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仅存的凤冠,是来自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钩,他身边两位皇后的凤冠。

1957年,我国考古科学工作者在北京市郊区发掘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钩和孝端显皇后和孝靖皇后的陵墓时,出土了两后的四顶凤冠。

每顶凤冠上镶有珍珠5000多颗,宝石100多块,凤冠上有龙凤镶嵌,姿态生动,制造精细。

凤冠是皇后大典时戴的帽子,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是第一次发现。

其珍贵程度,让国家放在了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名单中。

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2013年,“韩国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从那时起,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华夏子民的重视。

其实朝鲜、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在古代都属于汉文化圈。

但如今在一些韩国电视剧上,常常把一些汉服说成是他们的韩服。

大家气愤之余,也拿他们的厚脸皮没办法。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但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共同保护。

就拿现在保存在全国各地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来说,有些文物是可以被借出去进行展览,有些则不行。

不是中国小气,而是在这方面吃过亏,才吸取的教训。

在2017年,中国借给美国一尊古代武士雕像,安排在美国费城博物馆进行展览。

在同年的圣诞节,一名美国年轻男子在博物馆关门后,偷偷溜进去掰断了这尊雕像的一根手指,并且偷走了。

虽然很快美国警方就抓住了这名男子,但最后的处罚却是轻拿轻放。

放在我们国家博物馆被严加保护的文物,放到外面却被如此不重视。

不仅安保措施做得不过关,对待文物的态度也不合格。

保护文物任重而道远,不仅要给文物提供更好的保存环境,更重要的是避免它遭到损坏,毕竟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也就是因为这样,国家就把一些珍贵文物列入禁止外借展出的名单。

这份名单里面,就有万历皇帝和他两位皇后的凤冠。

这四顶凤冠,两顶是孝靖皇后的,另外两顶则是另一位孝端显皇后的。

其中这六龙三凤冠最为精美,三只凤凰用翠鸟羽毛粘贴屈居于下,仿佛随时会飞走;六条龙用金丝编织雄踞于凤冠上,活灵活现。

龙口衔珠宝,左右两龙各衔长串珠结,凤上满饰翠云。

整个凤冠珠光宝气,富丽堂皇。

凤冠,是古代女子戴在头上的一种冠冕,也是最珍贵的一种,上面雕刻着一只凤凰,所以被称为凤冠。

在古代,只有王后、嫔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佩戴凤冠,而一般的女人,头上的饰物多是发簪。

以凤凰为冠之风,始于两汉。

到了宋代,凤冠正式纳入冠服制度,成为贵族女子的礼冠,后妃在受册封或朝贺等隆重典礼时都要按规定戴上凤冠。

并且规定,未经允许,除皇后、妃嫔、命妇之外的人,不得私戴凤冠。

但是,在凤冠的形制上,妃嫔、命妇们所戴的凤冠与皇后的相比会有所差异,以示身份地位的区别。

元代时,有一种叫顾姑冠的礼冠取代了凤冠,而明代则沿袭了凤冠制度。

清代时,传统的凤冠形制被废,不过依旧维持了以凤凰饰首的习俗。

清代的后妃在重大仪式中,都戴一种折檐软帽,是另一种形制的凤冠,称为“朝冠”。

随着经济的发展,凤冠在明代时逐渐流入民间,一些富庶的官绅们也会为自己的老母或妻子打造凤冠。

虽然朝廷不允许皇后、妃嫔之外的人戴凤冠,命妇的礼冠也只能用花钗、珠翠等。

但戴凤冠的风气日渐盛行,朝廷也实在难以约束,因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凤冠渐渐成了富家女子在盛大仪式中所戴的礼冠、婚礼配套的服饰。

明清时期,新娘戴凤冠穿霞帔成为普遍形式。

尤其在明末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制度混乱,朝廷根本管不过来。

结果到了后面,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在结婚时也可以随意戴用凤冠。

四顶凤冠背后的女人

朱翊钧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庙号为神宗。

他在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才十岁的他当上了皇帝。

当时皇帝年幼,权力自然落在了朝廷重臣的手里。

张居正是执政大臣,幸好张居正是一代名臣,能力也强。

在张居正的治理下,明朝有了崭新的面貌。

一直到张居正生病离世,朱翊钧才开始亲自打理朝政。

最初朱翊钧还挺自律,但没能坚持多久,他就成为一个沉迷酒色的皇帝。

万厉六年,孝靖皇后当时才14岁,被家里人送进宫。

在四年后,孝靖才被册封为恭妃。

然后她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也就是未来的光宗皇帝。

在古代皇室,妃子生下皇子等同于立功,更何况是第一个皇子,但她在当时并没有被提升妃位。

原因很简单,神宗对孝靖皇后也就是当时的恭妃并不宠爱。

说起来,孝靖皇后生前也是个可怜的女人。

神宗对她始终没有太多感情,也因此当受宠的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并晋封皇贵妃时,生下皇长子的恭妃反而未被进封。

神宗在群臣压力下,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恭妃仍未进封。

后来,太子朱常洛的妾侍生下皇长孙朱由校,神宗为表庆祝,这才进封王恭妃为皇贵妃。但始终将王恭妃屏居景阳宫,也隔绝皇太子朱常洛与恭妃母子俩。

可惜孝靖皇后不长命,在47岁那一年一命呜呼了。

在死之前,她已经双眼失明了。

皇太子朱常洛听闻孝靖皇后不好了,急往景阳宫探视。

他看到景阳宫大门紧锁,便破开大门进入其中一探究竟。

孝靖皇后拉着朱常洛衣服的一角,说了一句:“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然后便与世长辞。

至于为什么后来成了皇后,是她的亲孙子明熹宗继位后,追封她为皇太后。

追封之后,也就等同于神宗的皇后了,于是就和另一位皇后一起,跟神宗合葬在一块。

既然孝靖皇后是死后才追封成皇后,那么神宗的原配皇后自然是另有其人。

神宗真正的皇后,叫孝端显皇后,原名王喜姐。

比起孝靖皇后,神宗可以说是很喜欢孝端显皇后了。

孝端显皇后品行端正,并且思维敏捷又聪明。

当神宗批阅奏折的时候,孝端显皇后经常在一旁服侍。

当时神宗迟迟不册封皇长子为太子,其实就是想等孝端显皇后生下嫡子。

但孝端显皇后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好不容易怀上之后,生下的却是公主。

在生下公主后,孝端显皇后就再也没有生下其他皇子或者公主了。

因此神宗最后才不得不册封皇长子为太子,但当时太子也是放在孝端显皇后名下养着的,其生母孝靖皇后则被神宗一直冷落着。

凤冠出土背后的故事

神宗和两位皇后安葬的陵墓叫定陵,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对定陵进行漫长的挖掘工作。

在动乱年代,有许多皇陵都曾经惨遭盗墓者的毒手。

清东西陵的九座帝陵中,裕陵、定东陵、崇陵以及妃嫔园寝,在民国时都遭到大规模的盗掘。

当时的挖坟者破坏了帝王陵原本的面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同时,那时的人们并没有足够的文物保护意识,没有记录下来当时的文化信号和文化现象,进而使得这些重要信息被遗失。

最幸运的是明陵十三陵,历经数百年,竟全未被盗,实属怪事。

定陵是十三陵中第一个被挖掘的帝王陵。

定陵发掘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出于抢救文物的目的,考古学家暂停了进一步的挖掘工作,明十三陵其余的部分仍未对外开放。

根据《定陵》发掘报告提供的资料,定陵出土的首饰共有二四十八件。

这些首饰和配件主要发现于明神宗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棺内头部及其周围,少部分出自随葬器物箱。

由于未遭盗扰,帝后遗体虽仅剩骨骸,但穿戴的服饰基本保持了入殓时的状态,两位皇后的大部分首饰仍插在“棕帽”上,根据发掘所获取的信息,可以相对完整地还原出神宗帝后生前的装束。

值得注意的是,定陵仅次于长陵和永陵,它的地宫结构在明朝王陵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地宫内有一个主室和两个配室。主室内还设置了三重门、甬道,地宫结构也成了石砌拱券。地宫内布置得倒是很简朴,没有过于华丽的装饰。

中间最大的那个是神宗的灵柩,左边是孝端显皇后,右边是孝靖皇后。

这三座灵柩涂着朱漆,周围围绕着种类繁多的金玉宝物。

孝端显皇后是正皇后,1620年四月去世,就是神宗驾崩的三个月之前,另一边的孝靖皇后1612年去世。

最初孝靖皇后离世的时候还只是皇贵妃,按规制来说是不能进此陵墓的,但是后来她的亲生儿子光宗成了皇帝,所以她也获得了皇后的资格。

随着定陵的发掘,一个天大的秘密惊现于世,这就是朱翊钧的具有个人特色的下葬方式。

在考古的常识中,发掘古墓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开启梓棺,其要求十分严格。

当时,发掘梓棺的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神宗的棺墓后,在场的专家们都惊呆了,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会让人们如此震惊呢?

原来,朱翊钧的尸体放在一条棉被上,在棉被的两边上折,掩盖着尸体。尸体的头朝西、脚朝东仰卧着,肌肉已经腐烂,只剩下骨架。

从面相上看,头顶右偏,右臂弯曲,右手放在头的右侧,略微向内侧弯曲,左手放在腹部上,手里面拿着一串念珠,右腿稍微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在现有的考古发掘中,中国古代的葬尸通常为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等姿态。

按照常理来说,传统的皇室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

但是朱翊钧和皇后们的葬姿却不同寻常,他们的葬式算得上是“惊世发现”。

这种别开生面的葬姿,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对此,专家们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到2004年专家们才得出结论,而且极为合理地破解了帝王葬式的密码,同时,也引起了当年考古界的强烈关注。

从史书上,可以找到朱翊钧下葬时的相关信息,原葬式的确可能发生变动。

在当时,朱翊钧的棺木从百里之外的京城凭借人力抬到山陵的,因为路途颠簸有可能会让他的尸体姿势发生改变。

孝靖皇后因为比朱翊钧早去世九年,已经葬入天寿山。

如此一来,可以想象朱翊钧与孝端显皇后的姿势都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埋葬方式说法很多,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明神宗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

在位初期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励精图治,推行新政,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状况得以改善。

整顿官场,澄清吏治,扭转嘉靖以来的颓势。

张居正病逝后,神宗沉迷酒色,以及厌烦诸子争夺“国本”,索性三十余年不上朝,但能游刃有余,没有发生较大的宦官和外戚专政等,对日本入侵朝鲜及后金侵扰都有一定的动作。但是,因为他的“荒政”,明朝在他执政的中后期,已经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

万历四十八年,朱翊钧驾崩,而他的儿子泰昌帝随后也突然暴毙,紧接着孝端显皇后也离世了。

在一年里面,出现了三次国丧,整个国家都被笼罩在阴霾当中。

甚至当时民间还流传着说这是亡国之兆,包括后来的《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或许也是有道理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