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1日,苏联举行了盛大的“五一节”游行活动。

作为苏联首批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军官,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意气风发地站在斯大林一旁,向列宁墓前致敬,并检阅游行队伍。

按照当时的行程规划,几日后,图哈切夫斯基将前往英国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但,意外发生了——仅在3天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就因“健康原因”被叫停了出使。

仅在24天后(5月25日),图哈切夫斯基又以“间谍罪”被逮捕入狱,很快便被枪毙执行了。

这是怎么回事?

有着“红色拿破仑”之称的图哈切夫斯基到底遭遇了什么?他的死是否另有隐情呢?

弃暗投明的青年司令

1893年,图哈切夫斯基出身于没落贵族之家,家中排行第九。

1912年,19岁的图哈切夫斯基成功考上了亚历山大军事学院,成绩为第一名。

两年后,一战爆发,图哈切夫斯基以沙俄少尉身份奔赴前线,战场上,他每次都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还因此六次获得奖励。

但也因为冲的太凶,图哈切夫斯基在一次战斗中与军营脱节,被德国俘虏,关进了牢狱。期间,图哈切夫斯基几次尝试越狱,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也在一次逃跑途中混入了战俘集中营。

直至1917年秋天,图哈切夫斯基第五次逃跑成功,顺利返回到了俄国,回到了军营。

此时的沙俄已经大厦将倾,图哈切夫斯基的连长位置还没坐稳,“十月革命”就爆发了,图哈切夫斯基又无处可去了。

或许是受到老同学、加入红色革命的尼古拉耶维奇的感化,或许图哈切夫斯本身就对无产阶级革命感到共情,又或许他只是想谋一份差事,总之,最终他加入了苏联红军。

恰逢当时托洛茨基正招募旧沙俄军官担任苏军职务,于是,机缘巧合之下,图哈切夫斯基成为了首个入党的原沙俄军官,并被委以重任,负责组建苏联第一集团军。

在图哈切夫斯基的领导下,第一集团军军纪严明,这让最痛恨军队中有“游击作风”的托洛茨基刮目相看,直言:这里的游击作风比任何地方都轻。

除了带兵纪律性强,图哈切夫斯基也发挥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屡立军功,就像救火队员一样,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

1918年5月,图哈切夫斯基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负责打击捷克斯洛伐克兵团叛乱。

1919年,图哈切夫斯基先在南线,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员,组织南线的反击战;后又跑到西线,组织第五集团军击败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再往后,又返回南线担任南方面军军团司令员。

可以说,哪里有仗打,哪里就有图哈切夫斯基。

“红色拿破仑”的传说

1919年10月,在第5集团军的打击下,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已走入穷途末路,图哈切夫斯基率部乘胜追击,奔袭600里,一路攻城拔寨。

最终高尔察克溃不成军,大本营鄂木斯克也被攻陷,再无与苏军对抗的力量。

图哈切夫斯基的事迹被列宁知晓后,列宁亲自接见了他,还邀请他来军事学院给大家讲课。

期间,图哈切夫斯基用很“布尔什维克”的词汇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即:通过建立突击群、火力群、牵制群等扰乱敌人兵力组织,在一系列连续战役中击垮大集团军。

1920年初,邓尼金的白卫军已成强弩之末,但仍有40万之众。

这一年,年轻的图哈切夫斯基被列宁任命高加索总指挥,一人指挥5个军,以20万人的劣势兵力奇袭邓尼金白卫军,5个军团互相穿插迂回,袭扰白军,使其疲惫不堪。

此举,图哈切夫斯基充分实践了“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可能性。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苏联红军就取得了大胜,十几万人被俘,缴获了枪支30多万支,500多门大炮,30架飞机、坦克17辆等。

至此,邓尼金军团覆灭,邓尼金携家人逃亡海外,而图哈切夫斯基则一战封神。

1919-1920年,苏联和波兰的关系持续紧张。

波兰在历史上曾三次被瓜分,且三次都有沙俄的参与,因此波兰跟沙俄一直都不对付。

1918年波兰独立后,与俄国的边界依旧存在严重分歧,这次波兰不忍了,波兰看准了苏俄内战的虚弱时机,企图向东扩张。

1919年初,波兰对苏联发动了偷袭,苏波战争爆发。

当时苏联忙着跟“白军”死磕,因此波兰轻松攻下了维尔纽斯、加利西亚、明斯克等重要城市,战线长达1000公里,苏军情势愈发危急。

1920年4月下旬,刚打完高加索战线的图哈切夫斯基又被任命为西方面军司令,共四个集团军以及1个骑兵军协同作战,并担任这场苏波战争的主攻,次攻为西南方面军。

5月至7月,在图哈切夫斯基的带领下,军队狂奔300公里直奔华沙而去,沿途的基辅、罗夫诺等地纷纷归附,图哈切夫斯基率部开启追击模式,一昼夜狂奔20公里。

7月23日,苏联红军解放白俄罗斯全境,波军全线崩溃,狼狈逃窜。

这一战,震惊了世人,图哈切夫斯基的“红色拿破仑”的称号响彻欧洲大陆。

这一年,他才27岁。

但,也正如拿破仑一般,图哈切夫斯基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滑铁卢”之役,这一役,仅仅就在他巅峰之战后的半个多月。

苏军进入华沙境内后,图哈切夫斯基提出了“刺刀革命论”,用刺刀将红色思想传向德国,扩散至整个欧洲。

俄共(布)也急于求成,希望发动一场“世界革命”,要求苏军在8月16日之前攻入华沙。

苏军是急行军,孤军深入波兰境内,物资逐渐匮乏,大军都快打进华沙了,粮食还离400公里呢;但减员问题没有得到重视,西方面军不足4.5万人时,军队行业仍没要休整的意思。

8月10日,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强渡维斯瓦河,从华沙的侧后方迂回过去。

照理说,西南方面军应该让第12集团军和第1骑兵团予以支援,但时任西南方面军政委的斯大林却对他的这一请求坐视不管。

与此同时,波兰统帅毕苏斯基也看出了西方面军的脆弱,集结了一个骑兵师切断第4和第15集团军的联系,并组织兵力对苏军第16集团军左翼进行偷袭。

8月16日,苏军第16集团军阵型大乱,第4集团军被包围全歼,图哈切夫斯基令第15集团军和第3骑兵军打开突破口帮助第4集团军逃走,但为时已晚,越陷越深,苏军大败而归。

8月25日,苏联损失15万人,6.6万人成俘虏;而波兰只损失了5万人,将东界进一步扩展了200公里。


华沙之败后

在华沙之败后,俄共(布)召开了第九次代表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会上表达了对西南方面军贻误战机的不满,并且直言斯大林应该负重大责任。

会议商讨之后,俄共(布)将斯大林的西南战线政委职务解除,但图哈切夫斯基未受到处罚,而是被转移至了红军总参谋部工作,并且在1921年被任命为第七集团军司令员,负责平定了两场叛乱。

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斯大林心中的愤恨难以平息,到1923年,斯大林还旧事重提,再次向图哈切夫斯基争论华沙之败的锅该谁背。

1924年列宁逝世,为了稳定军心,不四面树敌,斯大林任命图哈切夫斯基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凭借着超强的战争理论素养,图哈切夫斯基还一直担任着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

进入30年代,图哈切夫斯基先后又担任了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工农红军装备部部长等,并于1935年被授予元帅职衔。

彼时,图哈切夫斯基无心于政治斗争,而是仍不断进行军事演习、革新军备,还首创了火箭研究所等。此时的他,悄然不知一场危机已然降临。

欧洲版“蒋干中计”

1936年末,德国纳粹头子海德里希,派人偷来了图哈切夫斯基曾签署过的一些机密文件,然后通过伪造哈切夫斯基的字体和语言风格,写了一封信。

信上内容大致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写给他的某德国朋友。

看似什么都写了,但好像什么也没写,关键是写完之后还盖了一个“绝密”俩字。

假如这封信直接找人塞给苏联人,让苏联人去传播,那苏联人一看也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但德国“狡猾”的是,他们找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人。当时德国正意欲吞并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自知打不过,一直在追求苏联能帮他一把,于是不断向苏联示好。

在德国一番操作下,捷克总统得知了某个反对斯大林的苏联元帅在与德国往来,且野心勃勃。

捷克斯洛伐克吓坏了,赶紧电告斯大林,提醒他赶快揪出身边的内鬼。

而斯大林在接到这个消息前,法国也刚跟斯大林支了一声,大致也是同样的话术,原来法国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来警示斯大林提防点身边的人。

斯大林疑惑了,到底是谁想害苏联?于是,斯大林下令调查。

海德里希一看苏联这边上钩了,立马继续撒网,找了个叫贝伦斯的中间人,让他向捷克斯洛伐克总统透漏他们知道“苏奸”是谁。

事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找到了苏联人,安排了见面。这个贝伦茨也不心急,现在,鱼已上钩,他开口向苏联要价300万卢布,苏联特使想了想说下周见。

一星期后,老时间老地点,一位新的特使带来300万卢布,摆在了贝伦茨面前。

也不知道这个贝伦茨是怎么全程憋着没笑出声的,可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一本正经地把那份伪造陷害图哈切夫斯基的信交给了苏联人。

就这样,一代元帅以一种非常草率的方式被逮捕入狱,又以非常草率的审理方式被处以枪决。

得到这个消息的海德里希大笑不止,没想到斯大林这么好骗。或许,也有一种可能,斯大林早就看穿了这一切的阴谋,这封信只是一场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借口罢了。

之后,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当时的情况可以这么说:五个元帅死了三个,五个一级集团军长死了三个,十个二级集团军被杀害,五十七个军长死了五十个。

4年后(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袭,战争初期形势危急,死伤惨重,斯大林这才发现,军中已无可用之将,后悔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死后19年,终于被平反昭雪,真相大白于天下。

我认为,斯大林生前的一句话,十分适合描述这位伟大元帅的悲惨结局:“我知道,我死后会有人在我的坟上丢上垃圾,但历史的风终究会将这些垃圾吹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