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在脖子、腋下、眼睑、胸口、腹股沟等部位发现一些米粒大小的“肉球”状突起,看似不起眼,却让人心里犯嘀咕。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有些人甚至会用手去抠、去剪,结果却引发出血、感染、炎症。医学界将这些“小肉球”称为皮赘,它并非罕见,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

根据国家卫健委《皮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指出,皮赘虽然多为良性,但其处理方式必须科学谨慎。

小肉球究竟是什么?皮赘的医学解读

皮赘,又称软纤维瘤、皮肤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表皮或真皮增生物,通常呈柔软、可活动、颜色与肤色相近或略深的小突起。

它们的大小从米粒到花生粒不等,一般不痛不痒,但在摩擦部位如腋下、脖子、腹股沟等常常因衣物摩擦而增大、发炎,甚至引起局部感染。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根据《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第55卷的报道,皮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在40岁以上人群中更为高发,女性略多于男性

研究显示,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及遗传因素均可能与皮赘的发生密切相关。

抠掉小肉球会怎样?切勿“图省事”自作主张

许多人面对皮赘,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抠掉、剪掉?”这种做法在皮肤科医生眼中无异于“头痛医头”。

虽然皮赘是良性的,但它的产生部位往往血供丰富,自行去除可能导致出血、感染、局部瘢痕,甚至因处理不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或形成色素沉着。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林志青教授指出:“肉眼无法分辨所有皮肤赘生物的性质,部分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早期也可能表现为类似小肉球的外观。”

这意味着,一旦误将恶性肿瘤当作皮赘处理,可能延误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对于任何皮肤上的新生物,尤其是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有渗液、颜色不均、形状不规则或者伴随瘙痒、疼痛等症状的突起,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为什么皮赘总是“盯上”某些人?

皮赘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内分泌代谢异常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皮赘的出现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因胰岛素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长期高胰岛素水平可能诱发皮赘形成。

肥胖与高BMI指数
肥胖人群皮肤皱褶多、摩擦频繁,加之脂肪细胞分泌的各种炎性因子,会刺激皮肤局部生长,促成皮赘产生。

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家族聚集性,说明皮赘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

皮肤摩擦与刺激
经常摩擦的部位如腋下、脖颈、腹股沟更易形成皮赘。尤其是穿紧身衣物、佩戴项链的人群,摩擦刺激更为明显。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西医视角:如何科学、安全地去除皮赘

对于确诊为良性皮赘的情况,现代西医提供了多种安全、有效的去除方案:

冷冻治疗(液氮冷冻)
利用极低温度使皮赘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小而表浅的皮赘。该方法操作简便、恢复快,是目前皮肤科常用手段之一。

电灼术
通过电流将皮赘组织烧灼坏死,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基底较宽的皮赘。术后需注意创面护理,防止感染。

激光治疗
如CO₂激光、脉冲染料激光等,能精准控制治疗深度,效果美观,术后恢复快,但价格相对较高。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外科切除
对于较大、反复发作或疑似恶变的皮赘,建议通过局部麻醉下进行切除并送病理检查,以确保安全。

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处理。

中医视角:从体质调理到内外兼治

中医学认为,皮赘的成因多与湿热内蕴、脾虚痰凝、气血失调有关。《医宗金鉴》记载:“肝郁气滞,血瘀生瘤。”这为皮赘的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医治疗原则
以清热解毒、化湿祛痰、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主,辅以外治法,整体调理气血、增强脾肺功能,从根本上减少皮赘的发生。

常见中药材介绍与应用
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体质。
丹参、赤芍:活血化瘀,改善气滞血瘀体质。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调理脾虚体质。
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和清热解毒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对皮肤赘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

中医外用方式如中药膏贴敷、艾灸、刮痧亦可配合使用,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误用。

日常护理与预防:小细节决定大健康

皮赘的发生虽难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方法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

控制体重
保持合理体重,减少皮肤褶皱与摩擦频率,是预防皮赘的重要一环。

规律作息,平衡饮食
高糖、高脂饮食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皮赘风险。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尤其在夏季或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减少细菌滋生环境。

穿着宽松透气衣物
避免紧身衣物长时间摩擦皮肤,减轻局部刺激。

定期皮肤自检与专业检查
发现皮肤上有任何异常突起,尤其颜色改变、快速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皮赘虽小,健康意义却不小

从医学角度看,皮赘虽然属于良性增生,但它既可能是身体代谢异常的“信号灯”,也可能掩盖潜在的恶性病变。

因此,对待皮赘应秉持科学态度,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草率处理。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健康的“外在名片”。皮赘的出现,常常是身体内部状态的外在反映。

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才能真正做到由表及里,守护身体健康。

结语:别让“小肉球”成为健康障碍

皮赘虽然不起眼,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关注这些细微变化,是对自身健康最基本的尊重。

无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调理,核心在于科学、规范、系统地对待,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切忌盲目抠除,一旦发现可疑皮赘,务必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处理。

皮肤长“小肉球”是怎么回事,可以抠掉吗?如何正确消除

愿更多人能够通过科学的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这一常见皮肤问题,把握身体微妙的变化,远离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林志青.皮肤赘生物临床诊断与鉴别[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08):621-625.
[2]王雪艳,刘晓红.2型糖尿病患者皮赘发生率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04):289-293.
[3]张秀兰,李志刚.中医辨证论治皮赘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2):235-23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