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延安冬天特别冷。手工业社做了批又厚又丑的毡帽,没人愿意戴。毛主席听说后第二天就戴着那帽子出了门,就这样把大家心里的结慢慢解开了。后来这张照片传开,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领袖也有接地气的一面。

当时物资紧张,毡帽是专门给干部御寒做的。可帽子样子土气,戴上去像扣锅盖,大伙儿私下都躲着它。主席知道后没发文件,也没开会批评,就自己带头戴。他头型本就不适合那种帽檐,戴上还有点滑稽,但他不在乎,照样在院子里跟人说说笑笑。过了几天,有个干部偷偷学样戴上了,再后来机关里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戴。

这事后来被写进回忆录。老同志们说,那时候真没人需要动员,主席怎么做,大家自然跟着做。他总说"不用讲大道理,带头干就行"。

1936年斯诺来采访,拍了张经典照片。那天毛主席刚从窑洞出来,头发有点长,本来没戴帽子。斯诺觉得照片不够有红军味道,就把自己带的灰布帽子递过去。主席接过戴上,这张照片后来传到国外,成了西方了解共产党的重要素材。

延安造了一批样子滑稽的毡帽,无人愿戴,毛主席:没人戴我戴!

有意思的是那顶帽子后来又被斯诺夫人送回来。现在放在博物馆里,旁边还标注着帽子辗转经过的人。林琼秀从南洋带回来,给过龙飞虎,最后传到周恩来手里,才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让主席用上了。

那年去重庆谈判前,周恩来特意把帽子递给主席。说是遮阳用,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个关键场合。主席笑着接过来,说"周冠毛戴"。上飞机前他把帽子举过头顶挥手,那个动作被记者拍下,很多人都记了一辈子。

这些帽子后来都进了博物馆。当年的手工作坊早不在了,可那些细节还在历史书里。老工匠后代说,父亲临死前还在念叨主席当年带头戴丑帽子的事。

没人刻意宣传过这些事,但几十年过去,档案里还能找到当时手工作坊的出货记录。光是1940年的毡帽就做了237顶,三个月后订单翻了三倍。可能是老百姓发现,原来领袖也和大家一样会犯愁、会想办法。

延安造了一批样子滑稽的毡帽,无人愿戴,毛主席:没人戴我戴!

现在翻看老照片,最普通的帽子都能变成历史符号。主席说过"头脑要灵光,脑袋不能闷",可他自己却用一顶顶普通的帽子,把那些严肃的道理变成了活生生的例子。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两天新闻,说某领导调研穿便装进食堂。底下人说,领导吃食堂,我们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原来改变风气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