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年,武汉华中科大,34岁的医学博士郑勇,受校内宣传的吸引,在短短11天内连续捐精5次,随后竟猝死在取精室。
当郑父心急如焚地赶到学校,得到的不是儿子死因的真相,而是一句轻飘飘的“出于人道关怀给予8.8万赔偿”的消息。
眼看对方不讲道理,郑父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一纸诉状将校方告上了法院,要求索赔400万。
那么,最终法院支持他的请求没?而郑勇的死,真的和短时间内多次捐精有关么?
1
2011 年,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热闹非凡,到处都张贴着湖北省精子库试运行、招募捐精志愿者的海报。
这海报上写着 “高智商优质基因”,字儿大得很,路过的学生很难不注意到。
医学博士郑刚也看到了,对他来说,捐精正好能解他当时的燃眉之急。
郑刚,这位从湖北鄂州小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在学校里成绩一直拔尖。
高考那年,他不巧发高烧,没考出理想的分数,和想去的大学擦肩而过。
但他没灰心,在三峡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拼命学习,毕业就被分配到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在医院里,他一门心思钻研医术,几年时间就当上了主治医师,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
然而,郑刚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想在医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报考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考上了本校的博士研究生。
那时的郑刚,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
他刚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也是一名医生,两人情投意合,共同在华中科技大学深造。
然而,生活的压力也随之而来,结婚的花销和买房的债务让这个年轻的家庭有些喘不过气。
正为钱发愁呢,捐精的宣传活动就闯进了郑刚的视线。
郑刚是医学博士,他心里清楚精子库对那些不能生育的家庭有多重要,这可是件大好事,能帮不少人圆梦。
而且,捐精还有点经济补偿,正好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他思来想去,决定报名参加捐精。
回到家中,郑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但在郑刚的耐心解释和劝导下,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丈夫的决定。
得到妻子的支持后,郑刚的心里就更踏实了,捐精的想法也更坚定了。
2010年12月29日,郑刚来到了湖北省人类精子库。
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份《捐精知情同意书》。
他仔细看了看,上面写着捐精要每六个月做一次健康检查,捐精前得禁欲二到七天,还说捐精可能会花些时间和精力,但对身体没啥伤害,捐完还有补贴。
郑刚看完,觉得没啥问题,就痛痛快快地签了字。
接着,他就开始接受各种严格的检查。
精子库对捐精者的要求可高了,不光身高、体重、长相得差不多,学历还得本科以上,年龄在22到45岁之间。
更重要的是,要做二十多项身体检查,像血液检测、尿检、性病检测、精液分析、染色体检测这些,一项都不能少。
这都是为了保证捐精者身体没问题,精子质量也好。
等待检查结果的日子里,郑刚的心中十分期待,一直盼着自己能顺利通过检查,成为合格的捐精者。
2
2011年1月,好消息传来,郑刚顺利通过了所有检查,成了捐精志愿者。
得知自己通过检查的那一刻,郑刚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能帮助那些想要孩子的家庭实现愿望。
自己家庭也会因为捐精的钱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于是郑刚严格按照精子库的规定,在捐精前禁欲2 - 7天 ,以保证精子的质量。
也就是在2011年1月14日,郑刚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捐精。
他走进取精室,心中还是有点紧张,毕竟这是头一回。
郑刚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按照工作人员之前教的方法,顺顺利利完成了第一次捐精。
第一次这么顺利,郑刚对后面的捐精就更有信心了。
1月19日,他又去精子库进行了第二次捐精。
这次他就没那么紧张了,整个过程也进行得十分顺利。
1月22日和1月25日,郑刚又分别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捐精。
这几次捐精过程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郑刚的身体也没有感到任何不舒服。
每次捐精结束后,他都会得到精子库提供的50元交通及误工补助,虽然钱不多,但这也是对他付出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郑刚每次都把这些钱存起来,想着给家里添点啥东西。
谁能想到,意外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来了。
2月12日,郑刚像往常一样来到精子库,准备进行第五次捐精。
可是就在这一天,他走进取精室后,却迟迟没有出来。
按照以往的经验,捐精过程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可这一次,郑刚已经在里面待了快两个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作人员觉得不太对劲,决定敲门询问郑刚的情况。
可是,工作人员敲了好久的门,取精室内却没有任何回应。
工作人员心里 “咯噔” 一下,感觉大事不妙,赶紧找来钥匙打开门。
一开门,他们就看到郑刚倒在地上,脸色惨白,人已经失去了意识。
工作人员吓得不轻,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还对郑刚进行了简单的急救,又是做心肺复苏,又是呼喊他的名字,可郑刚一点反应都没有。
很快,救护车赶到了现场,医护人员把郑刚抬上救护车,一路飞奔到附近的医院抢救。
到了医院,医生对郑刚进行了抢救,对他使用了各种急救设备。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经过全力抢救,郑刚最终还是因抢救无效,被宣布死亡。
郑刚的突然离世,让他家里人都崩溃了,尤其是他的父亲。
3
郑刚的父亲名叫郑金龙,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怎么都接受不了儿子去世这个事实。
在他眼里,儿子身体一直很好,从小到大就没生过啥大病,怎么会在捐精的时候突然死了呢,这让他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
郑金龙满心都是疑惑,他觉得儿子的死肯定有蹊跷,就多次要求给儿子做尸检,望能查明真相,还儿子一个公道。
然而,校方却拒绝了他的请求,这让他又气又急。
后来才知道,在郑刚去世后,校方就已经和他的妻子达成了火化协议。
他妻子也是学医的,在那种悲痛的情况下做了这个决定,或许是出于对丈夫的尊重,或许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但这一决定却让郑金龙觉得自己被蒙在鼓里,无法了解儿子死亡的真正原因。
校方最初提出给予 8.8 万元的补偿,这在郑金龙看来,简直是对儿子生命的亵渎。
他觉得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一个即将毕业、前途无量的医学博士,生命的价值远远不止这区区 8.8 万元。
他认为,校方的处理方式太过草率,没有给予儿子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对待。
随后,校方与郑刚的家属再次进行协商,提出了一份更为详细的协议。
协议中,除了之前提到的 8.8 万元补偿外,还承诺减免郑刚妻子在读研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2万元。
然而,这份协议还是没有让郑金龙感到满意,他觉得这仍然无法弥补儿子的离去给他和家人带来的巨大伤痛。
思来想去,郑金龙决定打官司,为儿子讨回公道。
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校方和精子库赔偿各种费用共计400万元。
这个数字,并非他随意提出,而是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计算。
他打听到同济医学院研究生科的数据,硕士研究生月收入大概 6800 元,博士生月收入 1.28 万元。
郑刚读了硕士又读博士,按正常发展,往后 20 年能挣不少钱。
再加上他这些年供儿子上学,花了 110 万元,还有儿子的丧葬费,前前后后加起来,才提出了 400 万元的赔偿。
他觉得这钱也不能完全代表儿子的生命价值,但至少是对儿子多年努力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点安慰。
4
案件到了法院后,法官马上展开了调查。
法院先查精子库的运营资质和操作流程。
湖北省人类精子库是正规审批过的,有合法资质,捐精流程也有一套严格的规定。
从报名、体检,到捐精的操作,再到精子的存储和使用,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
郑刚捐精前,精子库按规定给他做了二十多项检查,结果显示他身体各项指标都符合捐精条件。
对于郑刚签的《捐精知情同意书》,法院也仔细研究了。
这同意书里把捐精的事儿都写得清清楚楚,包括禁欲时间、可能耗费的精力、对身体没啥伤害,还有经济补偿这些。
郑刚是医学博士,有专业知识,又是个成年人,他签字的时候,肯定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再看捐精频率,郑刚 11 天里捐了 5 次,从医学角度讲,这频率在正常生理承受范围内。
精子再生能力强,一般成年男性每周都会排精 2 到 3 次,短时间多次捐精,一般不会对精子质量和睾丸功能有太大影响,也不会直接导致死亡。
综合这些证据和调查结果,法院认为精子库在郑刚捐精过程中,是按规定办事的,没有直接导致他死亡的过错。
不过,郑刚去世确实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痛苦和损失,从公平角度考虑,精子库还是得给点经济补偿。
经过好几次庭审,法院最后判了:精子库虽然没直接责任,但按公平分担损失的规则,要承担50%的损失,赔偿郑刚家属19万多元。
这个判决结果,既照顾了法律的严谨,也考虑了人情和公平,想在保证公益事业正常进行的同时,给家属一点安慰。
结语
郑刚事件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在追求公益的道路上,更加注重生命的安全和价值。
那如果你是郑刚的家属,你会接受此次的赔偿吗?
对于捐精,你的看法是什么?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信息来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