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本科提前批录取基本结束,今年大家对大学专业有了不同的看法,军校、警校、公费师范生这些 “包分配” 的专业持续火爆,分数一年比一年高;而不少 985 名校的冷门专业却惨遭 “嫌弃”,连高分考生都绕道走,录取分数不断下跌。其中,有 4个专业出现的频率最大,大家要避开。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

提到 “天坑专业”,公共管理类总能入围。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又宽又杂,从行政管理到社会保障,看似啥都涉及,实则没有对口的核心岗位。想要就业,基本得靠考公务员,可公务员岗位就那么多,竞争激烈程度堪比高考,更重要的是,学其他专业也能报考公务员,甚至能报考的岗位比公共管理还要多。​

今年最戏剧性的例子,是北京大学在内蒙古的提前批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竟然没人报,出现 “零投档”,最后只能靠征集志愿补录。要知道,北大可是无数考生挤破头想进的顶尖学府,往年就算专业再一般,也总有高分生 “为了名校光环” 兜底。可今年,考生们宁可去其他学校选个好专业,也不愿为了 “北大” 名头委屈自己。​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现在的考生越来越务实。与其在名校学个 “空泛” 的专业,毕业后挤破头考公,不如选个有明确职业方向的专业,至少就业路径清晰。​

这4个专业正在被今年的高考生抛弃,即使985名校,也遭遇招生尴尬


二、小语种专业

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 这些曾经被视为 “香饽饽” 的小语种专业,如今正慢慢失宠。全国开小语种的学校一抓一大把,每年毕业生扎堆,但社会需求量就那么点。更要命的是,随着 AI 翻译技术越来越成熟,会议、文档翻译这些场景,机器做得又快又准,普通小语种毕业生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

今年提前批里,不少名校的小语种专业分数创了新低。比如吉林大学在内蒙古招的小语种专业,历史类最低分才 585 分,连一些 211 大学的热门专业都比不上。就算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这类专业外语院校,小语种分数也在降。​

现在考生报考目的很明确,除非真的热爱某门语言,愿意深耕学术或从事高端翻译,否则学个小语种,毕业后可能连份像样的工作都难找。与其跟风报考,不如选个更稳妥的专业。​

这4个专业正在被今年的高考生抛弃,即使985名校,也遭遇招生尴尬


三、政法院校的公安学专业

公安学专业本是 “香饽饽”,警校生毕业后参加公安联考,95% 以上能成正式警察,端上 “铁饭碗”。可政法院校的公安学专业,却成了 “鸡肋”。​

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些名校,虽然也开公安学专业,但毕业生没法参加公安联考。想当警察,得跟普通人一样考公务员,竞争难度飙升。就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说,今年它的公安学专业在江西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才 532 分,比学校其他 211 专业低了近七八十分,连一些双非警校的分数都比不上。​

考生们不傻,同样是学公安学,为啥不选能参加联考的警校?既能少走弯路,又能稳当就业,何必去名校读个 “没特权” 的专业?​

这4个专业正在被今年的高考生抛弃,即使985名校,也遭遇招生尴尬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

“工商管理” 听着像高大上的专业,实则学的内容太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啥都学一点,啥都不精通。毕业生找工作时,往往陷入 “高不成低不就” 的尴尬:进大企业吧,拼不过名校硕士;做基层管理吧,又不如学技术的毕业生有 “硬本事”。​

今年提前批里,不少 985 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分数跌得厉害。东北大学在内蒙古的投档线,比一些 211 大学还低;兰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最低分 611 分,比往年降了不少。家长们心里有数:要是家里没企业等着继承,学这个专业大概率 “毕业即失业”,还不如选个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实在。​

选名校还是选好专业?考生用分数投票​

这 4 个专业遇冷,说到底是考生心态变了:不再盲目追求 “名校光环”,更看重专业的 “实用性” 和 “就业前景”。​

毕竟,毕业找工作时,企业看的是你能干啥,而不是你来自哪所学校。与其在 985 学个冷门专业,毕业后为就业发愁,不如选个普通学校的热门专业,至少有门过硬的技能傍身。​

当然,名校的底蕴和资源仍有价值。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专业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你觉得选专业时,该优先看学校还是看专业?来评论区聊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