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与“汉奸”自古以来,都是会被戳脊梁骨的存在,将会受到万人的辱骂。
但是就在国防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却透露出了震惊全国的间谍大案。
而这些间谍的身份更是令人震惊,身居高位,却还不满足,为了利益抛弃底线,成为了人人诛之的“走狗”。
刘连昆
1984年,刘连昆成为总后勤部军械局局长,手握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与调配大权,接触大量核心机密。
1988年,在百万大裁军浪潮中,因技术过硬、作风严谨,他被破格授予少将军衔,风光无限。
但命运转折突如其来,1991年海湾战争,刘连昆作为军事观察团成员前往前线。
在科威特满目疮痍的战场,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让他思想动摇,回国内后,对两岸军事差距产生错误认知,工作与前途的不满也随之而来。
1992年,台湾军情局察觉刘连昆的思想变化,启动“银狐行动”,潜伏在北京的间谍邵正宗,利用二十年老战友关系,以“战友聚会”为由,把刘连昆约到北京郊外温泉山庄。
在那里,邵正宗抛出台湾军情局的“橄榄枝”,开出每月十万美元报酬、退休后安排全家移民加拿大的优厚条件,在金钱与私欲诱惑下,刘连昆内心天平失衡,最终选择背叛。
从1993年起,每季度,刘连昆都会在台湾情报人员指定的“死信箱”投放密件,报酬通过境外账户转入亲属名下。
1994年东南沿海联合军演,他将参演部队驻地分布、电子对抗频段、后勤保障路线等详细信息透露给台湾。
1996年台海危机,他更是把三军联合作战预案、导弹部队真实作战半径、雷达阵列部署图谱等关键机密拱手相送。
最恶劣的是,他泄露解放军演习中导弹部队使用训练弹的秘密,导致台军判断“大陆缺乏实战决心”,让我方战略威慑陷入被动,美军航母战斗群趁机逼近台海中线。
1999年,国安部门经缜密侦查,将刘连昆绳之以法,并对他判于死刑。
黄宇
黄宇曾从事成都一家涉密科研单位工作,然而,进入单位后的他,工作态度却不尽人意。
因经常敷衍了事、消极怠工,他多次被调岗,即便如此,他不仅没有反思改正,反而对单位和领导心生不满,最终,连续绩效倒数的黄宇被单位辞退。
被辞退后,他不仅没有自我反省,反而将怨恨转化为报复的邪念,决定通过出卖国家机密来“找回场子”。
2002年,黄宇通过网络结识境外间谍组织,对方承诺,只要提供涉密资料,就能获得高额报酬。在金钱的诱惑下,黄宇彻底丧失底线。
凭借曾在涉密单位工作的便利,他不仅从老同事手中套取机密资料,还利用亲情关系,从身为单位涉密人员的妻子和姐夫处获取大量核心文件。
短短数年,他先后向境外势力提供15万份涉密文件,内容涉及军工科研核心技术、装备性能参数等,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纸终究包不住火,2011年,国家安全机关经过缜密侦查,发现了黄宇的间谍行径,并迅速将其抓捕归案。
经调查,黄宇为了一己私利,将国家机密当成赚钱工具,给国防安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2014年,黄宇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他的妻子和姐夫也因玩忽职守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李滨
1976年,李滨踏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凭借着出众的语言天赋与勤奋好学的精神,他很快脱颖而出,随后被选派至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深造。
在金日成综合大学,李滨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与金正日成为同班同学,两人时常就国际局势、国家发展等话题深入探讨,志同道合的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金正日欣赏李滨的才华与见解,李滨也因这段友谊,在朝鲜积累了丰富人脉与资源。
从朝鲜学成归国后,李滨凭借出色表现与和朝鲜方面的特殊关系,仕途顺遂,迅速晋升。
2001年,他被任命为驻韩大使,彼时的他意气风发,站在了外交事业的巅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韩国情报部门早就盯上了李滨,他们敏锐察觉到李滨的妻子对韩国娱乐文化颇为痴迷,便投其所好,安排其与韩国知名明星见面,还暗中送上不菲贿赂。
一来二去,李滨妻子在糖衣炮弹下防线逐渐崩塌,韩国情报部门顺势而为,开始对李滨展开攻势。
他们抓住李滨对高端物质生活的向往,频繁邀请他参加奢华宴会,送上珍贵礼物,起初,李滨虽有所警惕,但在长期腐蚀下,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此后,李滨利用与金正日的私交,将朝鲜访华等诸多细节透露给韩国,在中韩苏岩礁争议中,他更是将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谈判底线泄露出去,致使中国在谈判中陷入被动。
韩国得寸进尺,在苏岩礁上大肆建设,严重损害中国海洋权益。
2006年,国安部门在一次情报截获中发现端倪,经缜密调查,锁定李滨为嫌疑人,最终,李滨因出卖国家情报和外交泄密被解职并“双规”。
2007年,法庭以经济犯罪判处其7年有期徒刑。
蔡小洪
1989年,蔡小洪进入《解放军报》社工作,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与工作能力,很快崭露头角。
随后,他被委以重任,派驻香港担任新华社分社社长,负责中央政府在香港的联络工作。
但蔡小洪抵达香港后,迅速被英国军情六处盯上,彼时香港回归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英国情报人员先是通过社交场合接近蔡小洪,邀请他出入香港上流社会的奢华聚会,在觥筹交错间,蔡小洪逐渐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对奢侈品、高档消费的渴望与日俱增。
军情六处趁机抛出金钱诱惑,承诺只要提供情报,就能满足他对物质的一切追求,面对巨额贿赂与奢靡生活的双重诱惑,蔡小洪内心的防线轰然倒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蔡小洪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机密文件泄露给英国。
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筹备细节,到中央对香港未来治理的政策方向,甚至包括中英谈判的底线与策略,都被他当作换取利益的筹码。
这些情报致使中国在与英国的多轮谈判中陷入被动,英国借此在谈判桌上不断施压,妄图拖延香港回归进程、谋取更多特权。
2003年,国安部门在一次情报核查中,发现高层领导访问香港的行程计划被泄露,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蔡小洪这个隐藏在关键岗位的“内鬼”终于浮出水面。
面对如山铁证,蔡小洪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最终,他因严重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佟达宁
佟达宁是1969年参加的工作,工作中的他,展现出勤奋好学的特质,交际能力更是出众,尤其善于与上级沟通,很快便崭露头角。
国家体改委成立时,佟达宁凭借出色表现被调至北京,成为体改委试点司的科员,此后仕途顺遂,迅速升任副处长。
这个岗位虽级别不算高,却至关重要,国家诸多重要政策、机密信息都经他手承办,这也让他成为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眼中的“香饽饽”。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正盛,一次偶然,佟达宁结识了几位台湾商人。
起初,面对对方的热情邀约,他还有所警惕,但在对方多次盛情相邀下,佟达宁还是踏入了他们设下的“鸿门宴”。
餐桌上,山珍海味、高档美酒令他大开眼界,商人的阿谀奉承更让他飘飘然,一来二去,佟达宁逐渐沉溺于这种奢靡生活,放松了警惕。
随着关系愈发熟络,商人们开始旁敲侧击套取政策信息,毫无防备的佟达宁有问必答,将政策走向等机密信息拱手相送。
某次聚会,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出现在佟达宁面前,在酒精的作用下,佟达宁没能守住底线,与该女子发展成不正当关系,殊不知这女子正是台湾间谍组织精心安排的“诱饵”。
此后,佟达宁在这条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仕途上,他先后晋升为处长、副司长,职位的提升让台湾间谍们加紧了对他的“围猎”。
终于,商人们撕下伪装,亮明台湾间谍身份,以他出轨的丑事相要挟,逼迫他提供政府红头文件等机密资料。
此后,佟达宁破罐子破摔,开始明码标价售卖情报,短时间内便收受21万余美元报酬,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
但他的异常举动很快引起国安部门注意,经调查,其银行账户有大量不明资金往来,名下房产众多,且与台湾商人接触频繁。
2004年2月21日,正在办公室办公的佟达宁被国安人员当场带走。
2005年8月2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佟达宁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佟达宁不服上诉,2005年11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6年3月23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佟达宁被执行死刑。
参考文献
津南政法——2019-11-18《潜伏在中国高层的九大间谍大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