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电视剧《藏海传》播出至第22集。在最新的两集剧情当中,讲的是围绕男主角修建将军坟墓展开的朝堂权谋内容。这两集的叙事智商在线,也确实反应出了古代朝堂当中的“挖坑使绊子”。当然,这两集当中的这些“挖坑使绊子”,放在现代职场当中,似乎也是成立的。

本着该表扬就表扬的原则,我认为《藏海传》的第21集和第22集,是可以点赞一下的。当然,我点赞这两集的原因,不仅仅是它的权谋内容故事性足、也相对符合古代朝堂的实情,更为重要的事情则是,这两集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态度——不与太监合作。这是具备中国传统文人风骨的。
先说说“不与太监合作”是如何表现在《藏海传》当中的。这两集当中,男主角监工将军的陵墓,但曹太监撤掉了工匠,有点逼着男主角妥协的意思。继而,曹太监给男主角递了两次请帖,希望他能够来和自己坐坐。男主角并没有去,而是撕掉了请帖。这种“不与太监合作”的态度,就呈现得非常明显了。

《藏海传》是一部架空历史朝代的电视剧。不过,剧作当中,全新的两集当中,终于出现了朝堂内容。皇帝老儿不上朝,曹太监在那当“传声筒”。这类事情,在明朝中后期发生的比较多。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部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视为是明代故事。上过历史课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宦官专权,是非常猖獗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与太监合作”成为一种文人风骨。
中国古代历史当中,也并不维度明朝出现宦官专权问题,在很多历史朝代的中晚期,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和宦官专权同时出现的,还有外戚专权。这两个东西,是相互共生存在的。请诸位读者允许我掉书袋一下,把这俩事儿多讲两句,为什么很多朝代的中晚期,会出现这类问题。

有些朝代的开局,皇帝们都是打打杀杀当上皇帝的,他们当上皇帝的岁数,都不小了。因为岁数大了,所以,更老谋深算了,就知道如何利用朝臣了,不至于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但是,到了一些朝代的中晚期,很多皇帝都是小孩子,因为他爹死的早啊——越是荒淫无度,越是死的早。朝代的中晚期,江山看着稳固了,很多皇帝确实是荒淫无度了,这东西,伤身体,外加上古代医学技术有限,还天天给皇帝吃大补丸,不死的早才怪。
荒淫的皇帝一死,他儿子继位,就出现问题了。这小皇帝,就几岁,十几岁的崽子,懂个啥啊。这种小崽子继位,看着是当皇帝了,实际上,就是皇帝他妈在掌权。太后这东西,在古代,没法顶半边天,不像咱们现代——现代女性,是多半边天。太后要掌权,利用谁呢?只能找自家的叔叔大爷、哥哥弟弟之类的。

太后家的亲戚在朝堂当中掌权了,就是咱们历史上经常说的,外戚专权。外戚专权这东西,是非常霍霍国家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群外戚都知道,国家不是自己的,能贪腐,就赶紧贪腐吧,保不齐,几年之后,皇帝长大成人了,就要来一次清算了。所以,外戚没啥好东西。当然,也有外戚直接把小皇帝干掉的。
小皇帝要防止自己被干掉,被架空,只能努力增长自己的势力。而小皇帝的势力,是不出皇宫的。朝臣们想要见皇帝,隔着太后和外戚们呢。这个时候,小皇帝能够依靠的,只有那群死太监了。这群太监,会有多坏呢?这么说吧,翻开历史书一查,里边就写着不少呢。比如说,皇帝二弟还没长毛呢,这群死太监就安排一群宫女去祸害皇帝。这是正史当中可查的啊。

这是让小皇帝沉迷的最好方法,幸亏古代没鸦片。天天在女人堆儿里边,也就不想别的了,吃喝玩乐多有意思啊。太监当中,谁离皇帝最近,谁就可以专权了。明朝的时候,宦官专权这事儿最盛。皇帝一边要依靠太监们帮着自己对付外戚,一边又被太监们给戏耍了——咱谁也别嘴硬,别说自己当皇帝了,能够架得住诱惑,给谁身边整几个大幂幂,谁都得堕落,沉迷酒色。
外戚这东西,说白了,还是舅舅心态,不算最坏。宦官专权了,他们可是连舅舅心态都没有了。太监是什么?是没有正常生理发泄途径的一批人,是绝后的一批人啊。这批人,心理上就是严重变态的。咱们很多学者,有专门讲太监心理学的严肃学术著作,大家可以找来读。当太监们把持朝纲的时候,整个朝野上下,就是一股子死变态的气息了。

在中国传统读书人那里,有一个讲法,天下不是你皇帝的天下,是全天下人的天下。读书人科举考试,做官,是心怀天下的。当然,明代的时候,这种士大夫阶层的心怀天下感,被削弱了。为什么会这样,大家也可以读学术著作。但是,读书人和死太监们斗,这一点,还是继续的。
天下,不能是死变态的天下,而应该是有正常道德追求人士的天下。所以,中国读书人那里,就有一个与生俱来的道德信仰——不与太监合作。《藏海传》当中,男主角要复仇,我非常担心他为了这个行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当剧情内容当中出现了他“不与太监合作”的时候,我悬着的心,算是放下来了。郑晓龙导演如果指挥了剧本创作的话,那他保持住了文人风骨。(文/马庆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