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标对比(基于2025年预测数据)

维度

中国核电 (601985)

中国广核 (003816)

装机规模

核电23.8GW + 新能源29.6GW

核电31.8GW(无新能源布局)

成长性

2025净利润增速21%(核电+新能源双驱)

净利润增速趋缓(0.8%→1.5%)

盈利能力

毛利率45%(新能源拉高)

毛利率43.6%(成本压力大)

分红稳定性

股息支付率35%

股息支付率44%

估值水平

PE 18.7x(2025E)

PE 16-17x(2025E)

短期催化剂

漳州2号机组投产+回购计划(3-5亿)

惠州核电注入+辅助服务费用下降

一、成长潜力:中国核电更具进攻性

  1. 业务多元化优势
    中国核电采用“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新能源装机达29.6GW(2024年增速59.8%),贡献显著增量;而中广核纯核电模式易受单一电价波动冲击。2025年漳州1/2号机组投产将带动核电装机增长,叠加新能源持续放量,净利润增速有望达21%。
  2. 技术布局前瞻性
    中国核电参股核聚变公司(投资10亿元),布局下一代能源技术;中广核聚焦传统核电,技术迭代依赖四代堆商业化进程。

️二、防御能力:中国广核分红更优,抗风险更强

  1. 高分红确定性
    中广核股息支付率稳定在44%(中核仅35%),且承诺2035年装机达70GW,长期现金流支撑分红能力;当前股息率2.7%-3.0%,高于中核的1.94%。
  2. 成本管控与政策适配
    中广核受益于东北调峰新规(辅助费用上限下调),红沿河机组盈利改善;而中核因江苏电价市场化,2025年或面临3亿元利润损失。

三、风险对比:中广核短期压力更显著

风险类型

中国核电

中国广核

电价压力

局部市场波动(江苏)

广东/广西电价大幅下降(核心市场)

政策风险

所得税补缴结束(2025年利空出尽)

新机组审批受安全监管制约

资产质量

新能源减值风险(消纳问题)

在建机组密集投产(资本开支压力)

四、中长期持有建议:依风险偏好选择

1. 中国核电:成长型投资者首选

  • 核心逻辑:新能源业务提供第二增长曲线,核电装机加速(2027年迎投产高峰),回购计划提振信心。
  • 目标价:中性情景11-12元(对应2025年22倍PE)。
  • 持仓策略:逢回调至9元以下(安全边际)分批建仓,止损参考位6.5元(极端悲观值)。

2. 中国广核:防御型投资者之选

  • 核心逻辑:高分红+资产注入(惠州核电)锁定底部收益,辅助费用下降修复盈利。
  • 目标价:中性区间4-4.6元(2025年20-22倍PE)。
  • 持仓策略:3.7元以下配置,股息再投资放大复利效应

结论:中国核电更胜一筹,但需匹配风险承受力

  • 进攻选择(中国核电):在政策支持核电装机加速、新能源业务逐步释放利润的背景下,其成长弹性显著占优,适合能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
  • 防御选择(中国广核):若追求稳定现金流且对电价压力有充分预期,高分红与资产注入可提供“安全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