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但节约虽需提倡,也不能过度,有些情况下的节俭,不仅没能够省下多少钱,反而还给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使得患癌的几率大大增加。医生痛心:这4个省钱“好”习惯,其实就是在养癌。

1.继续吃发霉的食物

不管是在超市,还是在菜市场,我们总能看到有人在排队购买打折促销的蔬果,其实这些打折处理的蔬果,大多都是快要变质或微微有些烂掉的,而这些人为了省钱,自然也都忽略掉了这些瑕疵。

但大家需要注意,已经开始有变质或霉变的食物中,都会含有一种名叫黄曲霉毒素的毒菌,而这种物质,也是国际公认过的一级致癌物质,被人体摄入后,就会严重损害肝脏,导致肝细胞死亡、恶变,严重时或可引起肝癌,若是一次性食入过多,还可能会引起中毒。

而且这种毒素的生命力极强,能承受最高280度的高温,要知道,我们平时做饭、炒菜的温度是远远达不到280度的,所以也根本不能通过烹饪将其消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食物发霉,整个食物也会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因此,哪怕只是有细小瑕疵的变质蔬果,也应该立即丢掉。

2.隔夜菜舍不得倒掉

很多人在家中都有吃隔夜菜的习惯,毕竟是粮食,剩太多都倒掉的话,有些可惜。但其实,食物经过一整晚的放置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升高,若人体摄入了大量的亚硝酸盐,就会在人体内被转化为能够致癌的亚硝胺,进而增加人体患肝癌、胃癌等癌症的几率。

虽然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还不足以致癌,但若一次性摄入过多,也会有健康风险,尤其是过夜的绿色蔬菜、鱼以及海鲜等,大家最好不要碰。

3.筷子几年都不换

有些家庭秉持着勤俭节约的理念,筷子一用就是好多年,殊不知,筷子用久了也会给健康埋下“地雷”。有些筷子用得时间久了,就会裂开缝,而一些病菌往往就会藏匿在这些缝隙中,不知不觉对人体进行侵袭。

就普通的木筷子而言,使用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六个月,若是存放环境潮湿或者保存方法不正确,没用多久,筷子可能就会发霉、长霉点等,这种情况的筷子,也最好不要继续使用了。

4.食用油长期不更换

很多家庭为了图方便、图省钱,会买那种大桶包装的食用油,往往放在家里三、四个月,甚至大半年,都还没有用完。但大家要知道的是,打开盖的食用油会与空气产生接触,会在空气中进行分解,形成一些甘油二脂等物质,促使酸败出现。

酸败后的油会有一种异味,不仅影响菜的口感,还会生成一些有害物,若经常食用这类油,或会引起人体腹痛、腹泻,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损伤肝脏,增加患癌风险。

因此,省钱虽好,却也要以健康为前提,以上4种不利于健康的省钱行为,也建议大家及早纠正,以免给身体造成损伤。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子一,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