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位于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曾在201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海昏侯墓不仅有着完整清晰的墓园结构,还有极其丰富奢华的陪葬品。
       仅是铜钱就有十吨之多,各种金器超过120公斤;雁鱼灯、韘形佩等各种珠宝玉器、精品文物,共一万多件。
       事后据统计,总价值约3000亿。
       大量历史文物与文献的佐证,也让墓主人海昏侯刘贺的名字为人所熟知。
       而这座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是在2011年由一个盗洞引出的。


       巨大盗洞,惊世发现
       2011年三月的一天,南昌正值早春时节,冷意还未完全消退。
       月朗星疏,寒风呼啸,大塘坪乡观西村深夜的宁静,被祖坟山方向传来的引擎轰鸣打破了。
       村中群狗也随之一起狂吠,似是有怪事发生。
       果不其然,第二天清早,村民们就发现祖坟山的山顶上堆着高高的土包,显然是新翻出来的土。
       爬上山顶,一个长约两米,一眼望不到底的方形洞穴就赫然出现在眼前。
       而在洞穴附近,还有被翻出来的厚木板和随意丢弃的好几只手套。


       观西村的这座祖坟山,原本叫作墎墩山,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包,却恰好位于铁河古墓群的范围内。
       村民们看着眼前的景象,再回想起昨夜不同寻常的动静,很快就确定,绝对是盗墓贼来过了。
       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派了专业的考古人员赶往现场。
       警戒线拉起,村民们围在四周议论纷纷,却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杨军刚一靠近盗洞,就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盗洞附近,新翻出来的不止是堆积的黄土,还有墓室的厚木板、白胶泥以及木炭。
       木板大约三四十厘米厚,这样的厚度,可见墓主人非富即贵。
       木炭则是用来防潮的,所以通常会铺在墓的最底层,而眼下木炭被翻出,表明墓穴很可能已被挖穿。
       杨军初步判断,这是一座等级较高的汉墓,且墓中损毁未知,随葬品极有可能已经遭窃。
       坐着吊篮往洞穴深处探寻,被放到五六米的深度时,一股浓郁异香忽然充斥着杨军的鼻腔。


       杨军参与过多次古墓发掘工作,下墓的经验也算得上是非常丰富了。
       一般来说古墓里的腐臭味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墓中出现这样浓郁且久久不散的香味,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个香味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但是闻过的人此生难忘。”
       他推测这香气要么是因为墓中放了奇异香料,要么就是建造墓室所用的名贵木料散发出的。
       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寻常。
       到了大约十几米深的时候,杨军终于看到了洞穴的底部。
       洞底有水,泥沙淤积,木板破碎,他由此判断墓室出现了坍塌,此时已被泥沙填满。
       而墓中的文物,或许正因此逃过了一劫。


       回到地面后,他立即将墓中情况上报,文物局很快批准了发掘方案,并任命杨军为领队。
       抢救工作刻不容缓,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发掘整整持续了五年。
       抢救发掘,幸免于难
       实际上在发掘工作开始之初,墓主人的身份还是一个谜。
       直到一个车马陪葬坑的成功发掘,才终于将墓主人的神秘面纱揭开了一角。
       在这个陪葬坑中,共发掘出二十匹马,五辆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四。
       按古制来看,这位神秘的墓主人,至少是诸侯一级的身份。
       而汉代从汉元帝时期开始就有法令规定,禁止活物陪葬。
       也就是说,这个墓葬应该是在汉元帝之前修建使用的,距今至少有2000年的时间了。
       2013年年底,考古队结束了对周边墓坑的发掘,转而开始发掘2011年被盗洞破坏的主墓。
       可是揭开封土后的景象令人震惊,2000多年光景,留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盗洞。


       汉朝经历了两次大动乱,王莽篡汉时的绿林赤眉起义,还有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农民起义军也好,割据一方的诸侯也罢,招兵买马需要钱,自然就打上了墓穴陪葬品的主意。
       再加上汉墓的陪葬是出了名的丰厚浮侈,常常成为盗墓者的目标,所以一直有
       “汉墓十室九空”
       的说法。
       眼前的十几个盗洞说明不止一伙盗墓贼来过,因此这座墓很可能已是一座空墓了。


       然而非常幸运的是,封土层上盗洞虽多,可绝大多数根本没有打到主椁室。
       外回廊的藏阁保存完好,各种随葬品堆放得满满当当。
       根据这些文物进行推断,墓主人的身份也有了指向——西汉海昏侯。
       但是海昏侯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世代承袭共有四代,仅凭现有证据,无法判断是哪一位。
       想要确定墓主人的确切身份,最直接的办法还是拿到主椁室内棺中的印章。
       可是那个直通主椁室的盗洞却让考古队员们感到十分不安。


       打到主椁室的盗洞共有两个,一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留下的,但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盗墓贼们并没有进入主墓室。
       最危险的还是2011年的那个盗洞,几乎是直对着墓室正中央的位置,甚至连椁板都锯开了。
       最珍贵的随葬品和关键的证据,一定都在内棺之中。
       如果真的是遭到了盗墓贼的洗劫,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和损毁是不可估量、无法挽回的。
       然而这座神奇的古墓,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老天眷顾,总是在考古队员们最紧张揪心的时候,一次次带来奇迹。


       主椁室被打开后,人们惊喜地发现,主棺根本没有放在盗洞所对的正中央位置。
       盗墓贼的位置找得的确很准,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是,这座古墓是按照居室化布局建造的,因此主棺被安置在了东侧卧室的北面。
       所以那个盗洞正对着的是一片空地,与主棺擦肩而过,大量的珍贵文物也因此躲过了盗墓贼的洗劫。
       2016年1月,被送到考古实验室中的内棺终于被打开。
       尸骨腐化,只留下了一些残迹,而专家在墓主人腰部位置发现了一枚玉印,刻有
       “刘贺”
       二字。
       到此为止,墓主人的身份终于有了确定的答案,正是西汉初代海昏侯刘贺。


       废帝刘贺,另有隐情
       刘贺,又称汉废帝,因为在被封为海昏侯之前,他还短暂的当了二十七天的皇帝。
       纵观历史,废帝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刘贺之前,西汉也有被废黜的皇帝。
       西汉前少帝刘恭,因其身世问题遭吕后忌惮,四岁登基,几年后就下台并被秘密杀害,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废帝。
       后少帝刘弘,在位四年就随着吕氏一族被铲除而惨遭废黜。
       西汉的第三位废帝,便是这位汉废帝刘贺。


       当时,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也就是刘贺的叔叔,突然驾崩了。
       年轻的皇帝没有子嗣,就只能挑选血脉最亲近的人来继位。
       按照当时的礼制,汉昭帝的亲哥哥广陵王刘胥还在世,理应由他继承大统。
       然而当时的司马大将军霍光,是西汉有名的权臣。
       汉武帝托孤之后,就一直大权在握,朝中大事小情,几乎都由他说了算。


       霍光认为刘胥刚愎自用,不懂规矩,不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选。
       但这样一来,汉武帝儿子一辈就彻底没人了,只能在孙辈之中挑选。
       而刘贺作为汉武帝的亲孙子,自然就成为了最有资格当皇帝的人。
       刘贺那时虽然只有十九岁,但他年幼丧父,五岁就坐上了昌邑王的位子。
       何况诸侯王继承大统不是没有先例,任谁看了,都觉得刘贺的继位之路能像汉文帝刘恒一般安安稳稳。
       再不济,也不至于只坐了二十七天龙椅就被赶了下去。
       他不仅是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更是两千年来唯一一个因为荒唐事干太多而被废黜的皇帝。


       按理说在王位上坐了十四年,对于治理政务、人情世故,就是耳濡目染,也能熏出点样子了。
       至少,对于皇室及朝中的礼仪制度,应该是十分清楚的。
       但刘贺这个人,却是个奇才,他做的第一件荒唐事,就是奔丧不哭。
       《汉书》中记载,刘贺一听说要他到长安去做皇帝,当即喜形于色毫不掩饰。
       头天接旨,第二天出发,从昌邑火速赶往长安,一路累死马匹无数,恨不能插翅而飞。
       然而这心急如焚的模样,为的是那长安的皇位,对于汉昭帝的驾崩,却不见丝毫悲戚。


       他一路上声色相伴,只顾纵情享欢,毫无哀伤之意。
       郎中令龚遂实在看不下去了,因此快到长安时就屡次提醒他:等望见都城后,就该痛哭以表哀思了。
       然而直到进了东城门,刘贺也没掉一滴泪,他不哭的原因也很简单:我嗓子疼,就不哭。
       等到见着了未央宫,刘贺才觉得到了不得不表演的时刻,因此当即
       “哭如仪”
       ,伏在地上嚎啕痛哭。
       可是进了长安城后,他也丝毫不见收敛。
       服丧期间只能吃素,刘贺却叫人偷偷买了肉来涮肉吃。


       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青铜温鼎,被认为是当时涮肉的器皿,刘贺直接把它架在了金殿上,和随行的亲信吃起了火锅。
       《汉书》中还写他
       “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乱”
       ,说的便是汉昭帝刚去世不久,他就把先皇的女人霸占了。
       总之这样的荒唐事不胜枚举,史料记载他在位短短二十七天,总共干了1127件坏事。
       说来实在离谱,1127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这位实习皇帝就算二十七天不眠不休,那平均每小时也得干上两件坏事才能完成指标。
       单论数量和效率,恐怕连隋炀帝这种出了名的
       “疯帝”
       都比不上。
       因此专家对此也有着不同看法,尤其是在海昏侯墓被发掘之后。


       比如在众多随葬品中,出土了一孔子衣镜,上有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
       镜屏与一般的随葬品不同,一般来说是墓主人生前日常使用的物品。
       刘贺整日对着儒家先贤,再加上他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竹简书籍、儒学经典,可见他对于儒学的推崇服膺。
       包括墓中大量精美的礼乐器具,都是刘贺生前所使用的,足见他的审美水平与内涵修养。
       这些物料史证的出土,让人很难再把海昏侯刘贺和那个荒唐奇葩的汉废帝联想到一起。
       所以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独揽大权的霍光挑选刘贺做皇帝,主要还是因他年纪小,方便操控。
       至于那千宗罪状,不过是为立新帝的说辞罢了。


       奢华墓葬,厚葬之风
       有关刘贺此人的史料记载是否歪曲事实,还需要进一步发掘证据。
       但不论如何,这座保存完整结构清晰、在多次盗劫中幸免于难的海昏侯墓,的确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有着极高的价值。
       在海昏侯墓中,马蹄金、麟趾金等出土黄金重达120公斤,直接超过了其他西汉墓葬出土黄金的总和。
       大量的金饼由于过重,导致盛装的漆盒都被压坏,只能用钢板来运送。


       青铜器、漆器、金器、玉器等约一万余件,编钟、宝剑、乐俑、孔子屏风、龙凤韘形佩等各种精品文物,也随着出土发掘的过程而被媒体逐渐披露。
       还有将近一百版木牍,五千多枚竹简,众多珍贵典籍和重要档案,对学术研究意义重大。
       神秘的海昏侯国,尘封的紫金城,传奇的初代海昏侯刘贺,都在这次发掘中重见天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不仅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的贵族生活,也展现出了两千年前的大汉雄风。
       专家们一边感慨无处下脚,一边商量着如何搬迁安置这诸多文物。


       而海昏侯墓之所以如此奢华,主要也是由于汉代的厚葬风气。
       《论语》中讲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由此可见儒家对于丧葬之礼的重视。
       但是通过《礼记》也可看出,丧祭之礼最重要的是表达人情。
       不可以死妨生,主张中庸节制,量力而行;随葬器具棺制以及各种礼仪,也应当择善而从,因时制宜。
       所以,儒家所重视的丧祭之礼,并不是刻板固化的,而是在教导人们尊重人性,顺乎人情,表达真实的哀与敬。


       包括丧祭之礼中所需的财物,其实在儒家的丧礼观念里,财物是否丰厚,与
       “礼”
       本身无关。
       盲目追求物质上的丰厚,这反倒是有悖于儒家中正理性精神的。
       然而在后世的发展传承中,关于
       “丧祭之礼”
       经常存在着误读,因此衍生出了追求繁缛仪式和奢华随葬的观念。
       汉代的厚葬之风,便是因此而来的。
       高祖躬行节俭,但在修建园林宫室上却不留余力,豪华至极,宗室勋贵亦大兴华居。
       汉代推崇孝道,
       “事死如事生”
       的观念根深蒂固,生前住所奢华,死后墓穴自然也不会从简。


       汉武帝的茂陵,
       “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
       汉文帝生前下令薄葬,
       “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仅用陶瓦陪葬,可晋代霸陵遭掘时,仍然发现了大量金银珍宝。
       上行下效,王侯将相亦是如此,从海昏侯刘贺的奢华墓葬,便可看出西汉贵族的奢靡生活。
       生前荣华富贵,死后也要将那些民脂民膏变成随葬品,带到墓中享受。
       这样的奢靡之风,到东汉时就发展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遭到批判。
       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主张薄葬,这一风气才终于有所转变。


       参考文献
       [1]杨淑玲.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一座汉墓见证盛世[N].江西日报,2021-12-24(016)
       [2]黎隆武.《海昏十谜》:海昏侯墓的发现之谜[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