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从美股到美元再到美债,美国金融市场遭遇多次 “过山车” 式的震荡。3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录得数十年来最大单周涨幅,“避风港” 地位受到质疑。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 36.8 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近期发布一份报告,警告美债的“庞氏骗局”正在进入濒临破产的前夜。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不断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政府预算赤字年年增加,截至2024年末,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率超过123%,赤字率高达 6.36%,远超过60%和3%的国际警戒线。为了支付现有债务的利息,美国必须不断 “借新还旧”,这种做法,与庞氏骗局的 “滚动资金”模式颇为类似。高额债务叠加高利率,美国的偿债压力日益加剧。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联邦政府 2024 财年债务利息支出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首次超过了国防支出,成为政府的第三大支出项目。
随着关税战全面打响,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提升,美债风险也越来越大。高关税推高通胀,高通胀需要高利率来控制,高利率带来美债的高收益率,高债务则带来经济高风险。目前,美国国家债务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高关税恐将成为压倒美债的“最后一根稻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美国2025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 1.8%,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而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美国政府偿债能力,甚至陷入债务市场的死亡螺旋”。报告指出,随着美债风险攀升,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下滑,美元地位遭冲击,可能对美元流动性和国际贸易投资体系造成影响。
5月16日,穆迪在美股闭市后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下调一级至“Aa1”,理由是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以及联邦债务负担沉重。 此前,标普全球和惠誉分别在2011年和2023年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穆迪的宣布,也意味美国失去最后一个最高信用评级。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工业能力因经济金融化而空心化。特朗普打贸易战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加征高额关税大幅抬高外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售价,降低其竞争力,促使美国消费者减少购买,从而助力本土商品夺回市场份额,推动美国制造业实现复兴。
同时,特朗普寄望于全球性的贸易战引发资本恐慌,促使各国资本将美国视为“避风港”,大量涌入美国投资,以此缓解美国债务压力,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却全部落空了,关税战推高美国企业的制造成本,而且工艺,工人,原料,产业布局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更为要命的是,美国的股市,债市,汇市惨遭“三杀”,美债收益率大涨,这也推高了美国还债的成本。
据开源信息显示,2025年全年,美国将到期的国债总额将高达9万亿美元,而在6月底之前到期的金额就有6.5万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利息。对于特朗普来说,当务之急就两个字—“搞钱”。特朗普的中东之行,获得了沙特6000亿美元和卡塔尔2430亿美元投资承诺,以及还有与阿联酋敲定的2000亿美元协议。表面上,特朗普此行收获满满,但在石油美元不脱钩和增持美债,这两个重点问题上却并未得到任何承诺。
结束中东之行后,特朗普表态愿前往北京求援,并且刚刚取消一项禁令。特朗普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访问时谈到,称自己愿意访问中国,亲自到北京和中方就贸易问题和外交问题进行商讨,并且还强调,中美关系至关重要。特朗普主动释放访华的信号,显然是对华伸出橄榄枝,暗示希望中方给他一个台阶下,促成中美元首会晤。至于特朗普想谈的话题,显然并不只是贸易和外交问题,而是在美债等金融问题上寻求援手,帮助美国稳定金融市场。例如,开放资本市场,增持美债,至少不要继续大幅抛售美债。
目前,中方尚未正面回应特朗普的访华意愿,显然是在评估他的诚意。因此,他不仅大谈中美就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对“统一与和平”非常有利,而且刚刚还取消了针对人工智能发展所用半导体芯片出口禁令,从而维持对华销售。这是特朗普政府一次重大政策转向,其目的是希望中方伸出援手,最主要的是帮助美国度过下个月的难关。但特朗普想要获得中方的支持或配合,可能还需要展现更多的诚意,特别是要明确表态反对“台独”,支持中国人民的统一事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