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特朗普24小时"斩首"美党!马斯克万亿帝国崩于宪法
1062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7月5日,马斯克在X平台宣布组建“美国党”,试图挑战美国两党格局。这一动作引发连锁反应,不到24小时内,特朗普阵营从多个维度展开应对。
从资本层面看,马斯克的长期合作伙伴、华尔街风投人士菲什巴克公开对特斯拉董事会表达关切,呼吁企业在政治立场上保持审慎。同一时段,SpaceX一笔价值220亿美元的国防订单被暂停推进(参考消息7月7日援引美军相关声明),军工业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部分订单份额;同时,支持新政党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一种可接受政治献金的独立组织)融资渠道出现收紧迹象。至当日收盘,特斯拉ETF上市计划被叫停,股价单日下跌14.3%(CNN 7月6日数据),市值减少1520亿美元,创该公司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社交平台上的言论交锋随之展开。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对美国党的主张提出多项质疑,涉及该政党对美国社会议题的适配性。政治层面,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展现出协同行动,19位州总检察长以“需评估国家安全影响”为由对刚成立的美国党提起相关程序(路透社7月6日消息)。在参选资格门槛上,加州要求该政党需征集110万份有效签名(《纽约时报》7月10日分析),得州则附加限定条件,规定签名者不得参与过两党初选,这一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间选民的参与空间。
从制度层面看,美国第三政党的发展面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挑战。1992年,罗斯·佩罗个人投入6300万美元参与总统竞选,获得近五分之一普选票,但在选举人票“赢者通吃”规则下未获选举人票;2024年,杨安泽发起的新政党也因未能集齐基础签名而受阻。马斯克此次组建的美国党将目标聚焦于参议院席次,希望通过关键少数影响决策,但面对“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这种通过复杂选区划分巩固现有政党优势的政治手段,其影响力的施展空间受到明显限制。企业层面的连锁反应逐步显现。特斯拉的碳积分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随即终止,直接影响约12亿美元利润预期。部分投资人表示,马斯克的政治行动使企业经营面临不确定性,选择阶段性撤资,这一市场反应折射出“商业运营与政治活动需保持适度边界”的行业共识。从法律角度而言,美国宪法第二条规定,总统候选人须为“自然出生公民”,马斯克出生于南非、2002年入籍美国的背景,从根本上排除了其参选总统的可能。这一限制也使得美国党在核心领导力层面出现短板,组织运作陷入停滞。
深入来看,这场博弈反映了美国政坛不同力量的角力。自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政权运作中财经与产业联盟的影响力逐步凸显。特朗普所代表的势力更侧重制造业回流及蓝领群体关切,而马斯克则代表新兴技术资本,将人工智能、太空探索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两者的分歧体现在财政政策与选民结构层面: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中,削减电动车补贴的条款直接触及马斯克旗下产业的利益;马斯克则试图通过倡导预算紧缩与社会开放政策,吸引两党边缘选民。最终,两党制的长期运行惯性仍占据主导,科技领域力量尚未形成足以改变现有格局的政治影响力。
这场科技资本与政治体制的碰撞,展现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内在逻辑。即便有雄厚资本支撑,若未能与现有规则形成有效契合,新政党的发展易陷入困境。未来或许仍会有技术领域人士尝试涉足政治,但美国政坛的基本运行框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构成了其政治格局的重要底色。
(注:马斯克1971年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2002年获得美国国籍,上述信息综合自公开资料整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