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3年,会稽山下风雨如晦。望着破败不堪的山川故国,勾践沮丧着抬头望了望彤云密布的天空,又是一场暴雨将至,而待到雨过天晴,他可能再也看不到一个强盛如斯的越国了! 此时,身边一人俯首道:“大王,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此次大败固然让我们陷入困境,但凭借大王非凡的智慧与毅力,相信用不着多久,情况便会有所改观。为今之计,请大王忍辱负重,以待时机!”

就是这番劝谏,坚定了勾践卧薪尝胆,含耻复国的决心,二十年过后,他如愿以偿,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 而这位在关键时刻给出合理化建议的高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历任越、齐两国国相,三次散尽家财的传奇人物:范蠡。 忠心护主,至死不悔 越国败亡后,国内其他文臣武将纷纷改弦易辙,另投他国,惟有范蠡、文种二人至死不渝地伴随在勾践左右。这份忠贞,让勾践感佩万分。

想当初,风华正茂的范蠡在楚国遇到文种,两位年轻人互诉衷肠,一展胸中抱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当今天下,惟有越王勾践是人中之杰,其余泛泛之辈,皆是傲慢自大,徒有虚名而已。 于是,二人风尘仆仆投奔越国,越王勾践礼贤下士,对他们恩宠有加。只不过当时的勾践也是年轻气盛,并没有听取范蠡的劝阻,悍然发动对吴国的战争,于是便有了兵败会稽,投吴为奴的凄惨结果。

长期在锦衣玉食浸泡中的勾践,面对形同牛马的日子,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他经常扬言一定要宰了夫差那个老匹夫。 此刻,又是范蠡及时劝阻,宽慰他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霸业,何惧一时之辱呢?

范蠡的话如同醍醐灌顶,勾践马上恢复了可贵的“人间清醒”,在夫差面前,表现地更加低三下四。夫差上车时,勾践就匍匐车下,让夫差踩着自己的身子上车;夫差生病时,勾践不惜吃他的粪便,让夫差痊愈,种种自降身份的卑贱行为,让夫差逐渐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 可夫差哪里知道,在这常人难以忍受的耻辱之下,隐藏的是勾践的那炉愈烧愈旺的复仇之火! 夫差也曾想过离间勾践与范蠡,有一次,他在范蠡必经的道路上抛下一块黄金,没想到正直的范蠡大夫正眼都没瞧一下,径直而过,这种忍耐力与忠诚度让夫差后背发凉但却无可奈何。

其实,范蠡灌输给勾践的思想之所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在于它已然是一套儒道相通,刚柔并济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能明确地让勾践知道:身处逆境,如何练就一副坚毅、刚强、智慧的心性,来度过人生这段最屈辱卑贱的时光。 事实证明,通过这种心性所孕育出来的“复国剧本”,前半部分的“装怂”剧情已然让夫差信以为真,于是,便答应了勾践的回国请求。

功成名就,辞官归隐 回到越国后,勾践急不可耐,马上就想整顿兵马,讨伐吴国。 这时候范蠡又谏言阻止出兵,谓不必操之过急,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振兴越国经济,改善民生,从而让越国国力不断加强,这样才会具备与吴国相抗衡的资本!

于是,勾践置胆于坐,无论是起床还是吃饭,总是要尝一尝胆的苦涩,以让自己始终不忘亡国之耻。 勾践听从范蠡建议,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亲身慰问黎民百姓。在朝堂,他能积极采纳群臣谏言,在民间,他又能深切体恤民间疾苦,于是,对于这位脱胎换骨后的君王,越国臣民皆忠心拥护,全国上下一心,都将兴越灭吴当作奋斗目标。 原本,作为战败国,是没有资格加强国防建设的,因此,又是在范蠡的建议下,勾践用一套小型城墙迷惑吴王夫差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修筑大型城墙,但此围墙只有三面,正对吴国的那一面,勾践故意不修,目的也是为了迷惑夫差,放松警惕。

此外,勾践还秘密整顿军队,以重金诱惑,招揽死士,让越国国防力量得到了空前加强。同时,又将大量的财货、美女、珍奇物件源源不断地向吴王宫输送,导致吴王玩物丧志,昏聩无能。 公元前486年,经过一番励精图治,越国兵强马壮,士气高昂,于是,勾践决定乘此伐吴,被范蠡阻止。 过了两年,吴、齐两国之间发生战争,为了继续迷惑吴王,越国继续用重金贿赂吴国高官,导致吴国智囊伍子胥被杀,勾践再次提出乘此伐吴,又被范蠡阻止。

又过两年,来到公元前482年,此时夫差带着精兵外出会盟,吴国城内兵力空虚,勾践此时再问范蠡,能否开战?范蠡终于点头同意。于是,勾践整顿兵马,一鼓作气,冲破吴国都城城门,将吴国太子一刀结果,取得首场大捷! 自此时起,吴越两国正式交战,勾践连年出兵,给吴国造成摧毁性打击,最终在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夫差自杀身亡,而此时,距离会稽大败,整好二十年!

灭吴后,范蠡作为首功之臣,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腕人物,但此时的范蠡却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请求:辞官归隐,泛舟湖上! 其实,范蠡的脑子始终是清醒的,他早就通过勾践的容貌及多年的行事风格断定:勾践此人可共患难,绝不能同富贵!所以,范蠡果断辞官散财,免遭杀身之祸。

这期间,他也曾却说好友文种,叫他也效仿自己,归隐田园,落个逍遥自在。可文种的那颗心却被深深圈在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儒家藩篱中,无法自拔。 后来的事实证明,范蠡是有先见之明的。不久后,勾践就对文种说:“你教会我七条征伐吴国的方法,可我只用了其中三条,就将吴国给灭了,剩下四条,你到地下帮孤对付吴国的祖先吧!”说罢,变丢给文种一把剑离开了。

置业海畔,经商致富 离开越国后,范蠡携着妻小及门客、弟子悄悄北上,到达齐国境内。他们选择了一处面朝大海的宽阔地带安顿下来,并化名“鸱夷子皮”。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范蠡在这里打下了一片大大地家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商贾巨富。

都说无奸不商,但范蠡却反其道而行之。无论经营何种商品,他只收取百分之十的利润,在当时生产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这百分之十的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范蠡却一直遵循薄利多销,让利于民的经营理念,一时之间,反倒成就了他“仁善”的美名。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信誉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会直接成为自己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在信誉方面,范蠡一直保持着一份儒家的“仁义忠信”。一般而言,商家都会根据市场的波动来调整商品价格,商品紧缺,则抬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抛售。

而范蠡经营却反其道而行,他一般都在年初与农户或商人签好合同,如果遇到价格上涨的情况,他却按照现行价格收购他们的商品,如果价格下跌,他反倒按照当初合同拟定好的价格购买,总之一句话,他舍不得人家吃亏。 因此,范蠡的美名传遍四方,当时齐国的国君慕名拜他为相,他不好推辞,于是,便有了范蠡“二次为相”的经历。

三次散财,成就美名 范蠡在齐国为相期间,向齐王提出了很多解决民生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促使齐国呈现了一番欣欣向荣,万民称颂的承平景象。而就在范蠡深得君臣倚重之际,他却有了“久居高位,怕有不详”的顾虑,于是,他不仅辞官归野,而且还散尽余财,给到穷苦的百姓,再次携妻带子离开齐国,到了西北一个叫做陶的地方,开始了二次创业。

此间,他还定下了著名的“三八价格”,即政府在粮食定价上,一定要将价格控制在不低于三十,不高于八十的区间范围,这样才能让商户与农民都不受损失,此论影响深远,甚至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依然还是在遵循范蠡的这套著名理论。 此时的范蠡已是两手空空,没有半分浮财田舍,但他却以商人独到而敏锐的眼光断定,陶地正好处于各国商贸往来的交通枢纽位置,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好成为了自己寻找商机的突破口。

于是,越国的蚕桑、秦国的冶炼、齐国的农耕、赵国的土木……范蠡将各国的这些特色与优势产品进行倒卖,售卖给各国有需求的人,在促进各国商贸繁荣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取了不小的利益! 万万想不到,在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还会出现范蠡这样极富唯物主义思想的人物,在经商过程中,他总是遵循着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擅长按照当地的时节、气候、民情、风俗进行灵活经营,在这样超前经营思维的带动下,范蠡再次获得巨大成功,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二度成为富翁的范蠡并没有将所赚钱财用于个人享受,而是再次选择散尽余财,让这些身外之物成为救济贫苦百姓,发展当地教育的“灵丹妙药”。

范蠡晚年时,他有一次将自己积攒多年的财富,全部赠送给穷苦百姓,故此,赢得后世称颂。司马迁曾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盛赞范蠡:“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结语 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必是一个对社会产生价值的人! 纵观范蠡一生,无论是在越、齐两国的从政,还是在陶朱二地的经商,他总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贪恋个人享受,正因如此,才会赢得君臣百姓的一致赞誉。

范蠡将儒家的宽仁和善与道家的顺其自然结合的恰到好处,遂成就了自己的传奇一生,他的商业思想也在历朝历代得到推广与借鉴,汉宣帝就曾是范蠡的“小迷弟”,按照他提出的“三八理论”制定国家粮价政策。

时至今日,范蠡还被人们当作“财神爷”供奉,这不仅是对他忠君爱国,遵信守义精神的一种传承,更是对他理财有道,治国有方能力的高度肯定! 参考资料: 《大河网:范蠡生平事迹及其淅川故里考》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史记·货殖列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