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地缘局势,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政治关系其实并不复杂,中美敌对,没有任何缓解余地;欧洲警惕但离不开中国,只保留最低限度合作;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最终目的是肢解俄罗斯瓜分利益;中俄面对外部威胁选择放下成见,精诚合作对抗美欧。
但到了特朗普执政时期,中美俄欧之间的关系就逐渐滑向“中立”,因为谁也不知道特朗普想干啥,朝令夕改的政策让他们不得不做出调整。尤其是7月中旬后,中俄接到不同的信号,普京当下也面临艰难抉择,特朗普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想要弄清楚特朗普的目的,我们得拆分一下现在各方之间的立场问题。
先说美国。进入7月后,特朗普对待俄乌冲突的态度180°转变,先是宣布对乌克兰军援,随后对俄罗斯加征100%能源关税,并要求普京在50天内实现停火,否则会采取更严苛的制裁,包括对第三方购买俄罗斯能源加征500%的天价关税。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意识到俄乌和谈短期内已经无法实现,所以对乌克兰全境展开轰炸的同时,也批准了俄军前线参谋部递交的总攻计划书,俄乌双方正紧锣密鼓的开始在苏梅和顿涅兹克一带集结超过百万大军。随着时间推移,16万俄军已经打响第一枪,红军村沦陷在即。
再看欧盟。在特朗普上台初期,美欧关系已经到了决裂边缘,特朗普对维系双边盟友关系根本不感兴趣,再加上需要“联俄抗中”的战略需要,所以试图将俄乌冲突作为“礼物”送给普京,这意味着美国彻底取消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单边和俄罗斯展开联系,对乌克兰施压促成和谈,欧盟从之前“还能喝口汤”变成“桌都上不去”的尴尬处境。
现在特朗普态度转变,欧盟各方意识到机会来了,所以马不停蹄的高调表态。英法元首会晤,宣称30国“志愿联盟”已经成立,将抽调士兵组成5万“维和部队”,将在战后保护乌克兰领空和边境安全。虽然说是“战后维和”,但相应的兵力集结已经提上日程,试图屯兵对俄罗斯施压。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在7月18日通过了一项新的法案,将对俄罗斯发起第18轮制裁,内容包括:俄罗斯炼油厂、影子舰队、天然气和原油出口上限、无人机出口等诸多领域,而这是3年多以来欧盟对俄罗斯最严厉的制裁法案之一。不仅如此,北约秘书长吕特在近期访美期间,公开点名中国、印度和巴西主动致电俄罗斯,切断双边的贸易往来,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最后是中国。美国对中方的态度已经不再保持强硬,特朗普在芯片和外交态度上对中国接连让步,并公开强调中美关系友好,希望中方能够看到诚意邀请他访华磋商关税、经贸和外交等领域的合作问题。就算是错过了九三阅兵也没关系,白宫此前就曾透露,特朗普有意在今年10月底举行的APEC峰会上和中方高层会面,这一系列的举动都预示着中美关系的正朝着正面方向发展。
欧盟方面则对中国有些纠结,一边主动延长对美国报复性制裁,并威胁要中国限期内取消稀土制裁;一边又是多国领导人喊话访华,想要和中国实现进一步的贸易合作。总结起来就4个字“又当又立”,对于这种立场的欧盟,中方态度也十分冷淡:想谈就拿出诚意,中方欢迎;不想谈也别拿中国当幌子,否则对等反制。
现如今,各方之间的关系已经掰扯清楚了,最难受的其实不是美欧,而是夹在中国的俄罗斯。普京当然相信中国,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方能够做出的最大支持就是立场中立和贸易合作不变,这种态度很重要,但朝鲜这种给人、给武器才是普京希望看到的。面对美欧的步步紧逼,普京想要破局就只有一个办法:联系特朗普。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20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普京和特朗普之间的会晤只是时间问题,这是很有必要的,并且不排除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普京对特朗普50天内停火止战的威胁认怂了,所以才会主动联系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样想并不算错,但也要将乌克兰问题考虑进来,在俄乌总攻拉开序幕的情况下,特朗普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已经释放要“流放”泽连斯基的重要信号,为了自救,泽连斯基已经喊话普京进行和谈,根据凤凰卫视7月21日的最新消息,俄乌第三次和平谈判依旧是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
所以说,并不是普京一定要和特朗普和谈,而是普京有和谈的需求,特朗普向乌克兰施压给了普京台阶,所以俄罗斯顺坡下驴,看看美俄领导人会谈是否能够在乌克兰问题上去的突破性进展,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结束战争,谁也不想继续打下去,尤其是在全球地缘局势糟糕的背景下。
总而言之,中美俄欧之间的关系被特朗普搅的一团糟,但现在有机会回到正轨上,接下来的重头戏将是俄乌第三次和谈和“双普”会晤,最终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