坡处勘探到了这座楚王陵的墓道口,尘封了2000年的狮子山楚王陵终于现身。然而,和徐州发现的其他楚王陵墓一样,这座规模宏大的楚王陵同样已经惨遭盗墓贼的洗劫。


       狮子山楚王陵发掘现场图
       狮子山上的这座楚王陵结构比较特殊,它是一座带有面积达246平方米天井的崖洞墓,而之前徐州发现的那些同样是崖洞墓葬式的楚王陵,则没有这种通常为竖穴墓才有的天井。而那个给考古人员带来沉重打击的盗洞正是出现在天井东侧处。这个盗洞呈椭圆形,这种形状的盗洞都是古代盗墓贼所挖。这个古代盗洞南北长2米、东西宽1.5米,规模不小,而且挖得很有技术含量:从西北方向下挖后至北端中间见底,正好直对主室墓门。


       正在清理填土的狮子山楚王陵的天井,其底部便是内墓道


       红框部分即是天井,天井下部便是内墓道。W1、W2、E1是内墓道中的三个侧室(有的文章又称之为耳室)。W是英文West即“西”字的第一个字母,用于代表西侧室,W1、W2即指西侧第一室、第二室。E则是英文字母“East”的第一个字母,用于代表东侧室。
       好在经过仔细勘察发掘,在清理出天井和内墓道的填土后,意外发现内墓道竟然有三间未被盗掘的侧室,即上图中的W1、W2、E1,这三间侧室的封门条石仍然完好如初。这就奇怪了,甬道的塞石后面大大小小的9间墓室都惨遭毒手,为何在墓门附近,照理来说,更容易得手的那三间侧室反而幸免于难?这个问题,答案正是在狮子山楚王陵这种带有天井的特殊构造上。
       狮子山楚王陵正处于竖穴石室墓向横穴崖洞墓的过渡期,因此兼具这两种墓葬的特点。考古人员推测,狮子山楚王陵原来是打算建为竖穴石室墓,那三个位于大天井下的侧室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后来不知为何,在挖好了这个天井后,又在天井右璧横向开挖了起来,使原来的竖穴石室墓变成了横穴崖洞墓,主墓室也移进了新开挖的崖洞石室中,通往外界的甬道则被用各长2.5米的16块塞石严密封堵。而那三间位于甬道外的侧室便孤立于室外,后来整个天井和内墓道被黄土回填后便封埋住了,没有将这些填土清理完是不会发现它们的。
       盗墓贼挖到甬道口时,曾经为了方便拉出甬道的塞石而将门前的黄土掏空了5米多,但是离身后那三个耳室仍有一些距离,所以没发现不远处仍被黄土埋没的墓道里的三间侧室。其实严格来说,他们离最近的W2仅有20厘米的距离,当初要是他们再往身后挖这么20厘米的话,这间侧室就将和塞石后面的其他侧室、耳室和后室一样惨遭毒手,另外那两间侧室恐怕也会因此而暴露,最后难免也落得被盗的下场。


       清理完内墓道填土后出现的E1石封门,仍然完好无损
       那三间侧室之所以能幸免,也得益于盗墓贼们的盗墓心理:他们所挖的盗洞直抵甬道口时,已经发现了放置盗墓的塞石,知道是墓室入口了,惯性心理使他们认为所有的宝贝肯定都藏在这些巨大石块的后面,在这种寻宝心理的驱使下,顾前不顾后,注意力都放在塞石后面了,哪里会想到身后那些黄土里还有三间放东西的耳室。
       那么,这三间幸免于难的侧室里究竟有什么文物呢?


       W2室出土的铜器
       离盗洞最近的W2室出土器物主要有大型铜、银制品,铜器主要有钟、鉴、壶、扁壶、釜、炉、灯等,银器主要有盘、盆、鋗。该室中间还放置有两件铜豹,面向室门。


       E1室内随葬器物
       三间侧室中面积最大且拥有两个门的E1室为庖厨间,即厨房。出土文物90余件,以陶器、陶俑为主,共有陶器23件、陶俑13件。另外还有铜、铁器及30余枚封泥和一堆鸡骨。出土文物并不多,也比较一般。


       W1室出土的玉器,红框处为玉卮
       W1室因为出土金带扣等重要文物,因此被考古人员称为御府库,它也是三间侧室中随葬品数量最多、最精美的一间。W1室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数量约四五百件(套)。该室主要放置“楚中尉”供奉的礼品,这个楚国中尉相当于楚国的“国防部长”,所以其供奉的礼品大部分为成组成捆的兵器,包括两捆铁(钢)件,4柄铜剑,还有近百件的铜戟、铜矛、戈、铜铍、铁戟等兵器,可以说,凡是汉代有的冷兵器,这里都有。
       除了大批兵器外,W室还出土了部分礼器和大量生活用品。礼器包括钫、钟、鼎等数十件。生活用品更为丰厚,有成套的美玉酒器,包括高足玉杯、玉卮、玉耳杯、玉蝉、玉环等,还有铜扣漆耳杯数十件等。特别是在该室西璧下清理出来的两副金扣嵌贝腰带,更是国内首次发现,堪称国宝。金扣腰带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用的胡式带具,由于其华贵、精美,为汉代贵族所推崇。各式金带扣在中原地区多有出土,其中有北方民族制品,应是北方民族向汉朝中央政府的贡品或是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贸易交流的产物;也有中原内地仿北方民族带扣的制品。


       W1室出土的玉杯,通高11.6厘米,口径6厘米,璧厚0.2厘米,在该室共出土两件。


       精美的
       玉卮
       。卮为古代文献中常见的酒器,《史记·项羽本纪》就记载道:“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玉卮,是汉代皇室贵族最喜欢使用的玉酒器,多在重要场合使用。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这件玉卮通高11.6厘米,口径6.6厘米,厚仅0.2厘米,由半透明的和田玉琢制,卮盖和卮身有子母口相扣合。整个器身呈筒形,口略大,下有三兽形足,挺拔而不失稳重,口沿及底边各有一卷云纹饰带,其间满饰勾连雷纹,整洁而优雅。通体设计新颖巧妙,造型端庄大方,纹饰清新华美。这件侧室里包括玉卮、玉杯等在内的玉酒器,都是用整块的上等和田玉精制而成,相当珍贵。


       金扣嵌贝腰带
       。腰带通长97厘米、宽6厘米,腰带两端为纯金铸成的带扣,由两块长方形金带板和一枚金扣舌组成。正面纹饰为浅浮雕,主体为猛兽咬斗场面,一只熊与一只猛兽双目圆睁,利爪遒劲有力,按住被捕获者撕咬。整副金带扣铸制精良,纹饰华美,无边框的整体浮雕透出浑厚与大气,动物形象遒劲有力,极具动感。
       处于甬道外的这三间侧室就出土如此众多精美的文物,甬道内那9间被盗劫的耳室、侧室和后室所损失的文物那更是数目惊人了,让人更是叹息不已。


       狮子山楚王陵盗洞内填的自然石块
       另外还得再提一下这批盗墓贼,他们在盗走金银等不少文物后,临撤走时,还耐心地把盗洞用山上找到的大石头填上,然后再填一些土,如此反复,直到把洞口填好为止,做得相当隐蔽,不仅考古人员很难找到,连后来的盗墓贼同行们也找不到,也就是说再也没有被盗过,所以那三间侧室以及盗墓贼遗漏的大量珍贵文物才能够留待考古人员发现,也算是多多少少让后人感到一丝的安慰。(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